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6-07 10:27:14
導語: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理論教學與信息化實踐教學的融合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民辦高校中《“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實際開展狀況,分析其存有的弊端,并結合新常態下的會計人才需求,指出相應的改進辦法。
關鍵詞:金融企業會計;教學
一、金融企業會計的課程地位及特點
金融企業會計是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針對金融企業相關業務工作特點而制定的一種特殊行為的專門會計,適用于銀行系統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會計核算和經營管理,是金融會計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將會計理論和金融企業等相關知識進行有機融合,是一門比較有行業特色的專業會計。鑒于其學科的冗雜性,該課程應在學習金融基礎知識及會計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針對大三學生開設。其與其他行業企業會計不同之處,關鍵體現在核算的會計主體定位于金融企業,即站在金融企業的角度對其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反映。金融企業會計課程具有很強的業務性和實務性,在會計學專業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下,對學生的培養應滿足如下要求:掌握銀行業及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會計業務的專業知識,具備實際操作的基礎能力,能夠適應金融企業工作崗位的需要,能用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嚴格要求自己,思維富有開拓性。
二、目前教學現狀
(一)課程定位模糊,課程設置脫離受眾接受能力。在設置課程時,部分民辦高校將金融企業會計課程作為會計學專業的專業限選課,但實際操作時一方面將其作為必修課進行開設,一方面在學時及學分安排上又完全按照選修課的標準設置,造成矛盾體的存在;不僅如此,部分民辦高校的上課專業不僅包括會計學本科學生,還包括會計專科學生,而事實上,專科學生并未接觸過金融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學科基礎知識缺乏。 (二)教學目標定位不清,軟硬件設施不到位。金融企業會計課程的的特點在于高校不僅應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實現當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金融會計課程在仿真經營環境下,可以讓學生實際體驗并加深理解,工作后才能更好地適應金融企業的要求。但當前大多高校往往僅僅開設理論課程,不曾涉及實踐課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校重視度不夠,實驗室建設不到位,即使有些高校建立有實驗室,雖然開展了實訓課的教學,會計實訓教學中模擬環境不規范,缺乏仿真性,主要是學校會計模擬室的設施和條件與企業單位相差甚遠。另一方面其師資隊伍偏年輕化,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一些青年教師都是“學校輸送”,直接從學生到教師,僅僅作了身份轉換,自身的知識尚未成體系,卻要教授學生。這些狀況與高校的經費緊張及管理機制均存在必然聯系,一系列的原因都導致金融企業會計的實踐教學環節空缺。學生缺乏實踐操作技能和經驗,這與會計學專業對于人才培養“應用型”方面的要求,并不相符。(三)教材選擇不當,與課時設置不匹配。教材的選用一般趨向于穩定性,未能迅速與課程的發展趨勢相匹配,金融企業會計教材在此方面表現尤為突出,這與金融業自身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但為了所謂的“方便”教學,教材選用滯后現象較突出,不僅如此,甚至存在本專科通用一本教材的現象,造成后續教學不便,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課時數目與教材內容不匹配。教材內容不僅包含銀行會計,而且包含非銀行業務核算,但課時較少,直接導致只能學習商業銀行的業務核算,被迫放棄非銀行業務核算。所以,名為金融企業會計,實為商業銀行會計。(四)教學方式單一化。金融企業會計課程的授課方式略顯單一,教學內容單純依靠教材,即使采用多媒體教學,也只是對教材的簡單復制粘貼。但是金融企業會計與學生之前學習的工業企業會計相比,核算主體不同,賬務處理思路完全相反,學生本身在學習過程中就極易造成混淆,再加上不同院校學生自身知識儲備和學習主動性有差異,單純多媒體式理論教學,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金融企業會計教學的改革建議
(一)結合受眾能力,明確課程定位。獨立院校可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分班級、專業、學院將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性質定位為專業必選課、專業限選課或專業任選課。例如,對于金融學專業學生,鑒于其會計基礎理論知識較缺乏,因此可將其設置為專業任選課;對于某些高校會計學專業,可能按照行業特色設置有金融企業會計方向,則可將其作為專業必修課;而對于專科學生,可根據招收的學生層次,將其定為專業限選課,甚至不設置該課程。(二)硬件教學及軟件教學齊頭并進。金融企業會計的高實踐性決定了課程設置時,應至少實踐和理論教學參半,可以本學期全部理論教學,下學期實踐教學;但最好是一學期的課時中,部分為實踐教學,部分為理論教學,這樣效果將會更佳。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可以引進實訓設備和軟件,建立教學實踐實驗室,加強實踐教學;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學校和銀行合作的模式,達到學有所練。但在實際操作上, 前者的實施將更加容易實現。因而實際引進時應注意采用軟件的適用性問題,盡量選用與目前金融企業會計業務核算相匹配,但又方便達到教學目的的軟件。在師資隊伍上,應加強金融企業會計師資隊伍建設。在互聯網+時代下民辦高校如何加強金融企業會計教師的素質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在金融企業會計教師中普及大數據思維(思想),定期進行信息化培訓、進修、繼續教育、網絡技術培訓,舉辦計算機軟硬件學習活動,學習主流的金融企業會計軟件操作系統,提升教師專業教學水平及知識的及時更新;第二,引進金融企業會計專業方面的尖端人才,對在職的金融企業會計教師實行多種激勵制度,激發其積極性;第三,民辦高校可以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學習平臺,提高民辦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第四,派遣金融企業會計老師去企業(公司)頂崗實習,積累實踐經驗,從而豐富教學內容。第五,在互聯網和企業多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也開始仿效西方,組建金融企業會計師的專業組織,設立有關金融企業會計師的資質性考試(例如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高職會計老師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理想加入這樣專業金融企業會計師組織,滿足大大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需要。(三)結合課程設置,選擇適用教材。從課程定性出發,課程設置時如若定性為專業必修課,應加大課時量,將學分設置為3學分,或者4學分;當實踐和理論教學并存時,可采用“3+2”模式,即3個課時的理論,2個課時的實踐,則可選用金融企業會計教材;若定性為選修課,則建議將課時定為2學分,或者3學分,則可選用銀行會計學教材。從教材內容出發,目前大多教材中前兩章雖名為金融企業會計基本理論,但實質上所涉及內容與工業企業財務會計并無差別,造成內容重疊,浪費學時,因而需要教材選用時慎之又慎。(四)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避免多媒體成為教材的“高仿版本”。并且應積極實現網絡資源在課堂上的共享,將課堂教學資料傳到網上,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采用案例導入式學習法,教師提前備好教學內容相關案例,課堂中以解決案例中的疑難為目的,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可以采用課堂討論法,也可以讓學生成為“老師”。比如針對個人定期儲蓄存款中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四種存款方式,相關性內容較多,且知識重復度較高,則教師可僅僅講授“整存整取”,其余三種由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課堂多媒體式講授。
參考文獻
[1]盧呈.獨立學院的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253-255.
[2]畢金玲.對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4月.
作者:李銳云 單位:鄭州工商學院
- 上一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研究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