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法學在法治建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7-19 09:55:39

導語:民族法學在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法學在法治建設的重要性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漫長歷史進程中,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中融合發展,形成了中國豐富的民族文化。為了促進和諧社會與法治社會建設,有必要加強民族法教學研究與實踐應用,培養更多懂得民族法和具有靈活實用技巧的法律人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法治建設工作開展,推動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民族法學對民族地區法治建設及和諧社會構建工作開展有重要意義,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法治精神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民族法教學主要是培養民族法律人才,在少數民族地區普及法律意識,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法治水平。民族法學涉及的范圍較廣,既包括民族區域自治法,也包括民族習慣法與風俗法等。《民族法學理論與熱點問題研究》一書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對民族法治建設工作開展進行了深入探究。該書是一本論文集,匯聚了民族法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論文。全書共論述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少數民族權利保障、民族地區法制實踐與糾紛解決、少數民族法律人才培養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建設工作有較強指導價值。

任何一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一定的習慣法與風俗法,相關觀念也深刻且廣泛滲透到該民族成員行為習慣中。在日常行為約束以及糾紛解決過程中,民族成員更傾向于使用本民族的習慣法與風俗法。為了尊重少數民族文化以及保障少數民族權利,我國基于民族平等原則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確立基本法治精神與原則基礎上,對當地習慣法與風俗法進行修正與改進,剔除不符合現代法治精神的內容,保留與當代法治基本精神并行不悖的內容并予以完善。當今世界,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習慣法是一種現實的做法。但有些陳舊落后的習慣法理念在當地深入人心,想要扭轉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法律工作者作出長期的努力。高校民族法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并懂得現代法治精神,更要了解民族習慣法與風俗法的特點,從而能夠選擇更合理、更實用的方式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普法宣傳、協調糾紛和審判執法等方面的法治建設工作。若對民族法認知不深,在法治實踐工作開展過程中缺乏靈活處理手段,不僅難以達到預期的法治建設工作目標,而且還存在引發群體性沖突的潛在風險,從而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

在中國和諧社會建設大局中,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建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基于少數民族法治特點與現狀制定相關的法律條文并不復雜,然而法律條文最終還是需要人來宣傳與執行,才能夠逐步普及。基于此,高校民族法教學不僅要重視相關理論研究,更重要的是培養具有實踐精神與應用能力的民族法人才。與現代化城市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相比,民族法學人才在具體培養目標上有一些特殊要求,如需要學習和了解該民族的習慣法,甚至還需要學會該民族的語言等。民族法學人才的培養更有針對性,他們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法律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對民族社會結構、民族文化特性等有一定了解,并且愿意在民族地區長期從事法治工作。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民族之間的融合與交流進一步增強,不同民族民眾之間的沖突與糾紛也隨之增多,對民族地區法治建設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民族法教學需要對新出現的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和分析,找出合理的、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糾紛與矛盾的方式,推動民族地區法治建設工作進一步發展與完善。民族法教育活動開展的目的之一是培養民族法律人才,高校要注重從少數民族年輕人群體中選拔、培養法律人才。少數民族年輕人熟悉當地社會,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民眾進行普法與執法工作,有利于推動當地法治社會與和諧社會建設。法治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主要保障,若想提高和完善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建設水平,推動當地和諧社會建設,就必須重視民族法教學,培養大量優秀的民族法人才充實到當地法治建設工作中,拓展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建設新局面,提高當地社會治理水平,為和諧社會建設奠基。

作者:林露峰 楊麗泰 單位: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福建閩江學院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