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課程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16 09:37:57
導語:設計課程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有獨特的規律和特點,要求教師掌握大量的素材和案例,在教學中較多地進行互動與交流。本文通過分析設計類開放課程在完善教學建設、促進教學方法改革以及輔助課程建設實踐的作用,以實際課程建設實踐讓教和學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從而帶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對國內設計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在線開放課程;設計教學;教學方法
近年來,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縮寫為MOOC,音譯為“慕課”)等新型課程和學習平臺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興起。在線開放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拓寬了教學時空,增強了教學吸引力,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受益面,也促進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山東大學依托本科教學工程全力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引領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使開課數量和質量、教學改革應用等重要指標均名列前茅,同時積極開展校內“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項目建設,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手段,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全校師生。其中,設計類課程已經成為山東大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一大亮點。“設計創意生活”于2015年在智慧樹上線,已經成功運行了四個學期,受益面覆蓋134所高校的32835名學生。“人人愛設計”于2015年11月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以來,廣受學生喜愛,選課總人數達到277918人。該課程還在超星爾雅通識課上線,三個學期共有443所高校的58208名學生選修并通過考核獲得學分。開放課程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與傳統的課程教學相比,其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都有較大的區別。針對在線課程建設難度大、運行繁瑣、推廣難、學生缺乏主動性的特點,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組建跨地域、跨學校的設計類課程教學團隊,形成“眾籌式建設、共享式教學”的新型合作關系,讓每個人可以隨時隨地以任何形式參與教學活動。開放課程中,教師還能夠通過手機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并參與討論,大大拓寬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一、以共享為核心的設計類課程完善開放式教學建設
在線開放課程不同于以往的精品課程和精品共享課,是通過設計專業教學資源的開放性、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讓教和學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從而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在2015年12月的“人人愛設計”課程公告中,曾提出了“分享式學習”的概念:“分享式學習不是簡單地接收知識,它將改變以往的從教到學的簡單給予關系,把學習變成一種集體參與和集體創造。老師和學生,每個人都是一個分享者,平等而開放。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學習體驗分享給所有人。當更多的人走在一起,分享更多獨特的、有趣的、個性的學習,我們才能徹底找回學習的樂趣。”2017年,在“設計史話”慕課的建設和運行過程形成了“共享式教學”的新模式,該課程既是一門面向全社會開放的設計文化普及課,又是對全國近千所高校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專業基礎必修課“工業設計史”的有益補充。課程基于知識共享的思想組建了一支基于互聯網進行遠程合作的新型教學團隊,主講教師分別來自山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助教則是來自十幾個不同高校的專業老師,每個老師都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各種課件、視頻、文檔等備課材料上傳到課程網站上進行分享,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另外,其他高校應用本課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學生的作業和課堂討論又可以上傳回課程網站上,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單純地接受知識,而是變成了新知識的創造者。在很多高校,大部分專業課程都只有一兩名老師任教,不僅缺乏與同行之間的交流,而且在備課過程中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共享式教學”通過互聯網合作讓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和集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備課資源共享。節省了老師的精力,節約了時間;二是優質課件視頻共享。讓一些教學條件欠缺的高校師生有機會接觸到更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提升了整體教學質量;三是教學互動的共享。開放課程通過討論區、QQ群、公告等多種形式與學生展開互動,讓更多老師參與到課程的課堂交流和課后討論;四是教學效果考核的共享。開放課程通過作業和互評、單元測試、在線考試等方式對每個學生給出成績評定,也可用于評定老師成績的依據。
二、以學為中心的開放課程推進教學方法改革
開放課程教學能夠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不同高校的課程資源,打破了現有校園空間的限制。隨著手機APP的廣泛使用,學生用一部手機就可以上課、參與討論并完成作業,并且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打破了時間的限制。因此開放課程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不同的。在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方法上的探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組建學習社群,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開放課程剛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學生反映自己是班里唯一一個學慕課的,感到很孤獨,堅持不下去。針對這個問題,本項目組一方面開展了線下活動和SPOC教學,鼓勵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讓很多現實中的學生在慕課中也做了同學;另一方面開展了更多的線上交流,讓學生之間有充分地互動,并相互激勵。例如,“人人愛設計”的學生建立了高級權限的QQ群,常年有千名以上的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學生還自發開設了“人人愛設計”公眾號,組成編輯部,形成了一種長期的、相對固定的學習社群關系。2.利用多種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以“人人愛設計”為例,2015年至2016年期間第一次開課分成上、下兩期,上期共有4696名學生參與互動,在課程討論區共發帖12691條,其中教師發帖265條;下期共有3796名學生參與互動,在討論區共發帖12633條,其中教師發帖162條。此外,教師還利用課程公告的權限,每周發送郵件提醒學生提交作業和在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3.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人人愛設計”的一期公告中,有教師曾經寫道:如果你只是看視頻學習,你只能學到三分之一的內容;如果你能夠完成作業并參加考試通過考核,可能會學到三分之二;而只有積極參與討論,參加各種活動,你才能掌握課程內容的全部。另外,教師還可以在QQ群和討論區經常組織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人人愛設計”組織了“每周學習之星”的優秀學生推薦活動,“設計史話”組織了“優秀課堂筆記評選活動”等。由于在線課程的學生來自社會和各個高校,學習水平存在差異,學習目的也并不明確。因此,建立“開放式的教學目標”,可以使學生不再以完成課程作業、通過考試作為學習的唯一目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更加多元化的培養方式,并取得多樣化的發展。
三、以開放為主線的新形態教材輔助課程建設實踐
2016年初,“人人愛設計”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第一學期課程結束了,但學習過程并沒有結束,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編寫了一本電子書,名叫“‘人人愛設計’慕課全景書”,從授課內容、學生討論和課外討論等多個方面對慕課的教與學進行全景式記錄,充分反映了學生對課程的理解,體現出開放課程的魅力。圍繞開放課程教學,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形態重點規劃教材《工業設計史》于2017年10月出版,并與配套課程“設計史話”進行了同步推廣。在這本教材中,體現了本項目對于開放式教學的深入思考和理解。首先是在設計史知識開放體系下,對知識點進行碎片化分解,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視頻和教材自主學習。其次是編寫團隊的人員構成也體現出廣泛的開放性,主要以山東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五位有經驗的教師為主,還有一大批有海外留學背景的老師為本書提供素材。最后,通過翻轉課堂,教材的使用范圍得到了更大的拓展。老師和學生利用教材和慕課相互配合,教學形式更具有靈活性。在線課程作為教材的有益補充,也為教材增加了一定的動態性。在課程和教材建設中,采用了一種“眾籌式”的新模式,如新編的《工業設計史》第一次把“中國現代工業設計發展”作為單獨一章,這部分邀請了潛心研究中國當代設計史的華東理工大學沈榆老師執筆,而“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章節則邀請了在英國攻讀史論多年的高茜博士編寫。新形態教材不是一本單純的印刷品,而是變成了一個可以拓展的平臺。“設計史話”課程網站的討論區上專門設立了教材反饋專區,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定期更新課件、資料和學生的作業,全員參與討論。
通過在線課程進行共享式教學,有助于解決我國高校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與學生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的矛盾。通過學習共同體建設,有助于實現“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新要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方位參與開放課程的學習,擺脫以往在線課程“有建設、無運行”和學生“上課會、下課忘”的困局。社會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并不是社會與學校教育的差別,而是由于新一代學習者的成長已經超過了教育的發展速度,傳統教育已經難以適應學習者個性化的自我發展。而在線開放課程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手段,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研究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要求,能夠推動設計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教學的有序發展。
作者:王震亞 滿孝曼 王子健 單位: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上一篇:油田員工安全環保意識研究
- 下一篇:現代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