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良性發展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05 04:31:48
導語:綠色經濟良性發展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濰坊市綠色經濟發展存在發展基礎好、循環經濟發展亮點頻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制造業綠色步伐較快等優勢,也存在近海海洋生態惡化、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劣勢。要推動濰坊市綠色經濟良性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重視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將綠色經濟發展與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戰略相融合。
關鍵詞:綠色經濟;循環經濟;鄉村振興
報告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推進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所謂綠色經濟,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兼顧生態、環境和資源等要素,以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經濟新形態。綠色經濟以資源承載力和生態環境容量為基礎,有利于形成資源節約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模式,是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落腳點。
1濰坊市綠色經濟發展的優勢
1.1綠色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基礎。濰坊市綠色經濟發展起步較早,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殊榮。2013年,由國家統計局、北京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等相關單位聯合《2013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個測評城市中,濰坊市位居前十名,綠色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濰坊市重視水系綠化,完成濰河、彌河、虞河等17條河道的生態修復工作,新增水系綠化20多萬畝,建成水系綠色廊道和生態保護體系。濰坊市積極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推進綠色智能公交體系建設,全市新能源公交車和純天然氣公交車累計占車輛總數的76.69%。濰坊市以新舊動能轉換戰略為重要契機,加快發展綠色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生物基新材料等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1.2循環經濟發展亮點頻出。循環經濟是按照資源投入減量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和廢物排放資源化原則,以清潔生產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過程,其目標是以最小的發展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2013年,濰坊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立項創建的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濰坊市印發了《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引導企業對垃圾和下腳料進行深度加工,拉長產業鏈條,減少和轉化污染物排放,打造濰坊發展升級版。昌邑市實現城鄉垃圾全方位、無縫隙、全覆蓋管理,走在全國前列;濱海區探索出了“一水六用、動脈擴張、靜脈串聯、動態循環”的特色循環經濟新模式,被確定為省循環經濟示范區;海化集團被確定為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濰柴動力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發動機再制造試點企業。2018年1月,濰坊市成為全國首個正式通過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驗收的城市。1.3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技術、裝備和服務的產業。濰坊市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較快,主導產品為高效節能電動機、低排放燃氣發動機及再制造柴油機、LED照明產品和污染治理設備等,城鄉生活垃圾生態化利用技術全國領先。濰坊市按照“一主多副”的園區布局,建成濰坊節能環保產業園、諸城節能環保產業基地、高密節能環保產業基地三個園區,依托骨干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集聚區,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濰坊節能環保產業園已形成以國建高創、雷諾特動力、綠特空調等企業為龍頭的節能設備產業,以泰北環保、愛普環保等企業為龍頭的環保設備制造產業,以大洋泊車、銀河泊車等企業為龍頭的智能泊車產業鏈,園區內組建了節能環保產業服務聯盟。諸城節能環保產業基地以開元公司的高效節能電動機和金昊三揚和貝特爾的固液分離污水處理環保裝備以及宏基工貿新型保溫建材為引領,發展節能環保企業39家。高密節能環保產業基地以豪邁科技高效換熱器、恒濤節能環保鍋爐設備和藍天環保污水換熱設備為引領,發展節能環保企業23家。1.4制造業綠色步伐較快。綠色制造,又稱面向環境的制造,是兼顧資源效益和環境影響的現代化制造模式。隨著“互聯網+”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呈現出深度融合趨勢,綠色制造已成為生產方式變革和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濰坊高新區自主創新能力突出,綠色制造優勢明顯,全力打造國際動力城、光電城、健康城和VR科技城,涌現了濰柴集團、歌爾集團、盛瑞傳動等一大批綠色制造領域的骨干龍頭企業群和“隱形冠軍”企業群,為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產城融合的國際化現代新城注入“綠色、智能”的全新動力。2017年8月,工信部公布全國第一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濰柴動力入選全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2018年2月,工信部公布全國第二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濰坊高新區獲批國家級綠色園區。
2濰坊市綠色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近海海洋生態惡化。近些年來,濰坊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經由濰坊入海的彌河、蒲河、圍灘河、濰河等河流入海口水質常年為劣V類,污染嚴重。由于污水管網不完善,沿河的大量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無法達到標準的水質要求。濰坊北部海域每年通過海水養殖、船舶運輸和農業面源污染等行為產生的污染物達10萬多噸,每年接納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等陸源廢水多達2億多噸,海洋環境污染嚴重。在治理污染的過程中,濱海經濟開發區不作為、假作為,2018年耗資4700余萬元使用藥劑治理污染的圍灘河道治污工程,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回頭看”典型案例予以通報。海洋環境污染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和漁業資源,制約了海洋經濟的發展。2.2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農業面源污染是指由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產生的農藥、化肥、畜禽糞便和生活垃圾等,通過地表徑流、土壤滲透、農田排水等方式對水、土壤和大氣造成的污染。濰坊的現代農業和畜牧產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較為突出。一是農業生產活動中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造成土壤板結、土地質量下降,通過雨水和地表徑流滲入地下水和河流,對土壤和水體造成污染;二是多數農村養殖戶養殖設施簡陋,產生的畜禽糞便處理隨意,還有一些養殖戶把養殖場所直接建在河床附近,廢液直接排入溝河,造成水體污染;三是農村缺乏垃圾處理設備和技術,多數農民環保意識較差,隨意傾倒垃圾現象普遍。2.3產業結構對綠色經濟發展造成制約。2017年,濰坊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比為8.4:45.6:46,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基本持平。2018年,青島市的三次產業比重為3.2:40.4:56.4,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因此,就產業結構來看,濰坊市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依然是制造業和重化工業,屬于傳統型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集約化水平較低,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發展方式相對粗放。2.4綠色經濟發展與省內其他地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2018年5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通報了全省17市2016年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結果,該結果由山東省統計局依據《山東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測算標準計算得出。結果顯示,濰坊市2016年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全省第9位,其中資源利用指數第4位,環境治理指數第9位,環境質量指數第12位,生態保護指數第15位,增長質量指數第5位,綠色生活指數第7位。濰坊市的綠色發展水平與煙臺、青島、威海等市相比差距較大,與淄博、濟南、東營、濟寧和泰安相比也存在一定劣勢。
3推動濰坊市綠色經濟良性發展的對策
3.1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習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就濰坊市而言,政府制定政策時,要把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發展之前,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使綠色發展理念和意識深入市民心中,成為公眾的優先選擇和自覺行動;企業在生產活動中要堅持清潔生產、節能環保,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市民在進行生產生活時,要將綠色根治在心中,提升自身的綠色發展意識和生態文明理念。3.2重視治理農業面源污染。要多渠道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要在有效防控病蟲害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有序推廣殺蟲燈、性誘劑、誘蟲板、生物農藥等綠色控害技術;二是實施規范化養殖,加強對畜禽養殖業面源污染的治理,推進技術創新,實行養殖污染物的有效處理和再利用;三是完善健全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管理運行機制,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全覆蓋,解決好資金和垃圾處理兩個關鍵問題。3.3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產業發展布局。要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重要契機,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堅持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五化”協同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全市經濟集約式發展和可持續增長。一是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產業與產業之間、生產與生活之間循環式布局、循環式組合、循環式流通。二是加快發展高效節能產業、先進環保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及節能環保服務業,建設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三是大力開展綠色制造專項行動,實施綠色制造工程,鼓勵企業創新研發綠色制造共性關鍵技術,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增加綠色產品供給,減輕資源環境壓力。3.4綠色經濟與鄉村振興戰略相融合。農業農村改革一直是濰坊最亮麗的名片,“濰坊模式”“壽光模式”“諸城模式”等新經驗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在新形勢下,把綠色經濟的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相融合,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努力打造“濰坊模式”升級版,能夠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濰坊力量。首先,要做大生態農業,實施質量興農戰略,以農業生產環境凈化、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等工作為抓手,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推進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二是要補齊生態短板,建設美麗宜居村莊,主攻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的短板;三是發展生態旅游,推進農業與休閑旅游、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參考文獻
[1]卜華.綠色發展的地方實踐研究——濰坊探索全覆蓋式綠色發展[J].中外企業家,2017(19).
[2]劉曙光.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綠色城市[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6(5).
[3]周慶翔.濰坊市農業面源污染的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5(1).
[4]劉東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N].濰坊日報,2018-01-26.
作者:賈亞麗 單位:濰坊職業學院科技處
- 上一篇:證券投資方式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 下一篇:評職稱要求及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