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的風險及防控思索

時間:2022-09-07 10:56:00

導語:地方融資的風險及防控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融資的風險及防控思索

2008年底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了4萬億元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受政策推動,各級地方政府扎堆上馬基礎設施項目,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大量涌現,債務規模飆升。雖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不管從微觀風險管理角度,還是從宏觀經濟運行角度,它隱含的潛在風險正逐漸顯現,2009年底迪拜危機的爆發對我國地方政府過度依靠融資平臺大舉借債敲響了警鐘。因此,如何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行,實現健康運行與風險防范有機結合已經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產生背景

所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指由地方政府組建的不同類型公司,主要包括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在各地的具體名稱不同)等。主要運作流程: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撥款、土地劃撥、股權投資等方式出資,組建一個資產和現金流大致可以達到融資標準的公司,必要時輔之以財政補貼、“信用安慰函”等手段作為還款保證,主要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重點投向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等項目。

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突破資金瓶頸和法律障礙,開始建立了一系列的專業投融資公司,適度承接信貸資金或信托資金,進行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毫無疑問,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對于推動地區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這一時期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展規模并不大。

進入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并引發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宏觀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為防止經濟出現大幅下滑,中央及時而果斷地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2009年3月。人民銀行與銀監會聯合《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合規的融資平臺,吸引和激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央投資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拓寬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融資渠道。各級地方政府緊緊抓住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機遇,加快融資步伐,組建的融資平臺如雨后春筍。據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數據,全國有3800多家地方融資機構,管理總資產8萬億元,地方政府的負債已達5萬億元,負債規模急劇擴大,地方融資平臺的數量和融資規模在過去1年中暴漲。由于融資途徑主要靠銀行貸款,在2009年全國9.59萬億元的新增貸款中,投向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占比高達40%。總量近3.8萬億元。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積極作用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通過大規模融資,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建設,促進了當地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發展,并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擴內需、保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化進程。在現行財政分稅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權和財權分配出現了事實上的事權重心下移而財權重心上移,導致地方政府事權、財權不對等。在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大,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資金需求,尋求外部融資成為必然,地方政府通過設立大量融資平臺進行融資,加快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進了城市化進程。

2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外需求銳減,國內一些出口加工企業出口訂單減少,面臨減產、停產的局面,地方政府利用融資平臺迅速啟動了內需,形成了新的國內有效需求,使企業的生產能力能夠正常發揮,使國內就業少受或不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商業銀行也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全社會樹立了信心,保持了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據銀監局相關數據表明,2009年全國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中有近40%投向了各級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公司。還有相當數量的生產流通企業因政府融資平臺的投資需求擴大而增加了新的銀行貸款。

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行的潛在風險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促進地方城市化建設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其迅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巨大的融資規模,蘊藏的潛在財政風險、金融風險也正逐漸顯現。具體表現為:

1融資責任主體模糊,缺乏風險控制機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基本上屬于國有獨資公司,無論是人事管理還是具體業務都受到地方政府實際控制。資產管理在國資委,人事任免在地方政府黨委,項目選擇在發改委,資金管理在財政,融資平臺話語權較弱,責任主體模糊,在實際融資過程中,協調成本高,且存在較大的政策風險,不同融資平臺獲取的銀行貸款難以匯總統計,對財政負債能力構成威脅。

多數融資平臺沒有建立和執行嚴格的風險管理控制制度,不按貸款用途使用貸款或隨意改變貸款投向、以其他項目貸款作為建設項目的資本金、因為項目規劃不當造成信貸資金閑置等損失浪費和違反建設項目管理規定等問題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