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在聲樂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23 09:27:37

導語:通俗唱法在聲樂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俗唱法在聲樂教學的應用

隨著通俗流行歌曲在全球音樂樂壇地位的逐漸鞏固,對青年乃至青少年的影響也越來越廣泛,相對于傳統唱法的美聲歌曲、民族歌曲,更多的青年對通俗流行歌曲的喜愛程度更勝一籌。高師傳統的聲樂教學活動作為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擴展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已經到了關鍵的時期。通俗唱法在高職院校開設課程,有很多有利方面,它可以使教學更加以學生為主,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不斷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中國大地上吹起,到目前2018年,30多年過去了,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通俗音樂。通俗音樂之所以流傳廣,是因為通俗音樂更能夠被廣大民眾接受,它質質樸通俗的語言、內容與社會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并真實地折射出社會各個階層的情感、思維和多種形態的生活。在目前高師聲樂教學中,大多采用較為嚴肅的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特別是美聲與民族相結合的“混聲唱法”更為普遍,而高師聲樂教學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聲樂教育類人才,當前這種聲樂教學單純重視對學生技巧式發音練習,形式過于枯燥、單一,不能從本質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歌曲內容實質和歌曲本身所散發的藝術感染力也并沒有過多的關注。經過訓練產生的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音色,以及民美相結合的混聲音色大多有著相似共同之處,對每個人天生嗓音的個性特點不夠突出,不能被平民百姓理解欣賞。而通俗唱法彌補了這一不足,通俗唱法的優點就是它是一種綜合性歌唱表演形式,它把歌唱和形態表演相結合,把聽覺和視覺相結合。在歌唱形式上,突破了傳統形式的某些正宗音樂派系唱法,使歌唱藝術通俗易懂,廣為流傳,這也是不同階層的人們喜愛通俗音樂的原因之一。

一、通俗唱法在高師聲樂教學中一樣需要科學的發聲方法

聲樂教學作為一門歌唱類課程,離不開科學的發聲方法。新的時代,新的形式,通俗唱法作為發展迅速的聲樂演唱藝術之一,需要科學的發聲方法。以自然發聲為主的通俗唱法,基本屬于真聲發音類型。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闡述通俗唱法的科學發聲方法。首先是呼吸,“氣為聲之本”“呼吸是歌唱的動力”。呼吸在通俗唱法中的運用非常關鍵,主要是因為通俗唱法的歌曲蘊含的感情不一樣,歌曲的內容也不一樣。它非常重視歌曲感情的內化和外化,例如通俗唱法在表達悲痛、深沉的情感的時候,聲帶有意識地不完全閉合,呼吸使用得很強烈,形成一種沙啞的聲音,就好像是漏氣的感覺,并且把這樣的感覺夸大,引起觀眾的共鳴,讓觀眾真實感受這一情感。其次是發聲器官的運動狀態。為了表達某個歌曲特殊的情感,聲帶可以不完全閉合。通俗唱法的聲音運用,更注重的也是自然或半自然的聲音特色。軟腭的狀態與喉咽的開合密不可分,要求軟腭的狀態的唯一條件就是在喉咽腔打開的狀況下。學習聲樂的人都知道利用軟腭保護聲帶和咽喉,同時還可以彰顯聲音的修養,增加歌曲的表現力。第三,吐字清晰。通俗唱法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吐字清晰。普通話可以說是通俗唱法的主流語言。要求語音規范,演唱過程中吐字清晰,講究“出字、歸韻、收聲”的咬字吐字。最后,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一般來說,通俗唱法演唱的關鍵方式是真聲,在表演歌曲的過程中,通過發真聲表達內心實際情感。它們的特點是要用橫膈膜,也就是演唱都要適當地打開喉嚨。喉嚨打開的大小不同,用聲也就不同;聲音靠前靠后不同,音色、風格也就不一樣;喉嚨使用的力度不同,表現手法也就不同。演唱者如果想讓自己的聲音持久,需要在演唱過程中掌握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方法,從而可以在演唱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唱法特點,表達歌曲內容,讓觀眾深刻體會歌曲情感。

二、通俗唱法在高師聲樂教學中注重突出個性

在高師聲樂教學中,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嗓音特點,在科學的發聲方法訓練下,通俗唱法要突出不同的音色,表現出學生不同的特點,就要努力尋找到通俗唱法聲音個性的依據。可以使用改變習慣的方法,如純模仿和盲目用嗓子,利用理性的用嗓子的方法來替代感性的用嗓子的方法。我們都知道,流行歌曲就是利用個性化的展示來彰顯個性化。什么是個性呢?個性就是個人的特性、個別的特性,也就是一個人在某些方面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比如,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這樣的特質表現在外表就是這個人的做人處事以及情感表達的方式不同。在心理學方面,個性是人們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慢慢表現出來的,是穩定的、鮮明的心理特征,在歌唱表演過程中,這樣的個性是借助不同的演唱技巧和自身對音樂的了解表現出來的審美情感,在表演的過程中就能夠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現如今音樂類選拔比賽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同時一批又一批的通俗歌唱藝術人才迅速崛起,這其中不乏很多掌握了專業發聲技巧的優秀歌手,他們演繹的音樂作品也充分地展示了自身的專業功底。比如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中,平安的一首《我愛你中國》,用他自然的嗓音和唱法重新演繹了被人們認為只有用美聲唱法才能演唱的歌曲,唱得激情、有力。平安的唱法已經超越了很多歌手對音樂的理解,這種美聲是美好聲音的簡稱,并不是傳統的美聲唱法。這種張揚個性的通俗唱法在那一刻也更加有力地感染了大部分聽眾。在如今大部分高校教學中,聲樂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基本都是由教師單獨訓練發聲的方法和技巧,筆者認為,在通俗唱法已經影響全球音樂的形勢下,應該再開設一門對于歌曲作品理解,以及如何表現它的課程。在科學的發聲方法下,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歌詞的理解,不斷提升演唱者素質。其次要注重氣聲的表現,氣聲是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聲音和氣息所占的比重,我們把自然聲音作為歌唱的前提,通過氣息發出的聲音演唱,演唱的效果比較柔和和飄逸。比如歌曲齊豫的《船歌》、許茹蕓的《獨角戲》,都是這樣的演唱效果。均通過氣聲充分地展示作品深刻內涵。演唱時要進入歌曲所賦予的角色當中,通過演唱能給聽眾畫面感和想象的空間,從而達到聲情并茂的演唱狀態,彰顯個性特點。

三、通俗唱法在高師聲樂教學中如何與傳統唱法相結合

聲樂的唱法基本有三種:第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唱法;第二,源自意大利的美聲唱法;第三,20世紀80年代以來盛行的通俗唱法。這三種唱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就比如在嗓音的使用上三者也不一樣。高師聲樂教學要體現時代性,要與社會接軌,在教學中,聲樂的三種唱法,要重視、體現出不同特點,優勢要發揚,弱點要摒棄,同時,三種唱法在教學中都不可缺少,要相互結合,相互學習,相互影響。通俗唱法更加接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更加貼近民眾,同時它不需要系統的、專門的訓練,深受學生的喜愛。在高師聲樂教學中,要體現通俗唱法的特點,體現其特點,讓它真正成為以青年人為主題、抒寫青年的生活、歌唱青年的特點的演唱形式。三種唱法雖然有不同,但之間也潛在著某種不可消逝的聯系。如發聲方法有相似之處,呼吸運用的共性和聲音走向的共性,但三種唱法的結合不是簡單疊加。一方面,傳統的音樂學院注重美聲和民族唱法的專業培養,給演唱者氣息控制、腔體共鳴、行腔吐字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市場機制的落后使得市場需要與人才培養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文化趨勢引導不同類型的音樂相互借鑒和吸收,在傳統唱法中融入通俗唱法,演唱技巧上可以讓傳統唱法與通俗唱法相互借鑒。如今對于時代感極強的80、90、00后,通俗唱法相對傳統唱法更加容易被接受,通俗唱法歌詞通俗易懂,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能夠充分地表達出歌唱者內心的情感。但筆者認為通俗歌曲節奏的掌握不太容易,有些節奏不是數數拍子就可以,而是要尋找感覺。通俗唱法在感覺上、節奏感上和歌曲表達上需要注入充沛的感情。高師聲樂教學面對的是年輕的群體,他們往往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更樂于接受,可是因為民族歌曲和美聲技巧性比較高,歌曲演唱難度非常大,往往在演唱中不能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而通俗歌曲非常注重情感的表達,在唱法上相對于傳統唱法來說有很大改變,在歌曲演唱上有很好的感染力,使歌曲“以情帶聲”。

參考文獻:

[1]劉繼平.高師聲樂教學活動中融入通俗唱法的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理論,2009(7).

[2]張海亮.高職院校改革背景下通俗唱法公共選修課程體系建構論證[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8).

[3]馮珊珊.以動態的發展眼光來看流行音樂演唱中的唱法[J].音樂教育音樂表演,2007(3).

作者:王娜 單位: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