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教學的自行知識
時間:2022-01-08 11:28:22
導語:生物學教學的自行知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周永工作單位:安徽省靈璧師范學校
在學生探求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予以引導
在中師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當好“引路人”,啟迪誘導,指導探求方法,樹立探究精神,在探索中磨練學生的意志。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資料對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綜合、類推,提出假設,進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觀察到的事實為依據來展開論證。在教學中可以展示生物掛圖、模型、標本、錄像、動畫等,使學生形成感性認知;也可以通過實驗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觀察探究。在探究過程中要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精心創設鮮明生動、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定向思維。
在生物教學中,確保學生是主體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把握知識的過程中去,引導學生把握正確的思路,并為疏通學生思路提供條件。要鍛煉學生獨立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例如在講“生物的遺傳”一節時,我們可向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具體問題作為自學提綱:(一)什么是遺傳?其途徑是什么?(二)遺傳的物質基礎是什么?(三)為什么親代性狀能傳給子代等。在學習“DNA的結構和復制”時,我先把制作DNA的材料發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先預習課文,并模仿DNA結構模式圖自己動手制作DNA模型,在上課時評出制作優勝者。并因勢利導提出相關問題,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什么?有哪幾種?它們之間是如何連接的?有多少種連接方式?通過一連串問題自然而然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導入了新課。其次,因部分學生對同一目標的興趣的穩定性、持續性都較差。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參與狀態,防止學生興趣減退,保證學生參與的持續性,提高參與質量。
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準確應用所學知識
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能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的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自行探究知識的同時,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講細胞膜時可以用器官移植的例子來解釋糖被的識別功能,在講無氧呼吸時,引導學生解釋為什么劇烈運動后會出現肌肉酸疼的感覺,在講述細胞全能性時給學生介紹如何進行名貴花卉的快速繁殖方法,在講述《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一課時,給學生介紹吃什么有營養,怎么吃更健康等等。通過這些例子,就會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聯系,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進行一系列探究。這樣讓學生探究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將探究的問題與現實相結合,不僅有助于提高探究興趣,而且有助于體會生物學與社會的關系,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生物教學以生物界存在的生物體以及生命現象為教學對象。學好這門學科,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的生物學觀點,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使學生熱愛大自然。教師在教學中應正確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更具有創意。
積極開展“小實驗”、“小制作”,拓展學生探究能力
中師生物學教材中提供了許多“小實驗”、“小制作”。“小實驗”、“小制作”具有取材方便、方法簡單、趣味性強,效果明顯等特點。“小實驗”、“小制作”除可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整理數據等能力外,還可培養創作能力、發現能力、設計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學生間的合作能力。教師除了可在授課過程中巧妙恰當地穿插“小實驗”、“小制作”外,還可組織課外實驗小組,有計劃地進行“小實驗”“、小制作”。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創造實驗條件,使“小實驗”、“小制作”能順利進行。例如:師范一年級教材《制作葉的壓制標本》《制作美麗的葉畫》《葉片剪影》等,學生就很感興趣。它取材方便,原理鮮明,既可讓學生比賽誰做的快,又可讓他們深刻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還可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每位生物學教師不僅要準確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學能力和應用知識的本領,特別要幫助學生樹立探索精神,走好探索的路子,提高探索的能力。
- 上一篇:學前教育的教學改革透析
- 下一篇:材料測試的教學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