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科學傳播能力與體系建設

時間:2022-10-22 09:48:15

導語:淺論科學傳播能力與體系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論科學傳播能力與體系建設

[摘要]關于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在國家創新發展中處同等重要位置的論斷,從國家創新發展的戰略高度定位科普工作,為新時代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時代科學傳播工作應基于國家創新與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深化全民創新和國家治理的實踐,并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為根本指導,整合多方面力量,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提升科學傳播體系和能力建設,助力實現人民美好生活。

[關鍵詞]科學傳播;治理現代化;科學傳播體系

一、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在國家創新發展中處同等重要位置

回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自產生伊始,“科普”就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始終休戚相關。黨的首任總書記陳獨秀就提出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作為啟蒙運動的兩面旗幟。另一位啟蒙人物嚴復先生,“高舉科學與愛國兩面大旗”,以“開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為己任[1]。這里所謂的“科學”,其重點實為“科普”,將科學和科普視為國家民族救亡圖存、獨立解放的兩大利器。1949年,新中國文化部科學技術普及局即告成立,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科學的普及與提高》一文寫道:“人民的中國正集中大部分的力量來促進生產,我們需要大量的科學技術家,大量的近代熟練工人和大量的有科學知識的農民大眾”,賦予“科普”以新中國建設的重責。之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戰略”“科學發展觀”等,雖然不是直接提及科普,但也包含了科普之于興國的重要性。在2016年召開的“科技三會”上,對我國的科普工作作了更為全面和深刻的闡述,他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較之以往,的這一段話是站在“創新發展”的國家戰略來論述科普工作。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學普及擔負著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構建全民創新發展動力基礎的偉大使命。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并列,表明科學普及之于國家、之于國家創新的這一公共責任在性質上不同于科技創新,但重要性不亞于科技創新。的這一段講話繼往開來,在更為寬廣的全球視野和歷史縱深中,從國家戰略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全民科學素質與科普工作之于國家創新發展的基礎而關鍵的意義,是我們黨對科普事業認識的重要深化、科普理論的重要成果,也構成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一環[2]。

二、新時代科學傳播能力與體系建設的戰略與定位

我國科普活動從1950年開始納入政府體制,鑒于當時公民科學素質普遍落后的情況,“普及科學”成為科普工作的主導性觀念。直到今天,科普工作的中心任務主要還停留在“掃除科學文盲”或“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普及科學”意味著科普活動主要是一個科普機構和人士向科學素質相對較低的人群普及科學的過程。在這一觀念下,科普工作主要呈現為一種科技的教育與學習的過程,體現為一個非課堂內的科學教育過程,而與人們的實際生活、與國家創新缺乏直接且實質的關聯性,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科普轉化為簡單具體的事務性工作,限制了科普工作發揮出更大的功能。貫徹的重要指示,做好新時代科普工作,就是要走出過往相對狹窄具體的認知,從國家全局和發展戰略的高度重新定位科普工作。(一)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高度。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全民科學素質是決定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專門性工作。科普工作充分有效,創新發展動力才能全面持續。站在這一的高度,科普工作并非“副業”,更非“余業”,而是扎扎實實的“主業”。站在這一高度上做好科普工作,就必須把握“三全”:全民創新,科普要以全民為對象;全域,科普是全部領域創新的必備“營養主食”;全時段,科普工作要貫穿創新發展的各階段,持續深入。(二)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在現代民主和科技時代,科學傳播與公共治理密不可分。首先,科學傳播與科技創新一樣,作為社會重要的公共事務是公共治理的領域之一;其次,現代公共決策,以民主為制度架構,以科技為知識基礎,尋求多元和理性的平衡。就此而言,民眾之科學素質直接關乎公共決策和國家治理的品質。在當下,公眾的文化和科學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在科技議題成為民主決策的基礎和重要內容的情況下,要創新科學傳播體制、提高科學傳播的實效,應該走出為科普而科普,應當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指導下,與公共治理過程密切結合。我們主張,要真正提升科學傳播的實效,應當走出“科學傳播”之“公民素質提升”的單一視野,將科學普及工作嵌入到現代公共治理過程中,進一步聚焦到“公共治理”視角上來,將“科學傳播”置放在“公共治理”的過程當中。基于此,提出三點新時代科普工作的基本定位。1.功能定位。科學傳播除有提升公民素質外,與公共治理密不可分,更應該具有服務全民創新和服務公共治理的功能。2.理念定位。應從“科學普及”“公眾理解科學”,進入到“科學傳播”階段[3]。作為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基礎的科普工作,其目的是在夯實公眾科學素質的基礎,關鍵是促進全民主動運用科學態度和方法判斷及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促進各個領域創新工作。就此而言,科學普及并非單純“普及科學”,而應當呈現在創新發展的各個領域,融合進生活、生產與公共決策的具體過程當中。要發揮科普對國家創新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科普工作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更應突破傳統,特別吸收以多元合作、公眾參與、理性溝通、平等信任為現代科學傳播理念和方法。3.內容定位。除一般意義之科學知識和能力外,科學傳播更重要的著力點應是建立健全面向一般公眾的,為現代創新和現代公共治理所必需的科技的制度、設施和素質。

三、構建符合治理現代化要求的科學傳播體系和能力

科普工作的全民性和戰略性使得科學普及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公共事務,是公共治理的重要領域之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新時代創新科學傳播各項工作,應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為根本指導,整合多方面力量,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提升科學傳播體系和能力建設。(一)基本架構:科學傳播的“三駕馬車”。過往的科學傳播或者科普,雖然形式多樣,但猶如獨立的教學過程,與公共治理有關,但保持相對分離狀態。如前所論,科學傳播與現代治理應密切結合,我們就此主張要完備現代社會科學傳播制度體系、提升能力和實效,應建立起常態科學傳播、聯動科學傳播和重大公共事件科學傳播三駕馬車。在科學傳播一般體制的基礎上,再根據各類傳播的內在特點,構建不同的科學傳播的體制、機制和具體方法。1.常態科學傳播。即當下通常專門性的科學傳播活動,其特點是傳播方式常規、傳播目的直接、傳播內容較為系統。我們主張,常態科學傳播除應常規傳播一般科學常識外,還應側重于公共生活和公共治理實踐密切相關者。2.聯動科學傳播。是指科學傳播融入到公共管理具體過程當中,是針對公共治理實踐中的科學爭議問題,借助專業人士、公務人員與社會公眾進行的科學傳播活動。這一模式是應對當前公共管理科技越來越突出的科技面向,通過科學傳播促進公共管理,同時利用公共管理提供的具體個案和途徑,使科學傳播能夠更具問題導向性和微觀精細化。3.重大公共事件科學傳播。風險社會正在形成,在當下,重大風險事件波及面廣,與科技往往密切相關,必須回到民主與科技軌道妥善處理。科學傳播具有無可推卸的治理責任,但重大風險事件具有的突發性、高度爭議性和即時應對性等特點,要求科學傳播要采取特定體制和方式,符合相應的治理要求。(二)基本體制:統分結合。1.變科普“副業”變“主業”。當前多數科普機構主業不在科普,科普僅是副業,要強化科普,必須變“副業”為“主業”,至少是重要主業之一。有兩個途徑:(1)成立黨委領導下的“科普工作委員會”,使科學傳播成為黨委的一項專門性、常規性工作,承擔科普政策制定、執行、監督、評估等職責。(2)利用激勵考核機制提升現有機構科普“主業”意識。我們主張,兩條途徑并行推進。2.形成政府—社會—市場科普的多元結構。政府推進和強化科普專業機構和隊伍建設,同時應繼續完善優惠政策鼓勵公益科普,允許并規范科普產業化和市場化,從而形成專門專業的科普服務供給體系。另外,政府科普、公益科普與市場科普應該有所分工,政府科普提供基礎層面科普服務,公益科普重在補充政府不足,市場科普應定位個性化和高端化科普。3.強化科普力量的體制性整合。對分布廣泛但分散的社會科普力量,我國目前主要借助行政機制加以整合。但是,公益趨向的行政動員機制與這些單位的主業考核評價體制我們建議充分利用現有體制力量,構建三套整合體制,但應有所側重。(1)黨委全局整合。通過“科普工作委員會”,發揮黨委在科學傳播領域“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2)政府政策整合。要在人民政府這一層級,利用行政方式和行政資源,創新整合機制方式,減少行政命令色彩,借助項目制、委托外包、簽約等,整合行政機構、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力量進行科學傳播活動,特別是推動科普機構與行政管理部門在領導干部科普與行政業務領域的結合。(3)科協專業整合。利用科協的組織體系和科協學會的專業權威,調動和整合專業領域的學者專家,建議設立“科學傳播專家委員會”作為常設機構,包括科學專家、傳播專家等,為科學傳播的任務、方式、方法提供咨詢意見。4.增設科學傳播調查與輿情分析機構。這一機構的主要任務:(1)統一開展各個環節的科普調查與評估。建立健全對政府組織、社會、科研院校等科學傳播主體能力評估、科學傳播活動評估、科學傳播機構評估、科學傳播設施評估、科學傳播計劃評估、科學傳播傳媒評估、科學傳播項目評估體系等[4]。(2)跟蹤和整理社會和公共治理過程中科學爭議,特別是涉及公眾的,分析其中的科學問題性質、主要爭議點和公眾狀態。(3)快速地將這些信息傳遞到科協、學會、相關研究機構和人員,以便相關機關和人員即時展開相應科學傳播活動。(三)主要機制:分類設計,突出實效。科學傳播機制的設計應該基于功能相適應原則,重點是應該根據不同的科學傳播的內在特點和運行過程,采取不同的機制。1.常態科學傳播。常態科學傳播應重點圍繞科普可接近性與均衡化,提高每一位民眾對科普工作的有感度。(1)基礎科普納入到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制定基礎科普服務均等化標準,納入中央政府財政范圍;建立健全基礎科普服務中央財政支援和跨省對口支援機制。(2)應制定科普服務的分級標準,完善科普發展規劃,明確科普地方各級財政責任,持續提高財政額度,加強評估監督。(3)推動“互聯網+科學傳播”模式發展,構建科學傳播“傳者—媒介—治理者—公眾”四維互動平臺。利用這一平臺完成諸如傳播內容擇選、各類科學傳播評估以及信息反饋[5]。(4)創新科學傳播的精準化服務模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采集和挖掘公眾的科學傳播需求數據,洞察和感知公眾科學傳播需求。定向、精準地將科學信息資源送達目標人群,推動科學信息在社區、學校、農村等的落地應用,加大對弱勢群體及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科學信息服務定制化推送[6]。2.聯動科學傳播。聯動科學傳播的機制建設的重點是建立科學傳播與公共治理聯動機制。為此,我們提出:(1)根據公共治理的業務領域,分類建立專業權威的科技數據庫,使得公務人員在公務履行中遇到科技爭議,能夠從中迅速地獲得相應科技知識的支援[7]。(2)根據業務領域,為公共治理機構配備“科技顧問”,對無法通過前述科技庫獲得解決的科技爭議,由專家面對公眾進行溝通。3.重大公共事件科學傳播。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科技問題的爭論往往是整個事件的核心。為此,除參考聯動科學傳播的機制外,重大公共事件科學傳播機制重點是:(1)權威專家委員會,作為公共事件處理機構的組成部分。重大公共事件通常涉及多個科技議題和領域,應當組成各方專家的委員會來統一應對。(2)權威信息機制。要由該委員會作為權威的爭議科技問題相關信息的唯一來源,并由治理權威部門進行。(3)制定科普應急預案,主要是即時信息導正和反饋機制,重大公共事件的突發性,必須在專家委員會、公共事件處理機構和社會公眾之間建立即時的信息傳遞、導正和反饋機制。(四)加強科學傳播隊伍建設。1.全面提升科學傳播人員科學素質。推動科學傳播專業學科建設,深入推進科學傳播專門人才培養,加強科學傳播人員繼續教育。2.建立完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傳播的激勵機制。設立國家級科學傳播獎項,獎勵在科學傳播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建立完善科學傳播專業人員的職稱系列,在科技人員職稱評定和晉升、科研成果評價等環節設立科學傳播考核內容。3.實施科學傳播領軍人才計劃。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國家級、省級科學傳播拔尖人才,支持在各自科學傳播領域發揮引領創新發展的作用。加強科學傳播專家團隊建設,開設全國杰出科學傳播人年度獎項。4.加強科學傳播志愿者隊伍建設。建立科學傳播志愿者社團組織,建設科學傳播志愿者網絡服務平臺,加強科學傳播志愿者培訓。建立健全高校科協或學生團體開展科學傳播志愿服務工作的組織機制。5.要適度提高普通公眾的科學傳播能力。科學傳播是一個科學交流的過程,普通公眾也是科學傳播的主體,我們建議科學傳播過程適當注重普通民眾科學傳播的能力,提高傳播效果,避免偽科學的傳播。(五)科學傳播控制1.科學傳播信息監督與導正。新傳媒的特點是多元渠道,甚至成為自媒體,因此,難以控制信息源,錯誤、謠言層出不窮。為此,我國臺灣地區食藥行政主管部門已有“辟謠專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農產品食安服務專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有“每月科學流言榜”新聞等。為此,需要進一步做好:(1)輿情監測,做好未雨綢繆;(2)建立權威專家與權威媒體的互動機制[8]。2.科學傳播的程序意識和規則。特別是公共治理過程中的科學傳播,要從程度和規則上保證傳播和程序的正常有序進行,特別是控制傳播者的“傲慢”“濫權”以及受眾的“無理取鬧”。科學傳播的程序意識和規則的設計遵循:(1)公開原則;(2)表達機會保證;(3)說明理由;(4)及時反饋。3.科學傳播中的商業行為規制。允許、鼓勵科學傳播采取包括科普旅游、科普商業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其范圍應有所限制,對其服務內容、服務價格應該有所規制。

四、新時代科學傳播工作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

黨的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筆者認為,在現代社會,科學以及科學與人文、科學與價值之關系,構成了現代社會全部生活的基本內容,也構成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主體內容。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民的權利,從而構成了政府的責任。新時代的科學傳播工作應當有這樣的責任意識和權利觀念,加快推動科學傳播供給側改革,形成符合治理現代化的科學傳播體系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科學與愛國:嚴復思想新探[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王春法.科技創新思想的科學內涵與時代特征[N].學習時報,2017-01-23.

[3]江曉原.傳統“科普”的困境[C]//第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013.

[4]張志敏.中國大陸科普評估的發端與發展[C]//第七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014.

[5]石炳榮.“互聯網+”時代科普信息化建設的創新與發展[C]//第九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016.

[6]居云峰.關于現代科普的幾個問題[C]//第二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009.

[7]陳吉柱.新時期互聯網條件下開展科普創新工作的思考[C]//第九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016.

[8]石炳榮.新媒體環境下的科普傳播[C]//第七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研討會論文集,2014.

作者:鄒光盛 單位:福建省科協閩臺科技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