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單探討
時間:2022-05-06 11:23:39
導語:精神病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單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精神病患者入院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的應用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精神科采用入院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進行風險評估,選取該階段收治的262例精神病患者,將其設置為觀察組;另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施行普通入院風險評估的255例患者,將其設置為對照組。對比2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59%,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20%,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入院時采用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書面風險評估,并針對評估結果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可有效規避護理風險,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精神病患者;入院;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不良事件
精神病患者是較為特殊的群體,由于其出現精神癥狀,往往無法控制自身的行為,在住院期間容易出現暴力攻擊行為,對護理人員和患者自身的安全均帶來隱患[1]。為此,臨床上一般會在精神病患者入院時對其進行入院風險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我院自2016年5月開始采取入院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對精神病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相對于普通風險評估,三級風險評估實施后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精神科采用入院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進行風險評估,選取該階段收治的262例精神病患者,將其設置為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分布于16歲~75歲之間,平均年齡(45.73±23.47)歲,均為女性患者,包括241例精神分裂癥、15例雙相情感障礙、5例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1例重度抑郁發作。另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施行普通入院風險評估的255例患者,將其設置為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分布于15歲~76歲之間,平均年齡(45.82±23.54)歲,均為女性患者,包括235例精神分裂癥、10例雙相情感障礙、9例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1例分離性障礙。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2]中關于精神病的診斷標準,2組患者的年齡、疾病構成比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1.2方法。入院三級風險評估單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3]:一級評估由主班護士完成,主要評估患者:①入院方式:是自愿、非自愿(被動或騙入院)、步行、輪椅等;②一般接觸:合作、不合作,及情緒狀態;③個人衛生情況及有無軀體損傷、壓瘡、帶管情況;④有無攻擊行為包括語言、肢體及對象;⑤有無自殺自傷行為及具體描述;⑥患者院外情況;⑦生命體征;⑧住院依從性及不依從將采取的方式。二級評估由責任護士完成,在一級評估的基礎上責任護士與患者溝通,對患者進一步評估,包括:①情緒狀態:緊張焦慮、易激惹、高漲、低落、淡漠、敵意、平穩;②行為:興奮、怪異、沖動、紊亂、不合作、違拗、木僵、活動增多或減少;③幻覺:幻聽(命令性、評論性等)、幻視、幻嗅;④妄想:被害妄想、關系妄想、罪惡妄想、夸大妄想等;⑤癥狀對患者的影響;⑥患者對癥狀的應對方式:尋求幫助、主動傾訴、痛苦、攻擊他人、自傷等;⑦治療的依從性;⑧軀體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⑨家庭支持系統;⑩溝通能力;存在或潛在的風險;資料來源。三級評估由護士長完成,對二級評估的內容進行補充。入院三級風險評估必須在患者入院后72h完成。對照組施行普通入院風險評估。觀察組進行三級風險單評估,并針對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護理防范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入院時,護理人員應采取溫和、友好的態度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介紹住院環境,并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安撫。②對抵觸住院或有既往暴力攻擊行為史的患者,盡量安排多名醫護人員共同治療和護理,操作時盡量敏捷,與患者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切忌距離患者過近或站在患者身后。并對患者的暴力行為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規避風險因素,病房內禁止擺放危險物品[4]。③當患者情緒激惹時,可采取保護性的物品對患者進行約束,固定好其肢體,待患者情緒趨于平穩時,及時解除相應的約束,整個過程中,應對患者進行適時的安撫[5]。1.3觀察指標。對比2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主要包括自傷、自殺、傷人、墜床、噎食以及出走。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59%,觀察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20%,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精神病是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患者的意識、認知、情感等出現異常,對自身的行為無法控制,導致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均受到影響,不利于家庭及社會的安定[6]。精神病患者多需采取住院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和管理,但在住院階段很可能會出現攻擊行為或自傷自殺行為,對患者自身和護理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精神病患者入院時須接受風險評估,并在住院階段進行防范[7]。我院精神科自2016年5月開始施行入院三級書面風險評估,對住院依從性、精神癥狀、應對妄想和幻覺的方式、治療依從性、既往異常行為史、社會功能、家庭支持、有無合并癥等多個方面對護理風險進行評估,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精神癥狀、既往行為史、身體狀況以及社會家庭功能等情況,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針對患者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問題制定相應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安全的治療環境,減少外界刺激,避免環境中危險品及其他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了解其內心體驗,觀察有無異常行為和語言,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嚴防患者可能發生自傷、自殺及沖動傷人等行為,必要時遵醫囑進行保護性約束。及時督促并協助患者服藥,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保證用藥安全及治療的順利進行。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普通入院風險評估的對照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59%,而實施三級書面風險評估的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20%,差異顯著(P<0.05)。說明三級書面風險評估更有利于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這主要是因為通過入院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對患者的評估結果進行書面記錄,層層把關,能夠更好地指導護理工作,避免疏漏相關的風險因素。綜上所述,在入院時采用三級護理風險評估單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書面風險評估,并針對評估結果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可有效規避護理風險,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崔靜怡,李菲菲,王晨,等.風險評估管理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7):818-820.
[2]范肖冬,汪向冬等譯.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17.
[3]肖叢芬,錢應菊.老年精神病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及管理策略[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3):272-273.
[4]張瑞.加強精神病患者入院風險評估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2):296-297.
[5]葉雪花,吳滿花.精神患者的入院風險評估及護理對策[C].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11:223-226.
[6]姜海濤,冀秀英.住院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0):125-126、128.
[7]冀秀英,李亞華.精神障礙住院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及安全防范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3):210-211.
作者:崔小玉 單位:太原市精神病醫
- 上一篇: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關鍵技術探究
- 下一篇: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進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