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英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1-19 11:38:25
導語:工科院校英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科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特點
(一)被動學習
工科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普遍比較被動,很少會主動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被動學習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前很少會預習要學的內容;2.課堂很少會跟著教師的授課進度積極配合教學,多數時候無法跟上課堂節奏3.課后很少復習和練習所學過的知識技能。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往往貫穿大學英語學習階段。
(二)動機功利
不少學生學習英語并不是基于掌握這個國際化的語言工具,或者說可以利用這個工具擴大視野增長見聞,或者在今后的科研當中便于查閱國際文獻。大多數學習英語的目的僅僅是應付期末考試,應付四六級英語考試。這種功利且短視的動機造成不少學生學習主動學習英語時間短,僅僅在考試前一段時間突擊學習,考完之后,英語書就束之高閣。
(三)缺乏學習理論
工科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對語言課程學習的理論認識,認為英語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無法認識到語言學習也有其學習理論和學習方法。不少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就是背單詞,讀課文,聽錄音。不少學生在學習當中厭惡背單詞,不懂語法句法,進而很難邁過語言學習的門檻。
(四)人文素養缺失
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乏和不受重視,導致工科學生人文素養普遍較低。這不僅嚴重妨礙學生的成長成才,也不利于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在工科院校,相當多的學生人文社科知識基礎薄弱,結構單一。由于人文素養的缺失,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難于理解相關的人文知識和背景。
二、基于工科大學生的英語教學管理策略
(一)強化語言輸入環節
在工科院校中,不少學生學了英語往往也是不能說,聽不懂,讀不懂,寫不好,造成這種普遍現象的原因是過去在我們的英語教學當中往往比例失調,讀寫多于聽說。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語言輸入嚴重不夠。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實際教學當中要鼓勵學生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認識到語言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而非一蹴而就。要提高語言輸出,無疑要加強語言輸入。我們在實際教學當中,鞭策和鼓勵學生加大英語閱讀量,精讀泛讀相結合,同時大量提高聽力輸入,精聽泛聽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其語感,從而帶動多種英語應用能力協調發展。
(二)量化管理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量化學習目標以及管理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學生的學習流于形式。筆者所在學校針對這個情況制定了學生平時成績管理辦法,具體如下:讀寫課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在平時成績中又分為考勤,課堂表現,以及作業三項。具體到每節課的遲到早退以及曠課都有相應的扣分,每單元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及每堂課的表現情況都會如實記錄到平時成績表上。這樣可以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做到形成性管理。
(三)培養學生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
英語教學不能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課堂授課不能是單純講解單詞、課文、練習的簡單模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這門課沒有興趣,學習肯定是被動的,而且效果無疑很差。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每冊書每篇課文自身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從而科學的安排教學。在教學中,教師作為引導者,不是一味的傳授,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同時課堂授課的形式也要靈活多變。教師每堂課前可以布置一些主題任務要求學生課下準備,任務的設計盡量能激發學生興趣,這樣再到課堂上就會形成更好的參與氛圍。
(四)優化知識結構,提高人文素養
在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必須主動轉變英語教學是單純教授知識的觀念。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把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針對工科大學生人文知識面普遍狹窄,結構單一,甚至對基本文化常識也知之甚少的情況,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對工科大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教師選擇一些經典的英語人文知識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多閱讀外國人文著作;教師也可主動開設基礎的人文學科課程和講座,這不僅可以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還可以提高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不斷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五)開辦第二課堂
大學英語課外活動是大學英語課堂的有益補充,使大學英語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教師重視、開設和開展富有成效的課外活動,是有效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一學校可以開通英語廣播。通過校園廣播電臺播放英語新聞或者其他英語有聲資料,形成一種全校范圍內的英語學習氛圍。二大力開設“英語角”活動。“英語角”活動是學生自主訓練和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一種有效形式,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
總之,結合工科院校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我們可以有的放矢的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管理策略,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適應今后的社會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陳濤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電力企業科技論文
- 下一篇:鐵路運輸與物流企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