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策略分析

時間:2022-04-10 04:28:27

導語:家庭教育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教育策略分析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通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優秀的個性品質和體魄健康成長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人生。

【關鍵詞】家庭;教育;策略

2015年,在新春團拜會上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后天環境,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能否把這一代孩子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關系到國家是否后繼有人的百年大計。因此,不論時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從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開始。而我所在的學校,地理位置處于城鄉結合部,大部分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對家庭教育認識不足,不懂教育規律,缺乏正確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和經驗,加上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生活壓力大,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子女教育,忽略了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缺少和學校,老師的積極有效的配合與溝通,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孩子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嚴重阻礙了孩子的全面健康的成長,有鑒于此,以下談談我對家庭教育方面的幾點認識。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成長氛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平時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甚至細微的一舉手一投足往往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對孩子的影響勝過任何語言。首先,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良好家庭氛圍。家庭每個成員之間的心理相容、寬容民主、相親相愛、彼此信任和尊重,就能給以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使孩子能感覺到“這是我的家”,從而增強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健康而穩定的心理品質。相反,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矛盾的家庭環境中,缺乏家庭安全感,就會變得膽小懦弱,多疑,暴躁,沒有主見,最終會畸形發展。其次,父母給孩子的愛要張弛有度。有些家長把孩子看作私有財產,對他們的需求和想法往往忽視,對孩子的任何事都按自己的意愿來安排,大包大攬,覺得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其實是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讓其失去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因此家長要多俯下身子傾聽孩子心聲,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關愛孩子,鼓勵孩子,才能不斷地促其成長進步。還有,家庭教育應營造文化知識氛圍,促進孩子的求知欲望。朝夕相處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舉足輕重,如果父母喜歡學習,經常讀書看報,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做手工,這些活動逐步成為孩子喜聞樂見的自覺行為,就能促使孩子樹立熱愛閱讀、熱愛知識,逐漸養成探索知識、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引導培養良好的品質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會孩子怎樣做人,父母應該為孩子在各方面樹立良好的榜樣。一是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孩子。二是引導孩子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閱讀是教育的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知識豐富,充滿真善美,不但開啟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優良的個性品質。三是引導孩子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好習慣。四是培養誠信,明白做事必先做人的道理。因現在社會上有些人不講信用,喪失良知,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作為家長要以此為反面教材,幫助孩子擦亮雙眼,提高防范意識,防止上當受騙,更要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樹立一面說話算數、誠實守信的旗幟。

三、樹立為國家培養的大教育觀。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它深刻地說明了家長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家長,就要轉變育兒觀念,進一步提高自身認識,積極配合學校,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產生強大的教育合力,為國家共同培養接班人。一要大膽地讓孩子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分析解剖其丑惡現象,去認真閱讀理解社會這部錯綜復雜的教科書,引導和培養學生對社會是非、真偽、善惡、美丑的鑒別力、判斷力和批判力及自我教育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學會篩選過濾社會信息,增強自身的免疫功能,樹立國家至上、社會為先的道德觀念。二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缺乏疏導,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視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放任自流,會導致孩子心理上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要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校共育活動。如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訪,班級QQ群,微信群,親子活動等多種形式,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溝通交流,提高教育水平,實現家校互補雙贏。

作者:喇紅梅 單位:甘肅省臨夏市實驗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