美國公民批評性話語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31 10:52:57
導語:美國公民批評性話語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批評性話語分析(CDA)
1.批評性話語分析的內涵??巳R斯(Kress)(1985)在其《社會文化實踐中的語言過程》(Ideolog⁃icalStructuresinDiscourse)中指出,話語是“給社會制度賦予意義和價值的一種系統組織方式”,話語即是定義、描述和界定權力制度或者權力階層可能會發生的某種言論、行為。范•戴克(VanDijk)(1998)把“話語”看成是交際事件和言語成品,認為廣義的“話語”指的是某個交際事件,包括交際行為的參與者(指說寫者、聽讀者)或者一特定的場景(時間、地點、環境)。狹義的“話語”指的是“談話”(talk)或“語篇”(text),是完成了的或正在進行的交際事件的“產品”(VanDijk,1998:193-196)。綜合看來,筆者認為批評性話語分析是一種旨在通過對話語表面形式及其生成的社會背景的分析,挖掘話語背后隱含的不為人知的意識形態與權力關系,以揭露并希望改變社會不平等、不公平現象的一種研究方法。批評性話語分析從產生到現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批判性、跨學科性等特點。近年來,批評性話語分析的廣泛應用不僅促進了其他社會學科研究的發展,也使其自身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得到了不斷的完善。
2.批評性話語分析的方法。伴隨著批評性話語分析研究的興起,其分析方法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并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分析流派。費爾克勞夫的語篇實踐分析方法,將語篇看做一種社會實踐的過程,通過具體的文本分析來透視話語與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挖掘語篇與社會結構之間的內在關系。范•戴克從社會認知的角度出發,指出應通過分析與權力相關的話語結構,揭示產生這些結構的社會過程和認知過程。沃達克的“話語歷史”方法主張將社會背景信息融合起來,從微觀與宏觀、歷時與共時層面對語篇進行分析。還有以克萊斯和范•利文(vanLeeuwen)等為代表,通過綜合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對語言、聲音、圖像、動作等多模態資源的分析,探求多樣化的符號資源所蘊含的意識形態的方法。[1]批評性話語分析方法的選擇與研究實踐的需要緊密相關,研究實踐中可以使用單一的方法,也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批評性話語研究是與一般性話語研究不同的分析方法,帶有明顯的批判的印記,認為話語是社會文化及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從對話語表面形式入手,結合話語生成的語境,運用多種途徑分析話語背后隱含的意識形態。多樣化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為研究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空間和創新空間;另一方面,各個話語分析方法的側重點的不同,有利于保證研究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3.批評性話語分析的論點及原則。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費爾克勞夫曾在其著作《批評性話語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TheCriticalStudyofLan⁃guage)一書中提出了有關批評性話語分析的三個論點。他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實踐的過程,它與其社會文化環境中各個要素如: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權力關系等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語言的使用不僅僅能揭露各種社會意識形態,而且能夠促使社會的變革。隨后,費爾克勞夫和沃達克總結了批評性話語分析所應該遵循的八條原則:第一,批評性話語分析關注社會問題;第二,話語反映權力關系;第三,話語是社會和文化的構成要素;第四,話語是意識形態的工具;第五,話語具有歷史關聯性;第六,語篇與社會是間接關系;第七,話語分析是解釋性的;第八,批評性話語分析是社會行動的一種形式。這八條原則闡明了批評性話語分析有別于其他話語分析方法的特點。[2]
二、批評性話語分析對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方法論意義
20世紀70年代,隨著批判語言學的發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出現語言轉向,研究者將注意力轉向語言與社會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后,語言學理論和觀點逐漸被應用于教育研究領域,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關注和討論。自此,教育研究更加貼近社會現實和大眾生活,從抽象的理論轉向豐富的生活實踐。批評性話語分析作為語言學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對研究美國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1.深刻揭示美國公民教育的實質與特征。美國公民教育起步早,體系完善,在推動美國社會穩定、維護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公民教育研究是比較教育研究的熱點領域,究其研究目的,一是通過對美國公民教育文本等大量素材的研究,探求美國公民教育的基本規律、實質與特征,獲取新的認識;二是通過分析研究美國完善的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習其有益的成功經驗,取長補短,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與完善提供有益借鑒。美國通過學校教學、媒體宣傳、公民實踐等多種途徑和渠道建構了立體化的公民教育體系,滲透式地開展公民教育,使公民主動接受美國主流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具有隱蔽性的特點。美國公民教育根本目的是為培養適合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合格公民,維護資本主義社會的秩序和穩定。這決定研究美國公民教育需要從其表現形式入手,通過分析其公民教育的話語,深刻挖掘話語背后隱藏的權勢關系與意識形態。在研究目的這一點上,批評性話語分析對于美國公民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語言是意義的載體,是一種社會符號,其主要的功能是表征世界及人們的思想觀點,美國公民教育的實質與特征通過語言等話語形式表現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公民教育的研究是從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出發,立足于語言,通過對話語、話語關系及話語生成的語境等的研究探求美國公民教育的實質與特征。批評性話語分析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研究方法,它從批判性視角借助對話語的詞匯、語句以及功能等層面的分析,為研究者更好地揭示美國公民教育的本質、特征提供了理論依據及方法基礎,能夠使研究者以批判的眼光透視其公民教育的實質,為美國公民教育研究提供更為深刻的判斷與分析工具。
2.擴展研究范圍,豐富研究對象。美國公民教育的研究對象可以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包括美國公民教育體系結構和公民教育發展的整體性問題;微觀方面包括美國學校公民教育課程標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社區實踐活動等公民教育事實。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文本種類多樣,從國會的法案、政府的文件到地方的政策法規,從學校的課程標準到社區的行動方案,從州、學區各自編訂的教材到非政府機構編訂的教程,從圖書館藏到報刊雜志及個人論文等等。這些文本多為單純文字表述,是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素材。另一方面,美國公民教育注重通過民主實踐培養公民意識、品格和政治參與技能,公民實踐活動過程和公民的感受往往以錄音、視頻等非文本語言形式記錄下來,真實的圖像、符號、錄音和鮮活的視頻資料等是美國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因此,美國公民教育的研究不僅僅局限為文本,更應該擴展至課堂他山之石辯論、模擬會議、視頻文件、課堂話語、選舉現場等鮮活公民實踐素材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多模態話語分析是在話語分析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前沿學術研究領域,是批評性話語分析的重要分析方法。多模態話語分析摒棄了以往主要以文本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分析模式,認為語言并不是唯一的意義源泉,圖像、色彩、音響、動畫等其他意義表現形式在話語意義構建過程中也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目前,我國的多模態話語分析不僅局限于理論探討,也逐漸涉及到了視覺應用、語料庫建設、教學應用等領域。研究中將多模態話語分析與批評性話語分析理論結合應用,即從批評視角進行多模態話語分析,可以使研究對象的范圍從話語擴展到包括由圖像、聲音、色彩等一系列元素組成的錄像、影視資料等。因此,美國公民教育研究中兩種話語分析模式的結合應用,能夠改善一直以來以文本研究為主的局面,有效擴大其研究對象的范圍,為研究者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為美國公民教育研究深入開展提供更多的選擇。
3.完善與補充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方法。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經過長期的發展不斷完善,以歷史主義研究范式、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和文化主義研究范式為主,根據具體研究領域和研究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研究范式。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的發展雖然已經趨于成熟,但其仍然不完善。當前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方法沒有能夠跳出原有的比較教育研究范式,已有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研究以“文本引用”方法為主,研究者習慣于從一般原理出發,按照原理的邏輯裁剪文本,重某些“語句”“語段”,輕“語篇”或全文本分析,難免斷章取義甚至主觀臆斷。其次,美國公民教育研究是一種跨文化的學術實踐活動,“和其他教育科學研究者不同,比較教育學者更多的是站在本民族國家教育的立場上,考察不同民族國家教育的共同性和差異性及其相互關系,是代表本民族國家的教育在國際教育學術論壇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跨文化對話?!盵3](P23)這就導致其觀點形成的過程難免帶有研究者的主觀色彩,研究者的主觀世界的構建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結論的產生。再次,美國公民教育研究對象多是公民教育的文本,包括法律文件、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材等,文本語言皆為英語,我國教育研究者受母語話語體系的影響,加之自身知識結構及能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對文本原意的把握會出現偏差,影響研究結論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因此,美國公民教育研究除了需要不斷堅持和完善傳統的比較教育研究方法,還需要學習、借鑒并引入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不斷發展創新,以滿足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實踐需要。批評性話語分析能有效地克服美國公民教育研究跨文化實踐過程中的主觀因素,并且在英語的語境下研究美國公民教育的文本語言和其他各類素材。將批評性話語分析的方法應用于美國公民教育研究,并結合比較教育原有的研究范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客觀性。
三、美國公民教育文本的批評性話語分析應用實例
1994年,在美國教育部(TheU.S.DepartmentofEdu⁃cation)教育研究與發展辦公室(OERI)和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ThePewCharitableTrusts)的資助下,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簡稱“中心”)編制了《公民學與政府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稑藴省肥敲绹豆駥W與政府》課程的第一個全國性標準,它為美國中小學生設計了畢業應當達到的學習標準。《標準》的制定為美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其影響力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大。到2009年,美國有49個州依據《標準》制定了本州的公民教育標準,有29個州規定高中生必修一門有關政府或公民學的課程。[4]此外,《標準》也為美國全國公民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1998年至2010年美國國家評估理事會三次制定美國公民教育評估框架,該評估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依據了《標準》。[5]筆者基于韓禮德對情態動詞分類的理論,借助Antconc3.2.4.語料庫分析軟件,采用費爾克勞夫的語篇實踐分析中的語言分析的方法,對《標準》中的情態動詞“should”的詞匯選擇進行微觀層面的分析,以探索其詞匯選擇背后所隱含的意識形態與權勢關系,作為將批評性話語分析方法應用于美國公民教育研究的初步嘗試。費爾克勞夫吸收了韓禮德、福柯、巴赫金等語言學家的重要觀點,提出了語篇實踐分析模式。費爾克勞夫的語篇實踐分析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驟是對話語秩序的分析,又可以稱為結構分析,即透過文本的話語秩序的分析來揭示語篇之間的等級關系,以挖掘語篇背后所隱含的意識形態與權勢關系;第二步驟是互動分析,互動分析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互語分析和語言或符號分析。
韓禮德根據語氣強弱及其確定程度將情態動詞分為高量值、中量值和低量值三類。他認為,不同的情態值代表的含義不同。低量值情態動詞語氣較弱,所包含的不確定性程度較高;中量值情態動詞的使用既能使語言具有非絕對性,又能委婉地表達語篇生成者的思想觀點,使語篇生成者可以靈活掌握和控制語篇。使用中低量值的情態動詞既可以緩和語氣,婉轉地將觀點表達給讀者,又能避免造成給人武斷、強加于人或者是盛氣凌人的感覺,從而達到使語篇更容易被讀者接受的目的。經統計,《標準》文本中共出現868次情態動詞,通過詞頻表顯示,should的使用頻率要遠遠高于其他情態動詞。我們可以得出語篇中的各個情態動詞的使用頻率及其在語篇的情態動詞使用中所占的比例。情態動詞在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動詞,其前后的句子成分都是話語表述的關鍵內容。情態動詞的主語通常是動作的施動者,情態動詞之后使用的詞類則隱含語篇生成者的潛在意圖,研究分析情態動詞前后的成分對我們理解和把握話語的真實含義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考察文本中情態動詞should的前后搭配詞叢。經統計,本語篇420個使用“should”的句子中,328個句子的主語為“students”,317個should后面使用了“beableto”結構?!皊hould”一詞屬于中量值情態動詞,通常表示一種委婉的建議,并沒有強制性的要求?!癰eableto”在《牛津高階詞典》中的意為:“usedasamodalverbtohavetheskill,intelligence,opportunity,etc.neededtodosth.”,意為“能夠,能”,表示具備做某事的能力。將“should”與“beableto”組合使用意為“應該具有做某事的能力”,相當于一個高量值情態動詞,其表示的含義不再是一種委婉的建議,而是隱含強烈的建議與要求。
眾所周知,美國各州享有處理本州公共教育事務的權力,因此文本中避免使用直接的、強制性的語言。結合《標準》文本分析,“should”一詞正具有委婉表達觀點、提供建議的功能,“should”的高頻率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教育體制的特點決定的?!皊tudentsshouldbeableto”表示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與能力,其背后隱含著強制性、導向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該結構的大量使用表現出對美國中小學生在《公民學與政府》課程中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包括知識、技能等)的強制性、導向性要求;二是對《標準》的使用者和參考者(包括州政府、學校、老師等)無形中施加了強制性、導向性的影響,使后者在制定具體標準,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按照《標準》所規定的內容從事實踐活動,也反映出標準制定者處于權勢關系中強勢的一方。通過對特定情態動詞及其前后搭配的全面分析可以發現,語篇在情態動詞的選用上,非完全如《標準》序言中表述的“此標準是非強制性,各州、教育中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標準”。在本文中隱藏著標準制定者在話語中強勢的地位,也隱含著與《標準》序言表述含義不一致的意圖。從文本的情態動詞話語意義的構建上,可以得知其中隱含的意識形態取向是服務于美國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與培養合格的美國公民的公民教育目標相符合。
作者:束永睿傅安洲聶迎娉工作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 上一篇:全縣愛國衛生工作總結3篇
- 下一篇:美國比較教育研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