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產業與就業構造關系

時間:2022-02-01 03:06:00

導語:江蘇產業與就業構造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江蘇產業與就業構造關系

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系協調與否是衡量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標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帶動就業結構積極變化,就業結構調整對產業結構產生一定促進作用。江蘇“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建立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的良性互動機制”。江蘇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系分析結果顯示:全省第一產業的從業人數超出產業發展所能容納的數量,第二產業仍存在擴大就業的空間,第三產業結構關系較為均衡。

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變動情況

(一)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均呈現出第一產業比重持續降低、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升的變化趨勢

2000年以來,江蘇經濟社會邁入了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市場化互動并進的新階段,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產業結構趨向優化。全省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8553.7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1425.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12.2:51.9:35.9調整為6.1:52.5:41.4,第一產業下降6.1個百分點,第二和第三產業分別提高0.6和5.5個百分點。產業結構依然是“二、三、一”結構,第二產業居于主導地位,第三產業比重提升較快。

在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帶動下,就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全省從業人數由2000年的4418.1萬人增加到2010年4754.7萬人,就業結構由42.8:30.2:27調整為22.3:42:35.7,第一產業下降2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提高1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8.7個百分點。就業結構由“一、二、三”轉變為“二、三、一”,農業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速度明顯加快。

(二)第一產業效率不高

2000年,占全省從業人口42.8%的第一產業只創造了全省生產總值的12.2%;2010年,22.3%的從業人口只創造了全省生產總值的6.1%。

(三)第二產業對經濟和就業增長的拉動雙雙高于第三產業

三次產業對全省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第一產業由2000年的4.3%下降為2010年的2.1%,第二產業由64.3%下降為59.3%,第三產業則由31.4%上升為38.6%,第二產業仍比第三產業高20.7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吸納就業的貢獻率,第一產業一直是負值,第二產業由2000年的17.4%上升為2010年的193.2%,而第三產業則由147.1%下降為119.7%,第二產業是吸納勞動力的第一大產業。

二、比較勞動生產率分析

(一)比較勞動生產率

比較勞動生產率是反映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效益的量化測度指標,本文用某一產業的增加值比重與就業比重之比值來計算分析。比較勞動生產率分析客觀地反映某一產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的高低,以及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一般來說,三次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的差別及由此導致的收入差異,會促使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向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較高的部門轉移。

(二)實證分析

全省三次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分析顯示:

1、2010年,全省三次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分別為0.27、1.25、1.16,第一產業與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差距較大,經濟的二元性特征較為明顯。

2、第一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在0.25至0.29之間波動,富余勞動力轉移尚待進一步加大力度。

3、第二產業對勞動力和資本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比較勞動生產率各年均高于第三產業,并呈現出工業化后期所具有的穩步下降態勢。

4、第三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趨于接近第二產業。

三、產業結構對就業結構的彈性分析

通過產業結構對就業結構彈性分析,說明三次產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帶動多少新增勞動力。

(一)模型建立

對2000年以來全省三次產業的從業人數、增加值分別計算自然對數值后,作為因變量和自變量,采用線性回歸的方法,建立彈性函數:

LnRi=Ai+BiLnGi

其中,Ri是第i產業的從業人數,Gi是第i產業的增加值,Bi表示第i產業的從業人數對該產業結構變動的彈性系數。

(二)實證分析

模型檢驗,全省三次產業的從業人數對經濟增長的彈性是顯著的(均小于0.05)。全省第一產業的從業人數對該產業的彈性系數為負值,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對該產業的彈性系數最大約為0.25,即該產業產出增長1個單位值能帶動該產業就業增長0.25個單位值,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對該產業的彈性系數為0.21,帶動就業增長略低于第二產業。

彈性分析說明我省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第一產業有大量的富余勞動力流出并向其他產業轉移,第二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拉動就業增長的空間和能力正在有效釋放,第三產業對就業的帶動作用正趕上第二產業。

四、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偏離分析

(一)結構偏離系數

結構偏離系數是反映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效益的量化指標。就業結構的變化相對于產業結構的變化通常存在一定滯后性,結構偏離分析可以發現結構不合理的一些問題,從而提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方案,以促進充分就業的實現。結構偏離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E=Gi/Ri–1

其中:Gi表示第i產業的增加值比重,Ri表示第i產業的從業人數比重。結構偏離系數為正值時,增加值比重高于從業人數比重,說明該產業勞動生產率較高,存在擴大就業空間,而偏離系數越大,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的適應性越差,效益越低;為負值時,從業人數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說明該產業富余勞動力亟待轉移;為“0”時,表明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處于完全均衡狀態,效益良好。

(二)實證分析

結構偏離分析發現:

1、就業結構的變動滯后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第一產業結構偏離系數均為負值,且波幅較小,勞動力轉移須加大力度;

3、第二產業偏離系數均為正值,且數值較大,該產業正通過吸納更多的勞動力,使就業結構趨于合理化,偏離系數正逐年下降;

4、第三產業的偏離系數一直處于正值,在2007至2008年期間較為接近0.1,說明該期間吸納了大量從其他產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其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在向均衡狀態接近,在吸納勞動力方面,期待其發揮更大的促進作用。

五、促進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良性互動的建議

(一)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永久轉移

一是深入發展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根據全省地少人多的實際,應盡快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勵土地向適度規模集中,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促進龍頭企業發展,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積極有效地釋放富余勞動力。二是適應富余勞動力永久流動和長期轉移的需求。從制度設計上消除一系列阻礙因素,加快城市經濟和公共設施建設,擴大城市容量,創造適宜的就業崗位和生活空間。三是實現“農村非農化轉移”,對富余勞動力轉移進行有效扶持。通過發展非農產業吸納富余勞動力,引導已具備了現代意義上的城市功能和城市特征的蘇南鄉村地區率先突破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羈絆。

(二)拓展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人力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要將新型工業化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一方面,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和高端裝備制造、光電、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盡快在高附加值、高加工度、低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鞏固和做強優勢支柱產業,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業界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知名品牌,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另一方面,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深入實施傳統產業升級計劃,進一步落實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改造提升紡織、冶金、輕工、建材等傳統產業,鼓勵企業更多地吸納就業人員,形成經濟發展和就業擴大的良性互動。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協調發展的戰略重點

一是鼓勵民間資本進行企業并購和投資創業企業等股權投資活動,細化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具體措施;二是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加大對現代服務業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加快發展與經濟大省相適應的生產服務業,以生產服務業推動制造業升級;三是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中就業容量大的物流、社區服務、信息中介等服務業,通過全面提高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來擴大服務業對就業的帶動作用。

(四)建立適合產業結構優化的人力資源配置體系,提高各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

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對新一代從業人員提出更高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要求。進一步明確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健全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教育投入,調整教育結構和專業結構,加快培養新興產業、支柱產業所需的有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力,力求使專業結構、人才規模、人才質量與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