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鎮痛護理對肝癌開腹的影響
時間:2022-04-28 11:18:13
導語:多模式鎮痛護理對肝癌開腹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多模式鎮痛護理對肝癌開腹術后患者疼痛控制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間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200例肝癌開腹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鎮痛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多模式鎮痛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疼痛評分(VAS)和舒適狀況評分。結果鎮痛前,兩組VAS評分、舒適狀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舒適狀況指標中,心理、生理、社會環境和文化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0%,高于對照組的8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肝癌開腹術患者采用多模式鎮痛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效改善疼痛控制情況,建議臨床借鑒。
【關鍵詞】多模式鎮痛護理;肝癌開腹術;疼痛控制情況
肝癌屬于臨床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危害性較大,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較大的威脅。手術切除為肝癌患者治療的最佳措施之一,但是由于開腹手術創傷大,術中會出現提拉肝臟、術后置引流管等措施,引起相關的術后疼痛。術后鎮痛不足,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威脅,延緩傷口愈合,對早期活動、腸功能恢復均造成較大的影響,導致靜脈血栓栓塞風險增加。臨床研究表明,多模式鎮痛效果相對于單模式鎮痛具有較大的優勢[1]。多模式鎮痛指的是結合多種鎮痛機制提升效果,作為臨床鎮痛技術的主要發展目標,可大幅度地提升開腹術后肝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可有效緩解疼痛情況[2]。本研究以200例肝癌開腹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不同護理鎮痛方案進行分析。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間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200例肝癌開腹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納入標準:符合《原發性肝癌放射治療專家共識(2020年版)》臨床診斷標準,均實施開腹肝切除術[3];術前7d未采用疼痛類藥物治療;簽訂知情同意書;自身具備基本溝通、理解能力,能夠配合治療。排除標準:術前7d予以患者鎮靜鎮痛藥物治療,且出現過敏者;具有嚴重依賴史者;伴有相關部位腫瘤者;合并認知交流障礙,患有精神疾病者;術后發生重度并發癥者。觀察組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為32~66(48.66±5.34)歲;病灶位置:Ⅱ段32例,Ⅲ段23例,Ⅳ段20例,Ⅴ段15例,Ⅵ段10例;病程5~20(11.96±5.44)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為33~67(49.78±6.88)歲;病灶位置:Ⅱ段33例,Ⅲ段24例,Ⅳ段21例,Ⅴ段16例,Ⅵ段6例;病程6~21(12.88±6.2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鎮痛護理干預。予以患者疼痛教育,以音樂法、轉移注意力法及藥物鎮痛進行緩解,提升患者疼痛耐受力。觀察組采用多模式鎮痛護理干預。(1)術前(超前鎮痛):術前1d要求責任護士主動向患者及患者家屬介紹有關疼痛控制知識,預測患者疼痛耐受程度,針對具有嚴重手術恐懼情緒患者,做好疏導,增強患者的治療自信心。(2)術后(鎮痛藥物護理):結合患者術中麻醉藥物配比,配置硬膜外鎮痛泵中的麻醉藥物,要求持續帶泵48h,必要時予以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靜脈滴注鎮痛。(3)分層鎮痛護理:術后每隔3~6h評估疼痛程度,借助視覺模擬評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量表檢測,30min內持續測量3次取平均分。若VAS評分低于3分,需要停止用鎮痛藥物,使用非藥物鎮痛法;3~6分者予以非藥物鎮痛法,必要時予以少量藥物鎮痛;大于6分者,需要借助藥物鎮痛。(3)非藥物鎮痛法:護士需及時對患者的興趣愛好、心理狀態進行了解,制訂對應的非藥物鎮痛方案。①音樂:聽輕柔舒緩的音樂,可舒緩患者的負面情緒。②傾聽法:以心理學知識對患者進行引導,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及時調節患者情緒。③親情溝通:疏導患者家屬情緒,及時安慰患者,向患者傳播親情及正能量,增強治療自信心,舒緩疼痛。④肌肉松弛法:結合患者恢復情況,及早展開早期活動,可借助肌肉按摩、關節活動及翻身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最大程度提升機體免疫力,同時可展開冥想放松訓練,放松患者身心。(4)記錄疼痛:術后指導患者寫疼痛日記,每隔1~2h自評1次,主要內容是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具體疼痛情況,利于及時調整鎮痛護理方案,控制自身情緒與疼痛。3.觀察指標:(1)護理滿意度。以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發放20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非常滿意得分≥90分,基本滿意得分80~90分,不滿意得分<8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2)VAS評分:以VAS評估疼痛程度,得分范圍為0~10分,無痛表示為0分,重度疼痛為10分,得分越低提示其疼痛越輕[4]。(3)舒適狀況評分:以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comfortques-tionnaire,GCQ)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與文化,得分與患者的舒適度呈正比[5]。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0%,高于對照組的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2.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鎮痛前,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3.兩組患者GCQ評分的比較:鎮痛前,兩組患者GC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后,觀察組GCQ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3)。
討論
肝癌患者開腹手術切口較大,創傷較大,且術后易發生感染,疼痛感十分強烈,機體恢復速度較為緩慢,使得住院時間延長,增加患者與家庭經濟負擔。因此,行開腹手術后需要予以患者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可緩解疼痛,減少心理負擔,加速切口愈合,提升手術療效與患者護理滿意度[6-7]。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高,且VAS評分與GCQ評分均較優。原因可能為:多模式鎮痛護理干預作為術后臨床展開鎮痛護理的發展方向,屬于新型鎮痛模式,發展十分迅速,應用相對廣泛,集合了多種鎮痛藥物與鎮痛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增強術后鎮痛效果,在減少鎮痛藥物劑量的同時緩解術后疼痛程度,及時縮短住院時間,加速康復進程。預見性鎮痛護理作為多模式鎮痛護理模式的護理特色,患者在開展整個診療操作、功能鍛煉前予以鎮痛護理,可有效避免操作后發生劇烈疼痛,提升舒適感,加速機體康復[8-9]。有研究中的數據與上述研究數據結果具有一致性,說明肝癌開腹術患者予以多模式鎮痛護理干預,具有顯著優勢[10]。總之,予以肝癌開腹術患者多模式鎮痛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有效改善疼痛控制情況,建議臨床借鑒。
作者:倪逸斐 薛茵 陳琳 單位: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 上一篇:電力企業高質量人才梯隊培養優化策略
- 下一篇:服裝和當代繪畫裝飾性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