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離工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09-26 10:20:01

導語:生物分離工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分離工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生物分離工程》是生物工程專業基礎課程。根據課程特點和內容,文章探討了該課程實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從總體目標的設置、教學設計與實施以及德育目標達成度的綜合評價等方面進行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課程思政;《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

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項基本職能,其中為國家培養高級人才是核心職能。高等教育的質量,將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興盛衰亡。在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定有力地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也為當前社會大變革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也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依靠思政課程“單兵作戰”的困境,專業教師只“授業、解惑”而不“傳道”的現象普遍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嚴峻考驗。在此背景下,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課程思政應運而生。作為一項系統工程[1],課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變革、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復雜性本質和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發展的必然[2]。課程思政的實施對落實教書育人的主體責任,確保全程、全員和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實現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充分彰顯了“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全課程育人”的重要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質量[3]。

一、《生物分離工程》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生物分離工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綜合性強,又密切聯系生產實際的專業基礎課,是生物工程專業主要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從“產出”的角度考慮,所有的生物過程都必須經過生物分離才能獲得產品。作為生物反應下游過程的生物分離工程,在整個生物反應工程中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學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對提高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個人品德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生物分離工程是研究生化工業中生物制品分離和純化的工程技術學科,主要介紹發酵液的預處理、溶劑萃取法、雙水相萃取法、反膠束萃取法、凝膠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離子交換法、層析分離法、膜分離法、蒸發、結晶和干燥等單元操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應用。現有的生物分離技術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清潔生產”和“膜分離技術”體現了我國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等。因此,通過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合理設計教學過程,在《生物分離工程》課程中實施思政教育是可行的。

二、《生物分離工程》實施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在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筆者對《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學中如何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專業素養與社會主義價值取向有機結合等問題進行了探索與實踐。1.課程思政總體目標的設置。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思政總體目標設置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運用可以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的題材與內容,進一步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環保意識、人文情懷、工程倫理、工匠精神等,全面提高大學生緣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2.教學設計與實施。根據上述的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思政總體目標,結合課程授課的具體內容,深入挖掘專業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以教材、課件、視頻等為載體,在授課的各章節中構建思政教育主題案例,通過討論式、探究式、研討式等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顯性和隱性的思政教育。部分教學案例如下表所示。3.德育目標達成度的綜合評價。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對課程目標實現的評價中必須包含思政教育達成度評價的內容。在課程考核成績的評定中,應體現德育考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具體評價方法如下:(1)學生平時參加課程學習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的德育效果,如出勤、上課表現、課后主動學習態度等,據此進行評價。(2)課程結束后,安排學生分組研討并撰寫課程學習中的德育體會報告。(3)在期末考試中,結合課程的德育目標,安排一定分值的論述題進行評價。(4)編制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評價。(5)與學工辦、輔導員配合,根據班級、個人的綜合測評進行評價。

三、結語

專業課程教學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授技能之業”、“解知識之惑”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同時更應成為“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道”的主戰場。實踐證明,在《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環保意識、人文情懷、工程倫理、工匠精神等德育元素,可以使學生在獲取生物分離工程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等方面也獲得深刻教育,使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相統一。

參考文獻:

[1]馮斯迪.互聯網環境之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18):142-144.

[2]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3]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10-14.

作者:李海云 李霞 海洪 李培駿 劉紅艷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