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創業教育實踐探討

時間:2022-08-03 10:04:48

導語:學院創業教育實踐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創業教育實踐探討

一、高校創業教育的價值理性

高校創業教育是對接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的一種更高層次的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創業教育是一種培養高素質的人的教育,其對象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屬于人才培養教育的范疇。二是高校創業教育是一種旨在提高人才開拓性素質的教育,這些素質包括豐富的社會閱歷填充、發展機會的敏銳感知和捕捉、知行合一的實踐思想養成與能力鍛煉等,是一種以現行高等教育基本素質培養為基礎且又增添時代要求的主體超越性教育,并不與專業教育、學術教育孤立,而是站在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依托高校教育框架體系進行戰略性思考和規劃,以追求創業教育目標的發展和分步實現。三是審視創業教育的運行邏輯,其邏輯起點為高等教育受體的素質培養,以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并能推動社會前進的人的培養為終點,中間環節即是聯結起點和終點的創業教育:不斷培養和提高高校學生現在和未來開創事業所必須的開拓性素質。“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素質,高等學校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從注重知識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轉變,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痹诂F行高等教育框架體系下,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是開展創業教育的關鍵途徑。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為開展創業教育,相繼設立了實驗室、實訓基地,強化學校與社會機構、企業的合作,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綜觀國外高校創業教育成果與經驗的取得,皆因教學與實踐的協同運作。為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實踐創業教育,應審慎選擇發展路徑,關注專業教育基礎上的創業教育理念融入與資源整合,推進創業教育。

二、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實踐環境

創業教育實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領域協作、多方面資源整合,為創業教育實施奠定基礎。

(一)學科互融與資源整合

學科體系便于融合。創業教育是通過包括創業學、創造學等多學科知識的教化與社會實踐鍛煉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體系,與工商管理專業存在學科重疊和交叉,比如管理學、社會經濟學、財務管理、綜合實驗等學科,諸多交叉學科的設置與開展,利于提高創業教育教學工作效率,有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創業教育的順利推進提供良好的實體基礎。社會資源整合優勢凸顯。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培養目標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聯系緊密,加之該專業一般具有優越的資源優勢:社會科學課題研究提供的社會調研與實踐機會、豐富的校友企業家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校企合作帶動等,為實踐創業教育創造了較好的外部條件。

(二)創業教育實踐短板并存

“雙師型”教師資源短缺。很多教師未從事過創業實踐,部分持有一些行業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也多是通過考試取得,且從事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的教師多由相關學科理論教學的教師兼任,教師群體知識背景受限、社會閱歷粗淺與實踐認知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創業教育水平的提高。課程設置有待完善。工商管理專業開展創業教育雖然具有一定的學科優勢,但并不代表集中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創業實踐》等幾門創業課程即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當前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缺乏系統性考慮,完整的創業教育教材短缺,使得“兩張皮”現象經常出現,學生開拓性綜合素質的培養受到影響。創業教育實踐不足。多數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處于課堂教學為主的學術教育階段,理論教學時間充裕而實踐機會短缺:工商管理實驗室多處于借助軟件虛擬實踐水平、實訓基地缺乏、創業園區建設不足、學生創業實踐培養體系尚待健全、創業活動流于形式等,創業教育的發展與實現受到限制。

(三)發展機遇與實踐挑戰同在

面對當前亟需解決的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創業比率較低、高校學生培養和市場需求脫節、高校專業教育體系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等問題,綜合考慮國際化發展需求、政府扶持推動、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和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等發展環境的改善,各種“推-拉”因素圍繞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對各種資源調整、優化和集聚,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實踐提供了契機。實踐創業教育,高校重視、提高教師水平固然重要,強有力的政府支持、企業幫扶和社會互助也不可或缺。當前,“政府—高?!髽I—學生”四位一體的創業教育體系還處于發展階段,諸多領域工作尚需繼續努力,比如學校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營造、全過程的培養與評價體系建設、政府扶持創業教育和支持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制定、完善的社會創業體系支撐和創業思想孵化基地建設等。另外,作為創業教育實施主體的高校應從創業教育本質和運行邏輯上加以區分并澄清認識,對創業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忽視人的全面發展目標,將創業教育片面理解為技能培訓與就業教育、違背創業教育開展初衷的“目的與手段倒置”等現象加以引導和糾正,以促進創業教育有序開展。

三、創業教育在工商管理專業教育中的實踐路徑

(一)創業型人才素質要求與能力形成機制

基于素質結構組成視角,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品質、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結構均為創業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基于社會角色、社會關系和社會活動空間的視角,善于學習、強烈的社會角色責任擔當、有效的社會溝通與敏銳的機會洞察和掌控能力為創業型人才應具有的特征;而對于上述素質的培養和特征的重塑也就構成了創業教育的主要任務。結合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知識結構寬泛,聯系實際緊密”的特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實踐應著力依據創業型人才素質要求,使學生認知性知識、體驗性知識和意會性知識水平有所提升。認知性知識和部分管理技能可以通過專業課程教學來培養,但是諸如社會適應性、公共關系維護、實體組織經營管理等屬于意會性的知識或概念技能則難以通過以傳遞、理解為特征的課堂教學來完成,需要通過實訓模擬、經營實戰等方式培養。由此,創業教育背景的創業型人才能力形成機制包括四個環節:一是意識強化,通過課堂教學、宣傳推動、榜樣示范等方式,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其創業熱情;二是基礎知識傳授,該環節既是創業教育的基礎,也是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鍵交叉點。一個人的知識越多,知識面越廣,知識結構越合理,創造能力就越強。三是實戰拓展,教育主體通過社會資源整合,協調與政府、企業等組織的關系,為學生的創業設想實現提供實踐條件,此環節是創業教育的重心所在。四是環境輔助,通過對創業教育進行科學的定位,形成合理、高效的創業教育運行管理體制,健全創業教育活動的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保障創業教育下創業型人才素質需求和能力提升的目標得到實現。

(二)豐富創業教育內容與完善教學形式

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企業經營、生產運營、市場運作等三個方向。在傳統教學環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學習重點包括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組織管理等內容,企業生產運營人才關注生產運作、流程優化、財務協同等內容,市場運作人才主要學習市場分析、營銷策略、管理溝通等知識。按照創業教育實踐開展思路,工商管理專業實踐創業教育還應在傳統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增設創業型課程:(1)一般性創業課程開發,即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創業的相關知識講授,比如創業學、創業融資等。(2)專業技術領域的創業課程開發,即在原有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增添操作實務性的信息,比如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市場調研等。(3)體驗性課程開發,圍繞課程設置,添置相關的實驗設備或提供合適的實習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所學知識,鍛煉其實戰能力。通過課程教學與綜合實驗、實訓模擬相結合,有效實現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的融合。創業型課程教學應區別于課程講授式教學,將創業知識融于一般理論、案例分析、綜合實驗與社會實踐,倡導實用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支持學生自主型課堂建設。通過創業教育的課程教學,激發學生創業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并有效利用機會的創業實踐能力。

(三)創新課內實踐方法與重構課外實踐體系

實踐教學是創業教育的必要教學環節,旨在讓教育對象鞏固所學理論知識,熟悉專業技能,優化心智模式,獲取管理實戰與創業能力。因此,教育主體在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實踐中,應系統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滿足教育教學所需。課內實踐教學方面,應依托課程教學改革,購置相關設備和培訓軟件,創建創業教育虛擬網絡平臺,開設創業教育實驗操作類的課程,比如創業之星電子沙盤、企業管理決策模擬等課程。課外實踐教學方面,應結合專業教育教學計劃安排,分層次設計課外實踐教學活動,并且在創業教育實踐活動設計時,轉變以往創業教育在學生畢業臨近期間突擊開展的做法,將創業教育實踐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特點與可利用資源情況,課外實踐教學可通過以下途徑開展:(1)建立實訓基地,將教學過程與學生創業實踐相互植入,課堂教學為創業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創業實踐又可以在論證課程教學科學性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和轉化能力。(2)組織和參與各類創業大賽,可以針對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展開項目設計大賽,也可以是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創業大賽,如ERP沙盤模擬競賽、創業項目設計大賽等,激發學生創業潛能,促進創業教育水平提高。(3)創新教學模式,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注重產學研合作體系構建和“工—學”教育模式實踐,實現教師、學生、企業組織三方合作的可持續與利益共享。(4)廣泛開展拓展訓練,使學生認識其能力,消減創業惰性,增強團隊協作、管理溝通、問題處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強化創業教育實踐的環境保障

(一)推進創業型社會建設與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創業教育的順利推進依賴于創業型社會的建設。創業型社會是能夠催生創新、容忍失敗、助力創業的社會,不僅能夠促進國家社會經濟實現快速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大學生創業活動,提高創業活動成功率。為此,應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創業理念,形成良好的創業文化氛圍,改變傳統求穩怕爭、失敗可恥等落后觀念束縛,弘揚終身學習、終身創業的主旋律,注重社會人文關懷教育,切實發揮社會導向的扶助作用。同時政府應完善社會創業服務體系,營造積極的社會創業氛圍,為創業教育實踐在全社會開展奠定基礎。

(二)開展“創業教育四化”建設提升教育主體質量高校作為創業教育開展的主體,擔負著創業型人才培養責任,任重道遠。為此,在創業教育實踐探索中應關注“四化”建設:全程化,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多樣化,大力營造創業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展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全員化,充分調動學生、教師、企業、校友等創業教育利益相關主體的積極性,提升師資水平,轉變學生就業觀念,整合資源,最大限度地獲取支持和配合;層次化,圍繞以開展創業教育推動創業活動這個中心,將創業教育與創新教育、專業教育、素質教育、就業指導相融合,對全體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實現學生“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的跨越式發展。

(三)健全政策促進機制與強化創業教育研究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職能部門應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對高校創業教育定位與過程管理提出指導性意見,完善政策實施細則配套和健全創業教育促進機制,提高政策供應能力和執行效率。針對當前創業教育功利性強、僅限于較低層次的就業目標等問題,關注創業教育開展的原動力研究,從職業生涯規劃的層次引導創業教育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