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概念及理論探討

時間:2022-03-15 04:16:26

導語: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概念及理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概念及理論探討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關乎到人民福祉、國家未來的大計,其系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要求。本文主要介紹了生態文明的概念,并積極探討了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思路,以期為其他城市建設成生態文明城市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城市;城市建設

一、生態文明概念的由來

自有文字記錄以來的歷史來看,中國已經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為期上百萬年的原始文明時期,人類必須依賴部落的集體力量才能生存,生產活動要靠簡單的漁獵采集。鐵器進入人類社會之后,步入了農業文明時期,在我國,農業文明的突出表現就是小農經濟,由于中國農業人口眾多,耕地相對不足形成了具有滿足個人溫飽,在自耕地上輪種套種、精耕細作的典型工作生產模式,生產工具相對簡單,生產技術長期不變,個人需求極易滿足,是這種文明生產方式上的突出特點。英國的工業革命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先后開始從農牧文明向農業文明進化。機器開始大規模的運用于人類社會的普通生活生產過程當中,人們不斷調整和改進生產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帶來了經濟的增長、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等等。早在工業革命高歌猛進,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所向披靡的時候,一些先知先覺的思想家就對人類虐待自然界的行為進行過譴責。從20世紀50、60年代起,全球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狀況日趨嚴重,環境污染,資源緊缺,物種滅絕、生態破壞等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總體環境越來越惡化。2005年3月,聯合國發表的《千年生態環境評估報告》認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人類在最大限度地獲得各種資源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圍猛烈改變了全球的生態環境,一些生態系統所遭受的破壞已經無法逆轉。這種狀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一個對抗過程,這個過程以其至今為止的形式使土地貧瘠,使森林荒蕪,使土壤不能生產其最初的產品,并使氣候惡化。”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問題,理應運用科學技術來解決。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又再次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所謂生態文明,其實它是在對人類經歷的三大文明形式反思基礎上提出來的對人與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一種調整,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今天之后我們不得不在尊重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續發展作為綱領,強調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人與自然環境共處共融的文明形式,人作為群居性的動物,所謂的生態文明,除了要包含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系調整之外,還包含了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其他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二、生態文明下的城市建設

工業革命之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人類居住場所也不斷改變,由傳統的以農業為主的鄉村型社會開始向以工業和服務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城市型社會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口離開鄉村,開始前往城市居住生活,開始了人類社會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當中,自然環境面積進一步被壓縮,農業用地逐漸遠離城市中心。城市成為了人類居住和第二第三產業的工作場所。在我國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的當下,只有堅持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與落實,才能少走彎路,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煙臺高新區成立于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首批中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科技工業園區,是全國第一家中俄高新技術產業化合作示范基地。煙臺高新區行政面積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00人,是煙臺魅力海岸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綠地面積35%以上,年平均氣溫12度,空氣質量常年為國家一級標準,包括了核心發展區、煙臺高新區APEC(萊山)產業園、煙臺高新區福山高新技術產業園、APEC中國煙臺(芝罘)科技工業園、煙臺臥龍經濟園區等“一區四園”,區內及周邊聚集了煙臺大學、山東工商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煙臺校區等8所高等院校,聚集了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中國航天513所、中科院計算所煙臺分所、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科研機構17家。高新區距火車站和港口15公里,距煙臺空港6公里,可直接與全國各大城市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實現航空、海上和陸路通商。煙臺高新區該區區位優勢明顯,智力資源豐富,戰略機遇疊加,是膠東半島實施生態文明戰略的優勢地區。

(一)城市功能區域劃分嚴謹,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

傳統的城市各功能區域的劃分有一定的歷史沿襲,而城市內部的各個區域劃分卻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合理劃分城市內部的功能區域,除了可以更好的方便居民居住,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之外,也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這也是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所以,我們就必須杜絕過去“邊發展,邊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建設方式,結合城市所在地區的現實條件,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根據城市功能區域的劃分,優化產業布局。

(二)調整產業結構,構建以綠色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

十三五規劃指出,我國要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建設和諧宜居城市,這就決定了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產業布局需要結合當地的經濟基礎和優勢條件,因地制宜地調整發展思路,圍繞重點產業和優勢產業,使得當地的產業結構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走一條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相適宜的道路。

(三)加強環境保護,建立人居環境和諧發展體系

生態文明下的測功能是建設應該要使得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互平衡。現代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依賴環內徑的支持,城市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在生態環境的支持之上。從落后的農業國家發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沿襲了傳統工業文明的發展思路。經濟發展速度雖快,但對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只有扭轉過去傳統的居民生活生產方式,才能夠使得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使得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不至于淪為一紙空談。

(四)提高居民素質,改善居民行為素養

生態文明除了強調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之外,還應該注重人民群眾之間的和諧關系,一個真正實現生態文明的城市社會,離不開高素質的居民。在這一點上,應該扎實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營造健康積極的氛圍;第二,在城市的主要功能區域之中,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教育活動,強化居民的文明規范養成,積極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使得整個社會都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第三,就是要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和志愿者的相關功能,這是引導人民群眾提升自身行為素養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社會文明的良好辦法。

作者:張哲 單位:煙臺南山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1]谷樹忠,胡詠君,周洪.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內涵與基本路徑[J].資源生態,2013(01).

[2]彭向剛,向俊杰.中國三種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的反思與超越[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03).

[3]李旭霞.生態文明視角下縣域經濟發展路徑的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01).

[4]郝華勇.生態文明融入城鎮化全過程模式建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