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競賽型教學形式設計特征
時間:2022-01-10 10:45:00
導語:淺論競賽型教學形式設計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時代的召喚。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陳舊的歷史教學模式使歷史課堂教學陷于講學脫節、枯燥乏味的尷尬境地,嚴重地妨礙了素質教育的進行。隨著歷史課程教材改革的向前推進,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推向前臺,還學習權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樂學情緒,讓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精神得以發揮。為此,我們設計了競賽型教學模式,并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實驗。
二、競賽型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
(一)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突出地表現在具有主動學習、能動適應客觀世界的能力以及積極創新的精神。
競賽型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構建的。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自覺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培養學生發展健全的個性,發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創新的愿望。
(二)讓學生學會學習
古人云“授其魚,不知授其漁”,學會學習是現代學習的一種新觀念,較之于傳統的注重手段意義的學習,現代學習活動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要求學習者逐步進入“會學”的境界。所謂會學,不僅是指學習者要善于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途徑及學習形式,更重要的是指學習者要能使自身的學習活動切合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心理能力,能夠對學習過程作切合實際的操作,既有明確的目標,又能構造出趨向于目標的步驟。運用某種學習方法的過程就是一個顯示會學的過程。
對于學習者來說,學會學習首要的就是要學習者能夠自如地開展自學。競賽型教學模式提供學生自學的機會,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模式所規定的教學過程就是建立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的,使學生的思維領域不斷擴大,潛力得以更大的發揮。
(三)讓學生提高學習速度
學習速度作為一種智力因素,與許多教育因素和心理因素相關,當前教育諸因素對學習速度的提高有著許多制約作用。在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中,過去崇尚的是教學技巧及對問題的細膩分析和透徹理解,追求的是教師分析方法上的模擬再現,而忽視了對學習速度的訓練,結果使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外部信息爆炸的現實生活。并且,素質教育的目的應是達到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而掌握提高學習速度的能力應是未來的人智能素質中最有價值的因素之一。
競賽型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速度的訓練非常直接,而且頻率很高,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速度,尋求更有效率的學習手段,對學生的反應能力、應變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四)讓學生學會競爭與合作
競爭是指學生們在課堂里充分展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照優勝標準而使自己超過對手的過程,只有當具備三個基本條件時才會發生學生之間的競爭:一、學生們在課堂里有共同爭奪的目標。二、學生們必須爭奪同一個對象。三、爭奪的結果必使一方獲勝。課堂里的人際競爭能激發個人的努力,提高成就動機和抱負水平,縮小個人能力與成績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習效率。竟爭也能使學生較好地發現自己尚未顯示出來的潛力和局限性,有助于自覺地克服某些不良人格特征。競爭還可以增強學習興趣,注意向競爭對手學習,使集體生活朝氣勃勃,充滿生機。
合作就是學生們為共同目的在課堂里一起學習或完成各項任務。學生解決新的復雜問題時,往往需要提出各種可供選擇的假設,學生間合作常常要勝過個人的努力,學生間合作討論而形成一致的意見便更有效。其次合作能夠促進學生潛能的發展,對尚無定論的和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合作探討,可以開闊眼界,激發思考,促使學生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觀點,提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合作也能啟發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最后,學生之間的合作還能增強群體的凝聚力,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
競賽型教學模式中的競爭是激烈的,但它同時也注中重在合作基礎上的竟爭。學生之間競爭與合作是對立統一的,既培養了他們的競爭能力,又加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學會競爭與合作也就是讓學生學會生存。
三、競賽型教學模式實驗原則
(一)教學目標個性化原則
教學目標既是認識、技能、品德等文化素質的個性化,又是個體身心素質潛能的社會化,由此建構學生的主體性個性結構,培養自主性、競爭性、使用性、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二)教學過程學習化原則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育活動以交往為中介向學生的自主學習轉化的過程。教師不可能直接教會學生,而只能教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學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的本質是指導和組織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促進教學過程的學習化。
(三)教學關系民主化原則
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的師生關系,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在師生互動合作中開發增值教學合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動力機制。
(四)教學組織形式整合性原則
構建一個由教師全班教學、小組合作競爭學習、學生個體獨立學習動態組合的教學組織系統,充分開發課堂集體的交往、競爭、合作氣氛等社會心理因素的教育潛能。
(五)教學風格創造性原則
教學風格是教師的個性化的教育藝術、學習指導策略和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的綜合。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習目標的設計指導,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成果的評價,都要承認差異性,包括多樣性,珍視獨特性,鼓勵創造性。
四、競賽型教學模式具體操作程序
競賽型教學模式的教學活動比較豐富、多變,我經過一年半時間的具體實踐,形成了一個基本程序。
(一)組織競賽小組
一般以小組為一個競賽單位(也可以以個人為競賽單位)。
(二)制訂競賽規則
對具體的得分、扣分規則應作細致的規定,充分考慮到比賽過程中的偶發因素,做到既公平又合理。
(三)進入教學過程
①必答題比賽(一般用于復習舊課)
題目主要由教師準備,要求每個競賽小組必須有代表回答,可以是指定的,也可以是隨機的,題目的形式可以是簡答題、選擇題、判斷題等。
②學生自學教材(進入新課)
給學生以一定的時間、一定的速度的把教材內容自學完,至少把全文通看一遍,時間多少,視教材內容多少、難易而定。
③設計競賽用題
競賽題目在模式實施初期可以由教師設計,等學生適應一段時間后,可以由教師、學生共同設計,最后當學生成熟后,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對學生設計問題的方法和形式,教帥應予以引導。
④進行競賽
競賽的調控者是教師,他必須把握好競賽時間、場面氣氛的控制以及學生的參與面,尤其重要的是注意學生的參與面,必須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比賽中來。
(四)竟賽結束及時點評
比賽結束后,對整堂課學生的表現作一下點評,對學生答題情況作一下分析,給表現突出的學生和小組以表揚和激勵,對落后小組和答題不十分理想的學生充分鼓勵,讓他們爭取機會,下次獲勝。
(五)最后小結,教學過程結束
根據競賽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聯成一條線索以板書的形式或其他形式出現,讓學生在回味和回顧中形成知識休系,完成整堂課的教學任務。
五、模式應用的效果
我從97年9月開始,就對任教的初二年級進行競賽型教學模式的實驗。當時在六個班中,選了三個班作為實驗班進行新模式的教學實驗。另外三個班作為對照班仍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方法,馬上就發現了這樣幾個問題。
我不禁思考:為什么在實驗班實行新模式后,我講課時間少了,學生卻踴躍起來,課堂氣氛也熱烈了,而在對照班我極盡所長,講課很精彩,學生也很陶醉,但課堂氣氛卻那么沉悶,學生也很少發言。問題的產生,促使我加緊研究,也使我對新模式的實驗充滿信心。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我越來越感覺到在對照班上課的費力,與在實驗班上課輕松自如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了新模式的優越性。
98學年,實驗班升上了初三年級。初三年級任教的是我校另一位歷史教師,他授課的方式主要以講授為主。我進行了追蹤調查,結果發現,以前實驗班的學生對現任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很反感,不喜歡,而對照班的學生則無所渭。這說明新的教學模式帶給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重回老路,已絕對不合適了。在這基礎上,我對98學年新任教的五個班級全部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實驗了一個學期,在上學期末,我作了一次問卷調查,在五個班級二百二十五名學生中,80%的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模式,20%的學生喜歡這種模式。而且絕大多數同學認為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在歷史課上得到了提高。其中我設計了一道題:歷史課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如何?75%的同學回答:歷史課在我心目中排第一位,超過語、數、外。我問他們為什么?有許多同學這樣回答:上歷史課的形式是非常新穎的,上其他課太沒勁了,上歷史課中的體驗是其他課無法比擬的。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競賽型教學模式是受學生歡迎的,是深入學生之心的。
競賽型教學模式實驗后,學生的主體精神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活動率100%,活動時間超過整堂課的三分之二,而且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加強,學習效率很高,一般初步熟悉教材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就可以完成設計競賽題、自如地答題等學習過程,同時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不斷增強,幾乎每個學生每個小組都有獲勝的欲望和信心,而本小組內,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次數,超過四次,這些都表明競賽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體現了當初設計的基木思想。
六、模式研究引出的幾點思考
1.競賽型教學模式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操作簡便,不受條件、場地等限制,可因地制宜地展開教學。它是否也可推廣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去呢?這有待于以后的深入研究。公務員之家
2.競賽型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發生了變化。教師上課方式的改變,必然給教師教學思想以一定的沖擊,這給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那末教師應如何把握這一契機呢?
3.競賽型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變化所產生的效應又是如何體現的呢?它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影響又怎樣呢?這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4.競賽型教學模式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它所需開發的東西還很多,還要求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不斷實驗,不斷總結,使這一模式逐漸趨向完美。
- 上一篇:校長校本課程領導對策論析
- 下一篇:探究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的原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