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審計教學的途徑探析
時間:2022-03-05 10:12:11
導語:職校審計教學的途徑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范穎工作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
缺乏實踐環節、案例教學的重點不夠明確目前大部分學院的會計專業都開設有會計實訓課程,采取的是傳統的手工會計模式或電子會計模式。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開設會計實訓課程是很重要,然而整個專業知識系統中只開設會計實訓課程卻是不夠的。從審計的角度加強對于會計專業知識系統性的理解是專業知識提升的重要渠道。隨堂的調查中有90%的學生對在校內創建審計實訓室表達了強烈愿望。對于案例教學,隨堂調查中,70%的學生希望在教學內容中增加案例分析分,不到10%的學生表明領悟了在審計課程的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思路,目前的審計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案例教學課的人數應控制在20人左右,以方便對案例中所出現問題的進行探討與分析,人數超過上限后,由于缺乏相互間的交流而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下降。而實際狀況是每一個班級人數通常超過40人,課程的安排非常緊張,無法騰出更多的教學資源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其次,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要比傳統課堂講授法高得多。而目前高校里多數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案例教學法的培訓與學習,不能很好地掌握案例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要領,影響了案例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第三,從目前學校教師的師資資源配置來看,多數老師是從學校到學校,本身缺乏實際的審計工作經驗,并不熟悉審計工作實際的運作,因此在案例討論上淺嘗輒止,只停留在表層的問題上,無法觸及到問題的核心,很難引導學生對案例展開激烈的討論,最終案例討論也起不到真正效果,導致案例教學的重點不夠明確,學生的收獲不多。
(一)加強審計學教學的師資隊伍配置建設目前,高職院校中從事審計教學的教師學歷水平普遍碩士以上,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教師的審計實踐水平與能力不高,這也是長期以來審計課普遍令學生感到乏味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此,學院應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實踐性教學師資力量的配備。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審計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工作量的考核,應適當壓縮理論課程教學的工作量,提升實訓工作量,審計教師每隔五年應有一年到校外參加實際審計工作的機會,比如到政府審計部門、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或大企業的內審部門參與掛職實訓,與實際工作接軌。這樣能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結合實踐編寫出適合學生使用的案例庫。鼓勵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參加CPA或ACCA的資格考試,這對于豐富教師各方面的知識,提升教學水平有很大幫助。同時應多以講座的形式聘請校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審計專家或注冊會計師開設專題報告來彌補教師課堂教學的不足,拓展學生的視野。(二)審計課程的設置中單獨開設案例分析課程審計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成功的案例教學,能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目前審計案例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在于學生人數的不合理。建議案例分析課程單獨開設,并拆分原有的班級分成不同側重的分析小組進行案例測評,在案例教學中的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在案例討論中的具體表現,客觀地對學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現進行考核,并將其作為評判學生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增加管理和邏輯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在案例分析課程中,案例對象的綜合性及復雜性、審計標準的多樣性、審計評價的主觀性使整個案例分析在運行中呈模糊狀態。需要了解的和分析的情況很多,如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有效與之溝通,融洽與被審單位的關系,緩解審計壓力,以及合理的評價審計風險的大小,分析評價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內部控制中工作崗位對人的氣質、性格和能力的要求等,案例是一個多因素、多變量、多層次的復合體,因此學生要依據一系列假設,對情況進行判斷和分析,進而得出系統全面地認識。這些分析課程的開展都離不開行為科學和管理學,因此掌握一定的動機理論、激勵理論、領導行為等管理理論是必要的。(四)加速建立審計實訓室審計課程的學生實習范圍比較小,數量有限的學生能到事務所實習一般也只能做一些簡單重復的基礎工作,涉及的面較窄,相比之下,最可行的就是建立審計實訓室,采取模擬審計的方式,設計企業的具體情況,設計企業的信息資料,通過審計實訓室的模擬效果,使學生通過一系列操作,很好地理解所學的審計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程序,以便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在手工會計實習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審計綜合實訓,真實模擬企業工作環境,把各種知識綜合交叉在一起,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而且可以使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幅度提高,滿足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 上一篇:工信委資產投資情況匯總
- 下一篇:淺析人才培育的審計教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