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院校優良學風建設論文

時間:2022-11-24 02:51:05

導語:二本院校優良學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本院校優良學風建設論文

一、二本院校學生優良學風創建的內驅因素剖析

內驅因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它規定著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影響學生優良學風形成的內驅因素集中表現在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方法、治學態度和自我約束能力等四大方面。在優良學風創建中,如果這些內驅因素表現良好,學生必然會從內心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1.少數學生目標迷失、缺乏動力。在學習目的方面,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目的并不明確,始終處于“無目標”狀態,對于為什么而學和學什么之類的問題糊里糊涂,甚至個別學生臨近畢業,還不知道自己學的專業將來能干什么,自己畢業后究竟應該從事什么職業。在淮陰工學院部分學生黨員的問卷調查中,認為自己對專業發展不清晰,不知道將來能干什么的占54.94%,缺乏學習動力的占76.92%,存在厭學、為考試而學的有58.42%。還有少數學生在學習上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片面追求“實用”,不愿意打基礎、學理論,想當然認為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感興趣就聽,不感興趣就不聽”,造成課程之間學習失衡。2.少數學生不會學習,成效欠佳。在學習方法方面,部分學生習慣于中小學程式化、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而對大學開放化、自主性的教育模式不太適應,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不強[3],突出表現在:有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一下子“不會學”了,感覺上課相對少了、老師手把手教的少了、作業少了、老師管得也少了,一時不知所措;有的學生理不清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要么重理論輕實踐,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學以致用,要么輕理論重實踐,等到做具體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時搞不清原理、似懂非懂;有的學生處理不好學習和素質拓展之間的關系,偏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而忽視文化課成績,“掛科”現象十分普遍,甚至不能按時畢業。3.少數學生心態浮躁、治學不嚴。在治學態度方面,少數學生對知識缺乏敬仰、渴望和敬畏精神,表現在:一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缺乏系統了解,認識不到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二是上課態度不端正,存在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玩手機、交頭接耳,甚至睡覺等現象;三是不能認真完成作業,作業抄襲、實驗數據造假;三是學習上不能持之以恒,平時不注意積累,到考試前集中突擊,考試后幾乎全部“歸還老師”;四是存在考試作弊現象。4.部分學生貪圖享樂、自控力差。大學生雖然大都已年滿18周年,但心智尚不成熟,加之“90后”大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使得部分學生自立能力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有的學生考上大學后認為“十年寒窗”應該結束了,不必再勤奮,從主觀上放松了下來,學習上用功不足、成績不理想。一些學生抵擋不住網絡虛擬世界、游戲、戀愛和娛樂等誘惑,貪圖享受,甚至發生違法亂紀行為。有的學生面對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如官僚腐敗、投機取巧、追名奪利、不勞而獲、奢靡享樂等不能正確認識,給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對策建議———基于淮陰工學院優良學風建設的實踐與體會

1.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契機,夯實學生的思想基礎。思想是行為的指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對創建優良學風至關重要[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有重要意義。淮陰工學院地處總理故鄉淮安,有著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源。學校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精神緊密結合,明確“用精神辦學、用精神育人”的治校理念,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立為校訓,把“明德尚學、自強不息”確定為學校精神,并長期堅持在學生中開展“學習精神,創建優良學風”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故居、紀念館、童年讀書處等紅色教育基地,聆聽事跡報告會,觀看影片,開展班級、宿舍評比,組織翔宇人才學校、學習社團等一系列教育活動,對端正學生思想態度產生深刻影響,為優良學風創建打下堅實的基礎。2.堅持分層教育理念,提高學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分層教育的理論基礎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布盧姆認為:“只要在提供得當的材料和進行教育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實現規定的學習目標。”[5]分層教育理論的提出,強調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學習和尊重,是采用分年齡、分階段、分主題、按照能力差別有所側重地開展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分層教育很好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則,體現出兩大優勢:一是有利于重點突出,體現教育的側重性;二是有利于逐步推進,體現教育的系統性。大學本科四年,不同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認識水平、價值追求有著鮮明的年級特征,抓住不同年級學生群體的總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創建優良學風教育實踐活動,無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淮陰工學院在創建優良學風中提出實施“揚帆工程”,分年級推進優良學風創建,成效顯著。具體方案是:一年級以目標教育為核心,重點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讓每位學生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二年級以專業教育為核心,著力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和興趣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三年級以技能教育為核心,重點組織學生參與學科技術競賽、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四年級以就業教育為重點,著力幫助大學生分析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實現滿意就業。3.拓寬專業選擇渠道,充分尊重學生選擇專業的權利。專業選擇不僅關系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更是尊重學生學習權利的重要體現。受我國高考招生錄取機制、高校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和職業規劃教育滯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二本院校錄取的學生完全意義上是“自主選擇”專業的人數有限,而出于各種情況“被選擇”到某專業學習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種違背學生發展意愿的專業錄取機制對優良學風建設造成很大影響。高校需要進一步改變辦學理念,拓寬專業選擇渠道,實現學生興趣、能力、專業和職業之間的高度匹配[6]。近年來,淮陰工學院堅持拓寬學生專業選擇渠道。一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在專業建設比較均衡的經濟管理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實施大類招生,大膽實施以“通識課程—大類課程—專業課程”三大模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致力于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高素質人才[7]。二是堅定不移地推進轉專業改革。學校出臺了《淮陰工學院學生轉專業管理實施辦法》,給學生在校期間兩次轉專業的機會,第一次是大一年級學生可以在同批次招生專業范圍內跨學科轉專業,第二次是大二學生可在學院內部轉專業,而且不受計劃數限制。實踐證明,學生一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明顯增強。4.搭建導學交流平臺,讓學生少走“彎路”。大學階段的學習方法與中小學階段的學習方法有顯著差異。中小學教學內容強調基礎性、規范性和統一性,教學方式以灌輸式為主,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基本由老師安排,還有家長監督。而大學教育進行的是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踐性、創造性、開放性和自主性,教師上課具有信息量大、參與性強、靈活多樣等特點。因此,大學生只有完全適應高校的學習環境,才有可能實現大學既定的奮斗目標。高校需要為學生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為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為引導學生學習,淮陰工學院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一是構建全方位導學平臺。聘請學術淵博、德高望重的教師擔任學生專業導師;聘請高年級學習成績優異的學長和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擔任學生的學習導師;聘請杰出校友擔任學生的就業創業導師。二是健全學習交流平臺,定期開展以“身邊榜樣、前行力量”為主題的學習報告會、論壇等活動,分享學習經驗,攜手共同成長。三是倡導建立新型學習社團,充分利用網絡、微博、微信、QQ等載體開展互幫互學活動,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和成長中的困惑。5.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大學文化的本質是求真育人[8]。校園文化具有價值導向、情操陶冶、心理構建、行為約束、集體凝聚和社會輻射等作用,高水平的校園文化既對學風建設具有導向作用,又為學風建設提供載體與保證。一流的校園物質文化是學生開展各項學習活動的保障;規范科學的制度文化是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良好學習秩序的關鍵;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可以影響人、感染人、教育人。淮陰工學院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著力打造現代化、生態化校園,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稱號;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制定大學章程,明晰辦學理念,制定文化建設規劃,凝練大學精神,實施一院一品工程,致力于用先進的文化感染人、教育人;在制度文化層面,貫徹以導為主、以管為輔的管理理念,營造崇尚知識、鼓勵創新、和諧寬松的制度氛圍。同時,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始終緊扣精神,在物質文化建設中,校園樓宇、道路、廣場等命名,以及雕塑、燈箱的設計均體現精神;在精神文化層面,將精神滲透到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感動校園大學生評選、讀書節、英語文化節和恩來班評選等校園精品文化活動中;在制度文化層面,在校訓和辦學理念、辦學定位中強調和體現精神。6.重心下移,發揮二級學院在創建優良學風方面的核心作用。二級學院處在學風建設的最前沿,是推進學風建設的主體力量。改革校院二級管理體制,重心下移,給二級學院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管理權限,有利于提高二級學院發展的能動性,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氛圍。近幾年,淮陰工學院不斷完善學風建設考核激勵機制,將與學風密切相關的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考研率、校級以上比賽獲獎情況、補考率、學生違紀情況、就業率等納入優良學風考核指標體系。每年對二級學院進行一次全方位考核,對成績突出的院系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極大地調動了各院系推進學風建設的積極性。7.堅持協同推進的原則,形成推進學風建設的強大合力。高校優良學風建設是一項涉及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必須跳出一時一地、一部門一單位的局限,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和更長時期上實現全校“一盤棋”的整體謀劃、協同推進、合力育人,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淮陰工學院在學風建設上著眼于頂層設計,堅持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基本原則,明確提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目標和推進舉措,如教務處主要聚焦教風,著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規范教育教學秩序;人事處聚焦人才戰略,著力在培養師資水平、引進“大師”上下工夫;科技處聚焦學術風氣,在提高教師學術水平、端正師生治學態度上做文章;學生處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上;團委則重點通過組織校內外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素質。實踐證明,正是在各職能部門協同作戰的努力下,全校上下形成了推進學風建設的整體合力。

作者:張常新單位:淮陰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