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寬恕心理研究概述
時間:2022-06-28 09:58:00
導語:小議寬恕心理研究概述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寬恕得到了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全面總結了有關寬恕的內(nèi)涵、影響因素、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現(xiàn)狀等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指出當前國內(nèi)在寬恕研究領域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寬恕寬恕干預心理健康
1寬恕的內(nèi)涵
寬恕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倫理學的重要內(nèi)容、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也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核心思想。《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寬恕的解釋是寬容饒恕,寬容指心胸寬廣能容人、有氣量;饒恕則是指免予責備或懲罰。英漢詞典中的“forgiveness”一般被譯為“寬恕”,其意思是停止對他人的憤怒、責備或懲罰,與漢語中“原諒”的含義基本一致。
迄今為止,心理學界對寬恕尚未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這是因為不同的心理學家對寬恕有不同的理解,對寬恕的定義也就有所不同。有研究者最早將寬恕定義為復仇行為的放棄。之后North(1987)對寬恕做了一個較為正式的界定,他將寬恕定義為個體克服由冒犯者所引起的憤恨時所經(jīng)歷的心理過程,這一過程包含避免消極情感和呈現(xiàn)積極情感兩種心理成分。Enright(1992)及其同事擴展了對寬恕的定義,將判斷受害者對冒犯者的看法和受害者對冒犯者的反應納入寬恕定義中,認為寬恕包括六個成分:形成對冒犯者的積極認知、避免消極認知、呈現(xiàn)積極情感、避免消極情感、做出積極反應、避免消極反應。
一般來說,寬恕包括三個層面:寬恕他人、寬恕自己與尋求寬恕[4]。目前,心理學一般將寬恕定義為:寬恕涉及到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在心理、情感、身體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個人的深度而持久的傷害;寬恕是使受害者從憤怒、憎恨和恐懼中解脫出來,不再渴望報復冒犯者的一個內(nèi)部過程。
2影響寬恕的主要因素
2.1共情
共情是指設身處地地感受他人當前情緒體驗的一種心理傾向。McCullough等研究發(fā)現(xiàn),對被試者進行共情教育和寬恕的臨床干預,結果表明共情與寬恕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Weiner指出,共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體做出報復還是寬恕的決定過程。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高共情特質(zhì)的受害者會對侵犯做積極的歸因和描述,從而更傾向于寬恕冒犯者。
2.2社會認知
對冒犯后果的嚴重程度和受害者所感受到的事件的嚴重性是由主體的認知所決定的,當冒犯事件使個體遭受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明顯的身體創(chuàng)傷,并被個體認為這種冒犯是有意的、有損自尊的,則很難寬恕冒犯者。研究表明,冒犯后果的消除程度與寬恕呈正相關,在控制了其它影響因素的條件下,冒犯后果消除得越徹底,就越容易得到寬恕。
2.3人際關系
人們傾向于寬恕那些在人際關系上比較親密、投入較多以及相互比較滿意的人。McCullough(2001)研究發(fā)現(xiàn),滿意且承擔義務的夫妻關系與寬恕呈顯著正相關。研究者認為,親密關系中的雙方之所以愿意寬恕對方可能是由于這種關系把受害者和冒犯者的某些利益融合在一起,進而驅(qū)使受害者通過忽略傷害以最大可能維持這種關系的繼續(xù)。
2.4人格
Ashoton等人發(fā)現(xiàn)寬恕傾向與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呈顯著正相關,與神經(jīng)質(zhì)呈顯著負相關。McCullough等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五大人格模型中的宜人性能直接影響寬恕中的報復、回避和仁慈動機。我國學者駱一、戴冰和張惠(2005)采用現(xiàn)代特質(zhì)理論解釋了影響寬恕的人格因素,他們認為,寬恕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宜人性、情緒穩(wěn)定性、宗教性和精神性的人格特質(zhì)。
2.5文化差異
在西方文化下,自我寬恕被認為是十分必要的,寬恕自我是個體通過自我領悟、專業(yè)咨詢等途徑達成。而在東方集體主義文化中自我寬恕被認為是不合理的,他們更看重他人的寬恕,做出寬恕他人的決定往往是為了維持和睦的關系或保全面子,人際關系的和諧是最主要的價值取向。根據(jù)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心理和文化是相互滲透的,人們的認知、情感、動機和行為的形成和產(chǎn)生是由其生活的文化世界塑造的,人們的人格、思維方式、感覺和行動無不有著文化的烙印。
除了上述這些主要的影響因素外,還有一些諸如個體的應對方式、年齡、時間等因素,也對寬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3寬恕的研究現(xiàn)狀
3.1寬恕的發(fā)展階段
Enright等人(1989)進行了相關研究,于80年代末按認知發(fā)展觀勾畫了寬恕的發(fā)展模式。它由報復性寬恕、有條件的寬恕、期待的寬恕、合法要求的寬恕、社會和諧的寬恕以及愛的寬恕六種風格組成。研究者認為,這六種風格的序列很可能具有發(fā)展性的特點,與科爾伯格公正發(fā)展的六個階段相對應。寬恕發(fā)展模式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放棄了個人公正這一核心,而以仁慈為立足點。它既包括受傷害者意識到自己被不公正地對待,又超越了公正,表現(xiàn)出仁慈。
3.2寬恕的過程模型
近年來,也有研究關注寬恕的過程模式,研究寬恕的發(fā)生過程。研究者認為,研究者受到傷害后,會產(chǎn)生一系列消極的情緒反應以及心理的不協(xié)調(diào),為了降低或避免這種不協(xié)調(diào)感,受害者就要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仁慈的策略促使其傾向于產(chǎn)生寬恕的動機,引起積極的情感反應,進而增加寬恕的可能性,采取寬恕的行動。
3.3寬恕的干預研究
寬恕的干預研究表明,實施寬恕干預可以有效提高個體的寬恕意愿。Enright研究小組和Worthington研究小組提出的寬恕干預模型最具代表性。Enright研究小組所建立的理論模型包括體驗傷害、決定寬恕、實施寬恕和深化寬恕四個階段,咨詢師根據(jù)這一系列的心理過程幫助來訪者認識、接納自己受到傷害后出現(xiàn)的一些消極反應,引導其將寬恕作為一種可供選擇的策略,重新構建對冒犯者的認知,最終促使其真心地寬恕冒犯者。Worthington研究小組的REACH寬恕模型與Enrigt模型類似,主要區(qū)別在于“做出寬恕”這一環(huán)節(jié)。Enright等人主張對寬恕意愿做出承諾,而Worthington等人則鼓勵來訪者對寬恕行為做出承諾。
3.4寬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研究發(fā)現(xiàn),寬恕與認知靈活性、積極的情感體驗呈顯著正相關,寬恕可以與預測心理健康的四種成分:憤怒、焦慮、抑郁和生活滿意感。另一項研究更加詳細地分析了寬恕可以促進心理健康的機制,即寬恕通過使個體體驗到移情、同情、憐憫甚至愛等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個體的社會支持、友誼質(zhì)量或宗教信仰,進而影響健康。
4小結與展望
不難看出,國外對寬恕心理的研究已取得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在寬恕的理論建構方面,還是關于寬恕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寬恕的干預等臨床性研究方面,均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這對我們今后進行寬恕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借鑒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要切實考慮東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差異對我國學者進行寬恕的本土化研究的影響。目前,國內(nèi)對寬恕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以總結國外的研究成果為主,未能形成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理論體系;為數(shù)不多的實證研究多以大學生為被試,樣本單一;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尚未開展跨文化研究,揭示中國文化背景下寬恕的本質(zhì);需要通過寬恕干預的研究,探索對中小學生進行寬恕教育的模式等。
- 上一篇:計測中心工作總結及計劃
- 下一篇:學校創(chuàng)先爭優(yōu)階段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