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
時間:2022-09-08 09:17:51
導語:立德樹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立德”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將“立德”二字置于首位,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樹人”則來源于《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培養人的過程如同種植樹木一樣,是一項長久工程。由于良好的德行不能自然而然形成,所以需要“立德”,蕓蕓眾生不能不受教育而自然而然地成才,所以需要“樹立”最正確的道德品行標準。“立德”與“樹人”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立德”是“樹人”的最終目標,“樹人”是“立德”的前提條件,“立德樹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內涵。首先,立德樹人凸顯了我國高等教育蘊含的政治屬性。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已完成了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但在發展過程中,高等教育發展的方針和目標一直沒有改變,這也是高等教育具有政治屬性的顯性特征。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的主要陣地,承擔著重要的育人職責,對青年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養成精神文明素養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只有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師生共同營造一種良好德育氛圍,讓學生從思想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方能成長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引領者和主力軍。因此,高校應如何把握高等教育方針提出的培養目標,為社會主義發展服務,辦好“富含”中國特色的高校,是一個亟待思考和付諸實踐的關鍵性問題。其次,立德樹人體現出高等教育發展的科學內涵和時代特征。高等教育發展程度如何,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集中反映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因此,關于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問題,如何“立德”和“樹人”就成為其關鍵。“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2]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培養人才的關鍵就在于教育。教育強則國強,高校的根本還是在于培養社會有用之才。立德樹人被確立為重要使命和發展的根本任務,也體現了當今時代的發展內涵。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提升我國綜合實力的有力舉措。
2高校踐行立德樹人工作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貫徹落實立德樹人這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特別是對于高校而言,立德樹人不僅是促進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應有之義,也將助力于教育發展現代化以及教育內涵的豐富,這對于全方位、多層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師生品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踐行立德樹人工作有利于加強高校師資隊伍思想道德建設。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由于學生普遍存在“向師性”這一特征,因此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對學生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引領作用。將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求教師要做到“師德示范”,這不僅是對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進一步要求,也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的一種體現。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有利于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行為示范、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還有利于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和改進。其次,立德樹人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在講話中明確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3]立身之本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本源,將立德樹人確定為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換句話說,也就是將此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最終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此可見立德樹人對于高校和整體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性。高校的中心工作應當圍繞如何將立德樹人學懂、弄通、做實而展開,就是要求高校黨委要將此視為重要任務和中心工作,學習領會立德樹人的科學內涵,并落實到各項工作當中去,共同營造全員育人、全員立德、全員樹人的良好氛圍,真正將立德樹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3正確把握和積極推進“立德樹人”工作的對策建議
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4]落實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節,從根本上說,需要用實踐來全面推進。在牢牢把握住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堅持一般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切實做好學生的養成教育。青年學生進入高校學習期間正是他們樹立和培養正確理想信念的關鍵時期,高校要設立相關規章制度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來制約學生,用管理來引導學生行為。各班要抓緊、抓實學生一日常規,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5]學生工作部門要做好對違紀學生的教育和監督工作,學校團委等相關部門可組織學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倡導班級利用班會、團會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契機,切實做好法制安全教育。各高校可以培養學生的法制素養為契機,以學生活動為載體,始終將法律意識培養作為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在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的同時,各高校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以法制教育為主題的普及宣傳活動,通過多形式、多渠道普法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守法”宣傳氛圍,增強普法學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以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為目標,切實做好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相關部門可有效利用新媒體這一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積極傳播紅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立足實際、多措并舉,讓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高校學生工作部門、團委可采用網上論壇、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宣傳,各班級亦可通過組織開展班會、團會,以課程討論和團體輔導的形式,擴大理想信念教育的覆蓋面,使新媒體成為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載體和新渠道,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促進理想信念教育的協調發展,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讓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關乎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具體而言,要不斷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國家發展趨勢。作為高校工作者,應將育人工作放在首位,立德樹人,努力培養社會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戴銳,曹紅玲.“立德樹人”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9-13.
[2].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張麗紅.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路徑及內容論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8):133-136.
[4]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5]“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研究”課題組.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舉要[J].中國高教研究,2017(04):1-8.
作者:彭雨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管理研究
- 下一篇:人工智能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內容之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