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人銀行資產管理業務調查分析
時間:2022-09-04 02:42:17
導語:地方法人銀行資產管理業務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為規范金融機構資管業務,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一行兩會一局”于2018年4月27日聯合《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提出了資管業務后續發展的總體框架和基本原則。其主要內容包括統一產品分類、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限制非標投資、禁止資金池、打破剛兌、實行產品凈值化管理、統一杠桿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積極穩妥審慎安排過渡期、創新監管理念、加強監管協調等多個方面。資管新規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及市場從業人員對資管業務的自身發展以及資管新規的解讀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充分的研究成果,但是最新的監管政策對地方法人機構、金融機構及資管市場的跟蹤存在一定的滯后,并且大多數是定性分析居多,定量分析尚不多見。本文以湖南省地方法人銀行為例,研究其資管業務發展現狀及特點,并對如何落實好資管新規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二、地方法人銀行資管業務發展變化情況
截至2019年4月末,湖南省地方法人銀行共有167家。其中:城商行2家、農商行102家、農信社2家、村鎮銀行60家、民營銀行1家。但有資格且已開展資管業務的僅有長沙銀行和華融湘江銀行兩家城商行,長沙農商行、瀏陽農商行等極少部分農商行處于開辦資管業務的籌備階段,而其余地方法人銀行則因受限于監管評級而只是以投資者身份購買了資管產品。因此,本文以長沙銀行和華融湘江銀行為重點調查對象,考察資管新規下地方法人銀行資管業務的發展變化情況與特點。(一)理財產品規模逐步下降。為打破剛兌、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強化產品久期管理等新規要求,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在全面停發90天以內的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同時,制定了針對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專項壓縮退出計劃表,以確保在過渡期內完成整改。目前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和存續規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至2019年4月末,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和余額分別為302.06和902.1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38%和9.16%。(二)理財產品結構有所調整優化。《意見》出臺后,湖南地方法人銀行根據監管要求,著力調整理財產品結構,積極推進理財業務合規穩健發展。從保本型產品來看,保本型理財產品明顯下降,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在保證產品流動性的基礎上,制定了保本型理財產品壓降方案和監控臺賬,逐步壓縮保本型理財產品的發行支數和發行規模,以確保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不超過《意見》出臺前的存續余額。至2019年4月末,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為209.8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4.64億元;保本型理財產品存續為156支,較去年同期減少29支;保本型理財產品占全省地方法人銀行發行理財產品余額的22.33%,較去年同期下降1.55個百分點。從產品凈值化情況來看,產品凈值化轉型趨勢初顯。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對自身理財產品體系進行了整體規劃,并從市場研究、客群分析、系統建設、制度建設、信息披露、投資者教育等方面著手,系統化的推進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改造,以適應凈值化轉型發展的需要,逐步提升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至2019年4月末,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凈值化理財產品余額33.37億元,較去年期增長了61.21%。非凈值型理財產品余額877.2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78%。從產品期限看,無固定期限和一年以上期限的產品增長明顯。受資管新規要求加強久期管理等因素影響,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在停發90天以內封閉式理財產品和壓降6個月以內理財產品規模的同時,逐步將封閉式產品轉型為固定期限開放式理財產品,并提高一年以上期限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至2019年4月末,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和一年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余額分別為125.47和24.57億元,分別增長了7.36%和3.45%。而1~3個月(含)期限的理財產品余額則被壓縮至58.2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2.71%。(三)理財產品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規出臺后,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的理財產品投資受理財產品規模下降的影響也有所下降,但投資結構有所優化。從投資資產種類看,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在不新增非標債券類資產的同時,將投資運作向短期化、高流動性資產傾斜,并適當提高債券等標準化資產的份額。至2019年4月末,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總規模940.6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75%。其中投資非標資產156.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5.13億元,占全部投資資產總額的16.63%,較去年同期下降3.35個百分點。從清理多層嵌套情況來看,湖南地方法人銀行主要是通過底層資產處置、自然到期、加快交易所開戶的進程來減少嵌套投資交易所債券金額等措施來逐步清理、整改多層嵌套的資管計劃。4月末,湖南地方法人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資產無嵌套的資產余額214.6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69億元,占全部投資資產總額的22.81%,較去年同期上升5.07個百分點。兩層嵌套的資產余額18726億元,占全部投資資產總額的19.91%,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三、新規背景下地方法人銀行資管業務規范中存在的問題
資管新規的出臺,給地方法人銀行帶來了許多機遇,如打破剛兌有利于風險管控、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認準行業發展的正確方向,促進資管業務更加規范化發展。但從短期來看,湖南地方法人銀行因期限錯配較為嚴重、非標債權資產存量較多、凈值型產品研發能力不足、投資者觀念轉變難、風控手段較為薄弱等多方因素的制約,資管業務規范轉型中仍面臨較多問題。(一)存量非標資產投資與理財資金間期限錯配較為嚴重,過渡期內非標資產處置難度較大近年來,湖南省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發展迅速,各級政府資金需求較大,政府投資項目資金需求量大、低風險性的特征,正好契合了地方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需要。以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資產管理計劃、信托收益權等非標資產的投資也就成為其重要的資產配置方向。經調查,湖南省地方法人銀行的存量理財產品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含)以內,而募集的理財產品資金主要流向企業債券、金融債券、資管計劃、非標資產等中長期投資領域,理財資金來源與運用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期限錯配。從湖南省2家城商行來看,截至2019年4月末,其存續的理財產品中期限為1年(含)以內的占比高達95.14%。投資端則有92.31%的資金投資于債券、委外純債資管計劃、非標資產等中長期資產,尤其是所投資的非標資產因不具有流動性,且規模較大、平均投資期限達3.58年,與短期化的理財產品資金來源構成了期限錯配,隱藏著較大的流動性風險。為加強對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資管新規強化了久期管理,資管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非標資產的,非標資產終止日不得晚于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且還需滿足限額管理等監管標準。據此要求,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資產將無法進行期限錯配,非標資產投資將受到嚴格約束,且需在過渡期內處置絕大部分存量非標資產。然而,筆者從調研中發現,非標處置難度大是當前地方法人銀行資管業務規范轉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截至2019年4月末,湖南省地方法人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的非標資產中,有近70%的資產到期日晚于2020年底。這些非標資產大多需通過“非標轉標”的方式予以處置。但從轄內地方法人銀行“非標轉標”的方式來看,由于大部分過渡期后才到期的資產融資方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占過渡期后到期非標資產的比重達61.72%),因此大部分非標資產難以在過渡期內順利實現轉標。具體表現為:一是“非標轉標”難度較大。由于大多數平臺公司現金流狀況不佳,難以滿足資產證券化對底層資產質量的要求,因而難以轉化為資產證券化等標準化產品;二是非標資產提前結清存在較大困難。大多投資于有政府背景的基礎設施項目中,建設周期長,同時大量項目為公用項目沒有收益來源,且地方政府公共預算償債比例不得超過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故通過非標資產進行融資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提前歸還債務難度較大;三是通過信貸資金承接回表難度大。由于大部分非標資產對應項目融資利率較當前時點低,客戶配合意愿不強,以及目前對平臺公司貸款只能通過棚改或易地扶貧搬遷來投放等原因,非標資產回表難度大。(二)凈值化理財產品發行難度較大為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資管新規以及之后下發的相關實施細則均明確提出資管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主要對信息披露和估值計算兩個板塊進行了嚴格規定。但從當前湖南省2家城商行理財產品的發行現狀來看,產品凈值化趨勢尚不明顯,凈值化理財產品發行難度較大。截至2019年4月末,其存續的357支理財產品中,僅有2支凈值化產品。筆者在調研中了解到,這主要是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銀行現有的估值體系尚不完善。轄內地方法人銀行一直以來都是以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產品為主,且均為手工估值,估值經驗與估值手段較為欠缺,當前正處于估值系統建設和資管系統改造的過程當中,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基礎條件尚不成熟;二是銀行產品市場化投資能力較為欠缺。理財產品的凈值化管理,對銀行理財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銀行需要進一步提升資產收益率和資產市值的穩定性,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由于投資者觀念轉變難、市場接受度不高,銀行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積極性較弱。大多數投資者對銀行理財保本保收益的固化認識在短期內難以轉變,對凈值型產品“盈負自擔”的模式認可度不高。凈值型理財產品一旦推廣,重視投資收益穩健性的投資者極有可能減少甚至放棄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購買,這會嚴重制約銀行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積極性。一城商行反映,由于投資者已經適應了預期收益型產品,加之理財客群中老年客戶占比較高,導致投資者當前對凈值型產品的認可度不高,理財產品的銷售壓力明顯加大,未來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發行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三)“負面清單”類業務正逐步壓縮,但壓降進程將有所放緩根據資管新規,保本理財和90天以內的封閉式理財產品均被明確列入“負面清單”,湖南省地方法人銀行也已按要求制定出保本理財產品壓降計劃表,并且已停止發行90天以內的封閉式理財產品。該兩類“負面清單”業務規模被不斷壓縮,但在當前結構性存款被停、新產品發行難度較大等因素的影響下,為避免客戶群大量集中流失,相關產品規模有所回升,其壓降進程將有所放緩。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受此影響,自2018年9月份開始,轄內地方法人銀行因缺乏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結構性存款全部停發,之前依靠結構性存款承接保本理財的計劃被動中止,導致銀行保本理財壓降計劃被動延緩;另一方面,為彌補短期產品的缺失,轄內地方法人銀行通過發行新產品(如2~3個月的開放式產品)來維持客戶的產品選擇面,穩定客戶數量。但按照資管新規規定,過渡期內發行新產品需嚴格遵照凈值型管理要求,這對于仍處于系統建設階段的地方法人銀行來說,短期內通過發行新的短期凈值型開放式產品來匹配原有客戶需求具有較大的難度,從而影響了整體壓降進程。(四)理財業務風險控制能力面臨較大挑戰資管新規下,銀行為契合凈值型理財產品管理、操作風險計提、流動性風險管理等新型管理需求,除了必要的系統支撐外,還需要具備較高理財產品風險防控能力的風險控制人員。但從調研的情況來看,當前人才和系統均成為制約地方法人銀行理財業務風險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地方法人銀行與專業性投資機構或是大型銀行相比這方面的人才儲備較為薄弱,且吸引相關人才的條件不夠充分,導致當前地方法人銀行人才缺口較大,難以滿足理財產品風險管理需求。如轄內大部分地方法人銀行反映,因缺乏相應的人才與操作經驗,其對于資管新規中“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應當按照相關規定計提操作風險資本”的規定不知應如何操作。因流動性管理相對滯后,部分流動性監測指標波動較大,有的甚至低于監管建議要求,后期流動性風險管理存較大壓力。另一方面,當前轄內地方法人銀行的系統建設相對滯后,包含集中度管理、穿透計算、杠桿、流動性風險管理、偏離度指標管理等在內的理財業務風險管理系統仍需不斷完善,且任重道遠。
四、結論與建議
資管新規是推動我國金融行業轉型發展,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的頂層設計。湖南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資管業務逐步規范發展中,但因其資金實力、系統建設、投研能力、客戶培育、業務經驗等方面不足的原因而面臨嚴峻的挑戰。資管新規的成功實施,需要監管部門協調配合,同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積極轉型,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在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過程中實現自身的穩健發展。(一)加強風險監測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科學有效處置非標資產。一方面,加強對非標資產處置的持續監測,謹防處置風險。建議監管部門引入先進技術手段,對非標資產對應的底層資產實行層層穿透,監督發行人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并交叉驗證其準確性,幫助監管部門及投資人識別非標資產的潛在風險。金融機構比照表內業務對非標資產進行風險管控,定期跟蹤發行人的各類潛在風險。建立非標資產違約的應急預案管理機制,確保風險發生時能及時采取有效的風險處置措施。把握好非標資產處置節奏,防止因非標資產集中處置導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出現大規模的資金斷裂風險以及項目停工風險,確保社會經濟的平穩運行。另一方面,對于確實在操作層面很難處置的非標資產,需多方協調施策。金融監管部門需區別對待,考慮到省內償債負擔沉重的現狀,有針對性地采取“一行一策”“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等原則予以適當地處理。地方政府也需酌情考慮,適時通過債券置換、成立平滑基金等方式緩解金融機構非標資產處置壓力。(二)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和設施,營造資管業務規范發展的監管環境。一是完善穿透式監管的信息披露機制。加快建立資管業務信息披露指引,對資管產品和從事資管業務的金融機構的披露內容進行明確規定,加強不同市場主體資管業務開辦的合規性和競爭公平性監督,推動并形成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統一要求下良好有序的公平競爭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資管業務統計分析制度。利用現有的資產管理產品統計模板,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統計分析,密切關注資產管理轉型規范過程中對資本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從風險計量方面做好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通過多維度監測分析,做大做強資管業務,讓其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金融機構的經營發展。(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風險控制能力,確保資管業務順利轉型過渡。引導金融機構理解資管新規的本質要求,督促地方法人銀行嚴格按照要求控制好調整節奏,循序漸進,防止出現業務規模的斷崖式下跌并引發相關風險。將風險管理理念貫穿于整個理財產品的生命周期,打造覆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各類風險的識別和分析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不斷提高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水平,確保資管業務順利安全轉型過渡。盡快推進資管系統、估值體系、投研團隊、營銷團隊等系統和人員的建設,為資管業務順利轉型提供基礎支撐。引導金融機構加快凈值型產品開發,建立健全理財產品體系,在滿足客戶高流動性、低風險要求,確保理財規模平穩過渡的同時,按投資范圍、投資風險、開放周期等因素進行多種組合,滿足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需求。對于規模較小的農商行、信用社等地方法人銀行,由于不具備對復雜資管業務的管理和運營能力,應該著眼本地區農村金融的廣大市場,嚴控資管業務規模并從資管業務中逐步退出,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支持本地中小企業發展。
作者:李彩虹
- 上一篇:如何避免投到假期刊
- 下一篇:汽車4S店在資金管理的問題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