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態外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06 03:21:21
導語:多模態外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語言起源觀中多模態話語論的體現
Bloomfield首先從交際的角度把語言看做是人們實際生活中互換信息的產物。交際事件的動態性使得表達方式涉及到了視覺和聽覺模態的同時性。視覺模態包含人類最初表達心理情感的初級表達行為,如兒童指著自己夠不著的物品的感知表達行為,閉上眼睛,將頭歪向一邊表“睡覺”的描述式表達行為,用手在空中勾勒出“房子”輪廓的圖畫式表達行為,張開嘴,將兩指做出喂飯的姿勢表抽象的“饑餓”概念的暗示式表達行為等。其次,Bloomfield的語言起源觀還體現了不同模態的互補性。視覺和聽覺模態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程度的凸顯。當聲音語言發展得不是很完善時,交際以視覺模態為主,聽覺模態為輔。當聲音語言發展得比較完善時,交流以聽覺模態為主。同理,當表達涉及到面部表情和手勢語一些比較簡單、直接的經驗時,交際以視覺模態為主,聽覺模態為輔。當表達比較抽象、間接的概念如隱喻時,由于視覺模態的局限性,交際以聽覺模態為主,視覺模態為輔。小孩習得語言和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都具有這種傾向性。最后,Bloomfield的語言社會、發展觀將語言看做一種社會習慣,認為語言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樣一種動態的語言發展觀,使其具有了多模態話語形式擴展的靈活性。隨著科技等高新技術的發展,隨著相機、手機、DVD、電腦等多種媒體形式的出現,多模態話語成為當今語言學的顯學是自然規律使然。
二、語言起源觀與多模態外語教學
中國學生外語學習與人類語言的起源和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有相通之處。上述交際、互補和社會、發展觀對我國外語教學應有一定的啟示。從交際觀來看,多模態外語教學更符合語言的啟蒙模式,更能使學習者調動他們聽覺和視覺等感官來獲得信息。從社會、發展觀來看,教師可應用現代多媒體設施如PPT、視頻等結合圖片、文字、聲音的材料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示所授內容。從互補觀來看,結合語域理論,依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不同模態的凸顯程度亦有所差別。本文以貴州省某高校英語專業一、二年級基礎英語教學為例來分析多模態教學的實際應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綜合英語》(第二版)的教學目的不僅注重學生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注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Bloomfield在其對語言的性質和起源的描述中強調了聲音與表達行為在實際交流中的協同參與、不可分割性,這一點對以注重培養學生實際語用能力的課堂教學尤為重要。教學同交際一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到了視覺和聽覺模態。在以教師口頭講解的聽覺模態和學生書本文字形式的視覺模態為主的傳統課堂模式下,穿插這兩種模態的其它符號系統,會使教學方式呈現多樣化,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聽覺模態體現為教師針對教學內容中出現的重點詞匯、語法知識、語用知識、篇章結構、文化信息等的口頭講解,利用多媒體設施播放錄音、影視資料時的語音內容,學生互動參與時說的話。視覺模態體現為學生手中書本知識內容的書面形式,黑板上老師的板書或PPT上的文字內容、圖片、影視等視覺資料,教師的身體語言(如講解“elbowone’sway”時所附帶的身體行為)或學生互動參與的行為(如會話中模擬實際場景的角色扮演)。
三、結語
Bloomfield語言起源觀認為語言是實際交流需要的產物,語言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視覺和聽覺模態的參與,并在不同的語域中體現不同程度的互補性與不可分割性。語言學習的過程和人類語言的起源及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之間有相通之處。外語教學應該意識到單一模態教學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盡量采用多模態理念指導編寫教材,利用人類自身資源和高新技術貫徹執行多模態外語教學,順應人類語言的本源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者:徐靜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基礎實驗自主探究式教學論文
- 下一篇:高校聲樂教學中地方民歌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