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不良影響及策略詮釋

時間:2022-05-20 10:11:00

導語:互聯網的不良影響及策略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的不良影響及策略詮釋

摘要:當前,互聯網正在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觀念。充分認清互聯網對大學生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引導大學生趨利避害,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高等學校虛擬性網絡道德教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構成的互聯網異軍突起,成為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新里程碑。當今的互聯網己經觸及到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在對他們嚴生看日益保刻的影響。

一、互聯網—擋不住的誘惑

目前,在我國的網民中,21—35歲的人占88.4%,具有大專學歷以上的人占86%。由此可見,中國使用互聯網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學生,尤其是大學生。

網絡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之所以迅速贏得大學生的普遍歡迎,是因為其固有的特性與大學生自身的特點相契合。首先,互聯網傳播信息的高速性、即時性符合大學生追求時效化的個性。其次,互聯網內容的豐富性、開放性滿足了大學生對知識、信息的追求。第三,網絡的自由性迎合了大學生強烈追求個性的心理?;ヂ摼W上沒有國界,沒有政府,在互聯網的世界中人們可以自由交流。這樣一個自由的空間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想和才華的新舞臺,使他們強烈追求個性的特點在互聯網上得以充分體現。第四,網絡交往的隱蔽性、廣泛性符合大學生渴望真情又懷疑真情的心理特點。網絡為大學生創建了一個恰到好處的黃金距離:既可以直接交流,又可以保留自己的隱私;既實現了交流的需要,又克服了種種困難,表達了自己在現實中無法表達或難以表達的真實情感。第五,上網的時尚性滿足了大學生追求時尚的心理。作為當代大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不應僅僅是書本上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更應該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今天,網絡已經成為新的事物和信息的杰出載體,一個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網絡資源的大學生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然而,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其豐富、快捷的資源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其虛擬性、隱蔽性和無約束性等特征又極大地助長了大學生的僥幸與放縱心理,致使許多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進而引發了包括網絡犯罪在內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二、網絡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

1.對網絡的過度迷戀弱化了大學生個體社會化的進程

人在特定的社會物質文化條件下,通過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社會合格成員的過程稱之社會化。每個人的社會化進程都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的,人際交往是社會化的起點。積極的人際交往有助于大學生獲得豐富的信息,保持與社會的聯系,明確和承擔大學生的社會責任,促進其成熟。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脫離社會群體,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個體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由于虛擬與現實兩種世界之間存在的巨大反差,再加上現實世界激烈競爭給大學生造成了許多壓力,許多大學生為了逃避現實生活,不愿回到真實的世界中來,甚至患上了“互聯網成癮綜合癥”(簡稱IDA)?,F實中許多大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之中,迷戀網絡游戲、聊天、交友、甚至網戀,過度地在網絡中尋求刺激,封閉自己,脫離現實社會。調查表明,癡迷于網絡的學生大都不適應環境,他們往往學習興趣不濃、人際關系受挫、情緒內斂、情感壓抑、思維受阻、性情孤僻等。面對現實的困難和挫折,他們不是積極面對,而是消極逃避,試圖在虛擬的網絡中尋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川過度依賴網絡不僅阻斷了大學生正常社會化的情感渠道,而且還會導致他們在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個性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殘,強化了對現實生活的恐懼,嚴重弱化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

2.部分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

第一,網絡言行隨意放縱。虛擬狀態既為網上行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給不道德的行為披上了虛擬的外衣,從而造成了網絡社會虛假信息的泛濫及非道德行為的發生。由于網絡道德體系尚處于建構和規范中,網絡社會本身很難讓大學生網民“獨善其身,獨慎其行”,再加之處于成長期的大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識淡薄,很容易產生自由、無所限制、為所欲為等感覺和沖動,進而做出一些現實世界中很少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諸如惡意侮辱、人身攻擊、網上“多角戀愛”、制造或傳播計算機病毒、偷看他人郵件、瀏覽黃色信息、侵犯知識產權等一些有違道德規范,甚至是違法的行為。

第二,網絡價值觀念模糊。某高校在調查“你認為在網上最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質”時,有66.1%的學生沒有選擇“誠實守信”,有55.3%的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對方,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而不能傷害別人”,甚至有13.2%的學生認為“網上聊天誰也看不見,互相欺騙是很正常的”。對于不文明語言,有22.4%的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但是現實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學生認為“網上和現實中都可以使用”。有35.2%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復制、抄襲文章是不道德的行為,有16.1%的學生不認為在網上私自使用別人的帳號是不道德的。

第三,人格沖突明顯。有調查顯示,35.6%的大學生希望自己在網上成為“和現實中不一樣的人”,其理由從高到低分別是“放松自己、新鮮、自由、輕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現自己另一面、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網絡是虛擬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騙、保護自己”,“嘗試新的感受”、“體驗不同于現實的生活、尋求另一種感覺”,“逃避現實、對現實不滿”,“無聊”,等等。調查表明相當一部分生活在網絡中的大學生存在雙重人格的傾向,他們還沒有完全協調好網上與網下的關系,對自己在現實社會與網絡上的道德要求不一樣,實行的是雙重道德標準。

3.網絡的虛擬性容易造成大學生在現實中自我迷失

網絡既是一個交往的平臺,也是一個交往的屏障。它為人們展示自我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沒有約束的空間,同時又掩蓋了網絡人的真實身份。‘”因此,在學生的自我系統中至少存在三種自我,即“真實的自我”、“現實的自我”、“網絡的自我”。這三個“我”的含義有時相互交織,有時相互沖突。學生在網絡中常會產生這樣的追問和困惑:“我是誰?”“我還是原來的我嗎?”網絡一方面為性格不同的各類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另一方面,也使他們在網下變得更加外向或更加內向。性格的錯位,可能會導致多重人格問題的產生,同時會使大學生出現嚴重的自我迷失,影響了自身的發展。

4.對網絡的過度依賴致使部分大學生文化素質低下

網絡資源的豐富與快捷使得一些大學生喜歡走捷徑,放棄了刻苦鉆研的學風,滋長了弄虛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養成了浮躁的性格。例如,有的大學生平時做作業或撰寫論文時,不惜違背學術道德,利用網絡下載他人的研究成果,這種剿竊行為踐踏了學術尊嚴,加劇了學術腐敗,導致學生品德素質和學術水平急劇下降。同時,信息的豐富伴隨著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網絡上流動的各種冗余信息成為干擾大學生選擇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計算機網絡擠占了大學生閱讀書本、思考問題的大量時間,對他們的學業有負面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曾對9省(市、自治區)4845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40%的人除了課本以外基本沒有藏書,藏書50冊以上的人只占36%,藏書500冊以上的僅有2%。閱讀量的減少,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更重要的是極大地破壞了他們的文字應用能力。許多大學生網上操作技術嫻熟,卻寫不出漂亮的漢字、流暢的作文,文章中錯字、病句隨處可見,這種文化素質下降現象不能不令人擔憂。

網絡正在改變著當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觀念。充分認清網絡對當前大學生造成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引導大學生趨利避害,是當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當務之急。

三、規范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基本對策

1.調整學校德育戰略,把網絡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

首先,更新德育觀念。今天的學校德育與網絡共處一個時空,時刻面臨著網絡傳媒的沖擊與挑戰,學校圍墻再也無法、也沒有必要阻隔網絡的滲透。當學生坐在電腦屏幕前,輕點鼠標,往來于網絡空間時,最終決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選擇了。大學生由于在認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對多元價值觀往往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我們也不能就此剝奪學生選擇的權利,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辨析、判斷的能力,指導他們選擇正確的路線。因而,建立一種“教會選擇”的教育觀念是教育適應網絡社會的首要措施。道德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要求學生接受幾條道德規范,而是在復雜多變的信息環境中,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其道德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其次,豐富學校德育內容。在新的形勢下,各高校要及時修訂學校德育大綱和德育教材,增加反映網絡道德的內容。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道德觀是全社會的重大責任,關鍵在于形成一個社會、學校、家庭、媒體各方面結合的網絡道德教育體系。而學校作為學生最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場所,是這一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學校應當把網絡道德教育作為日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及網絡道德知識,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正確的網絡道德觀。

再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學校德育途徑。學校德育要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最大限度地保證網絡交流的自由、開放和民主,鼓勵學生把自己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存在的情緒與困擾,通過網絡直接反映、直率表達,這才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把握問題的關鍵,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使學校德育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現實,最終達到人腦、人心、人情、人理的德育績效。

第四,重視和加強校園網絡建設,積極占領網上思想陣地。網絡文化是一種開放的多元化文化,不同文化的傳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導致大學生的價值觀沖突更加劇烈,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價值選擇更加困難。在此情況下,學校必須將網絡文化納人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中,不斷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輸人網絡,引導大學生在網絡中吸取營養,陶冶情操,增強自覺抵制各種不健康信息的能力。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并開辟學校德育的虛擬陣地。實現全國范圍內學校之間、至少在地區范圍內學校之間的德育網絡體系的貫通與一體化,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創造在學校上網的合理機會,這樣可以把學生從社會不適宜的網絡環境中爭取過來,并通過強有力的網絡環境的感染力量實現對學生的道德教育。

2提高網絡主體素質

首先,德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積極能動地去開創高校網絡德育新陣地。目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漸多元化,傳統思想教育的封閉性受到網絡社會開放性的極大挑戰和沖擊。由于受到網絡技術水平或英語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教育工作者多年以來形成的信息優勢地位逐漸喪失,學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方式甚至超過教育者。面對網絡德育這一時代新課題,德育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正視現實,既要接受網絡教育的開放性和平等性,認清網絡思想的多元化和復雜化,又要不斷加強網絡技術的學習和研究,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開創網絡德育的新陣地。

其次,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學生高度的道德責任感。法國現代著名物理學家約·居里說:“科學是不會有罪過的,有罪過的只是那些濫用科學的人們?!弊鳛榫W絡德育的受教育主體—大學生是接觸網絡最廣泛的群體,是高科技網絡技術的擁有者。如果他們違背道德準則,其危害性往往更大。一方面,應不斷充實德育的內容,除了重視對學生科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傳授,更要注重加強對大學生的科學道德教育和科學精神熏陶,培養他們獻身科學、尊重科學的意識;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對學生的道德責任教育,不斷提升其品德修養水平。

3.加強網絡傳播管理,優化網絡環境

首先,加強網絡立法。道德原則和輿論能夠在道義上約束和規范人的舉止,卻不能懲罰超越道德界限的不良行為,要真正遏制網絡道德失范和網絡犯罪現象,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法律、法規,人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的行為應當由法律來規范。但就目前來看,針對網絡違法犯罪的處罰條款,主要散見于《刑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中。法律滯后于網絡化的進程,難以適應規范網上信息及打擊網絡犯罪活動的實際需要,無法體現法律對網絡犯罪的威懾力。我們應積極借鑒美國、德國、日本的做法,以“防止青少年信息污染,維護青少年網上安全”為原則,制定涉及信息、審查、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處理青少年行為問題的特別法律文本,因此要盡快修訂、補充、完善相關的法律內容,以便于青少年網絡權益的保護和使用的管理。在條件成熟時,建議出臺青少年互聯網使用的專項法規。

其次,加強網絡技術研究,控制有害信息傳播。相對于網絡立法、道德自律而言,技術控制是最客觀的手段。要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凈化網絡環境,從源頭上控制不良信息的傳播,及時填補網絡漏洞,增強防火墻功能,嚴密監控互聯網人口,最大限度地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內容和信息,努力創設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

再次,依法加強對網吧的管理。根據2002年9月國務院頒布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依法加強對網吧的監督管理。要從源頭上對提供互聯網接人服務的有關電信運營商嚴格要求,按照國家規定對無證經營、超時經營、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一律不許提供接人服務,并于每天限定時間對所有網吧停止網絡接入服務。同時要在所有網吧裝上網絡安全監控軟件,有效防止青少年在網吧、甚至家庭電腦上有害使用網絡。另外,要加強對網吧政策的引導,科學合理地確立各地網吧發展的規模數量,防止無序發展和不良競爭,引導網吧向信息服務方向發展。

第四,盡快建設和發現一批優秀的中文網站,使之成為網絡文明建設的主體。大學生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出現的間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高質量的專業網站。教育、文化、工商、公安等管理部門應盡快扶持一批健康、文明、科學,尤其是對青少年能起正確導向作用且富有吸引力的中文網站。讓學生學會有效地使用網絡信息,進行正確的網絡交流,利用網絡進行科學研究,發展和完善自己,這才是預防大學生網絡有害使用的最積極、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