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對學困生的影響綜述
時間:2022-07-19 11:44:00
導語:家庭環境對學困生的影響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困生”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學習有困難,跟不上教學節奏,導致學習成績差或思想品德欠好,經常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皩W困生”在每位教師的教育生涯中都會碰到。造成他們“學困”的原因主要是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信心、自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學困生”不是天生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對“學困生”家庭環境方面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發現“學困生”在家庭環境方面不外乎受以下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家庭教育的影響
1.家長自身文化素質較低。這一點主要體現在農村家庭。在農村,絕大部分家長文化素質較低,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態度不明確,對子女的學習漠不關心,只顧忙農活,甚至有時還要擠占孩子的學習時間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把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負責任地交給學校。
2.家庭結構不完整?,F在社會夫妻離異現象越來越多,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給孩子帶來無形的思想負擔和學習壓力,特別是單親家庭甚至讓孩子成了無人管的孤兒。這樣的家庭環境如何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學生背著這樣的心理壓力去學習,又怎么能學得好?
3.家長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勤奮了,就會取得好成績,沒有取得好成績就是學習不努力、不勤奮,而根本不去考慮怎么讓孩子巧學,帶著興趣去學?,F在不少家長給孩子列下成長計劃,今天逼孩子參加鋼琴培訓班,明天又替孩子報名學書法……想當然地為孩子安排一切,對小孩缺少最起碼的尊重。孩子對家長的安排不感興趣,即使家長再用心良苦,孩子也是學不好的,反而讓他們產生厭學和逆反心理。
4.家長不當的言行舉止。我們說學生都有“向師性”,老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家長作為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人,他們的言行更會影響到學生,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學困生”的一些不良行為很多是從家長那里“傳染”過來的,抽煙、喝酒、賭博……有的家長則過分溺愛,從不讓孩子參加勞動,使孩子形成了怕吃苦的習慣,毅志力不強,學習上一碰到困難就習慣性的退縮,久而久之,就成了“學困生”。
具體表現方面:
1.很多家長以學習成績為主,影響學生健康發展
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或可有可無的。追求考試分數的家庭教育只會適得其反,使孩子墜入家長自設的分數圈套,從而喪失了全面發展的機會和可能性。現實社會中惟分數至上的家庭教育的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令人痛心不已。
2.在溺愛的家庭中,學生失去養成教育
孩子要什么給什么,要求怎樣做就怎樣做,父母對待孩子百依百順,不打折扣。
由于家長嬌寵子女,要求不嚴,放松教育,甚至縱容放任,用溺愛代替教育,使孩子養成自私任性的習慣、蠻橫放肆的性格,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孩子很容易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在學習上也決定不會是刻苦努力、成績優秀的學生。
3.在“放任”的家庭中,學生難以成才
對孩子行為的對與錯一概不管不問,對其學習努力與否也不關心,任其所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知識層次較低家庭。孩子表現為對事物無是非觀念,對學習采取無所謂的態度,成績好壞也隨其自然,這種家庭環境也很難使孩子成為德和兼備的有用人才。
4.在“控制”的家庭中,學生畸型發展
采取這種教育方法的父母認為,子女的一切有關問題應該由他們處理。其管理方式和態度過分嚴格,甚而專斷獨裁,過多地干預子女的行為,無視引導、勸解、說服的作用。尤其對子女成績期望過高,以至揠苗助長,采取打罵恐嚇等手段。其后果只會使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落空或者適得其反。
二、家庭關系對學生的影響
1.和睦友愛型家庭
處在這種家庭中的學生倍受家庭的愛護,可以從每個成員身上獲取支持和力量,家庭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了安靜可靠的環境,他們本人也會有一種蓬勃進取的力量,其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優良踏實。
2.平衡協調型家庭
這類家庭表現為和平穩定,雖然也有矛盾和爭執,但能很快緩和平靜。之所以出現矛盾和爭執,或是因為兩代人之間的文化差異,或是因為夫妻間性格的差異,或是因為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不同而發生矛盾。但大家的向心力依然起主導作用。在這種家庭中的學生也是幸運的,他們能在不斷調節的和諧有趣的家庭中讀書學習,身心發展也是健康愉快的。
3.平衡家庭
這是經常處于矛盾狀態但尚可維持的家庭類型。表現為夫妻間常有矛盾,父母子女間也常因為某種原因而不和,或者還有其他原因。家庭氣氛有時緩和平靜,有時風雷大作,情感氣氛呈不平衡狀態。使得每個成員既有對家庭愛護向往的一面,也有厭煩和壓抑的情緒存在。這類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往往有明顯缺陷,不是偏激專制,就是放任自流,對孩子的學習不是理想的環境。
這類父母能了解子女的心理,并依據其心理發展規律進行教育。對子女的態度非常民主,不墨守成規,善于因勢利導,能尊重其意見和好奇心,學習上關心輔導,生活中言傳身教,父母子女間建立起一種互相幫助,尊敬友愛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對子女的學習是一種強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充分發展他們的各種才能,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教育方法。家長學習興趣對學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文化程度的差異除了表現在輔導能力上有明顯的差別外,還表現在家長學習興趣、家庭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別。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是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
最后,任何一個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都是不能選擇的,家長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文化素質也是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我們可以盡量尋找提高子女成績的契機,以彌補某些方面的不足。
- 上一篇:新隊員入隊式講話參考文本
- 下一篇:求真理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