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5 05:04:00
導語:金融海嘯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金融市場不可能實行完全的自由化。上世紀初,西方市場經濟體系發展步入黃金期,市場萬能主義在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盛行。對金融自由主義的盲目崇拜最終釀成了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危機。1933年,美國吸取“大危機”的教訓,暫時拋棄了自由主義的盲目信條,頒布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建立了現代金融業分業經營的防火墻。二戰后美國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分業經營形成的防火墻對防范危機擴散和開展救助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但是,198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在全球再次蓬勃興起。在“金融自由化”的旗幟下,各國紛紛拆除金融市場和商業銀行之間的防火墻,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和投資銀行的證券業務在“發起-分銷”等新商業模式下相互交織,風險交叉傳遞。如果這一模式的某一方面出現問題,融資功能完全喪失,整個經濟體系都陷入危機,難以自拔,本輪次貸危機的演變過程正是金融自由化及混業經營的惡果。由此給我們的教訓和警示是,我們必須反思目前我國正在推行的金融企業混業經營帶來的風險控制問題,我們必須堅決反對那些食洋不化的所謂“市場自由主義者”鼓吹并推行的金融市場完全自由化的理念和及其做法。
第二,“金融創新”要與金融監管同步。世界金融業過去10年間的高增長率主要由兩部發動機驅使:廉價信貸和金融創新。“金融創新”一直是美國的長項。“次級貸款打包”、“次級債券”等都是美國的發明。在美國政府主權信用的擔保下,全世界投資者都被“忽悠”進了美國通過金融創新設立的次級債市場,為美國房市提供了繁榮的動力。“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既孕育著機會,又意味著超高風險與之共存。華爾街金融海嘯給我們的教訓和警示是,金融衍生品是國際金融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能為了金融創新而創新,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創新產品,更不能僅僅是為了滿足大金融機構的贏利需要而創新,創新要更多地考慮中小投資者可接受、可操作、可控風險的需要。在發明、運用新的金融衍生產品之后,金融監管應立即隨之跟上。
第三,金融市場開放要更加的謹慎。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高度發展的當今世界,錢與普通商品不同的是,錢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通過計算機系統的瞬間操作,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交易就可以完成。隨著中國開放的日益深化與擴大,金融領域受國際金融負面影響的傳染機率大大提升。作為新興加轉軌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金融市場體系還有待健全,監管層管理金融市場的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金融企業國際化的經營能力還不強,在這樣的條件下,金融市場的開放速度、開放程度必須與我們的經營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匹配,與自己的市場發育程度相匹配,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與自己發展的階段性相適應,否則,只會陷入“全球化的陷阱”。
過去兩年,美國政府應華爾街的要求在各種場合不斷敦促中國加快金融市場開放。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幫助我們看到了華爾街的本來面目,也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不要太快地實現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在監管制度不完善,會計制度不成熟,客戶透明度不夠高的情況下,過快地實現金融自由化,是很危險的。金融開放不能忘了保護自己,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有必要,但國際化不等于金融市場完全開放。對于一個金融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設置相應的市場準入很有必要,對試圖進入本國市場的金融業務進行區分,加以限制,這不是封閉市場,而是必要的自我保護,也可以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第四,管理好國民財富,對外金融投資要慎之又慎。截至7月份,我國共持有美國國債5178億美元,為第二大持有國。事實上,在我國擁有巨額以美元計資產的外匯儲備情況下,我國的投資方向似乎已被美元“綁架”。當下的情況是,所有以美元計價的投資產品都存在貶值風險,或者已經踏上貶值之路,幾乎每天都在損失,如何管理好數以萬計的美元資產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除此之外,華爾街引發的金融海嘯使得中國金融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真金白銀”恐怕要大幅縮水甚至化為烏有。且不論中投公司之前投資美國黑石公司的損失有多少,到目前為止,公開披露的中資銀行擁有的雷曼相關資產大約有5億美元,除此致外,據《財經》雜志報道,中資銀行還持有巨額表外資產,其中包含QDII理財產品在內按全口徑統計的數字達數十億美元。如今華爾街危機尚未見底,如果其他大型美國金融機構破產,中資銀行最終的整體損失還難以估計。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各方面的發展以及住房、醫療、教育等人民生活改善的各方面都需要資金,此次美國金融危機造成的巨額損失應該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境外金融投資的高度風險性,美國以其美元霸權地位對世界各國財富進行掠奪的本質。今后,我們要管理使用好來之不易的外匯國民財富,一方面,對外的投資要更多地傾向于購買我國缺乏的石油、礦產等戰略性資源,對外金融投資要慎之又慎,同時,要建立嚴格的境外投資特別是金融投資的審查制度和問責制度;另一方面,要把有限的財富積累用到急需的國內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要建立多元化的外匯儲備體系,并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國際結算業務和人民幣的國際債券業務,要堅決頂住西方發達國家要求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壓力,停止人民幣單向的升值。中國需要穩定的匯率、需要金融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否則中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就可能會操控在投機資金手上,中國人民辛辛苦苦積累的國民財富就會不斷的貶值。
第五,政府在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方面要及時作為。保持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是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責無旁貸的職責。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完全的市場自我調節在應對危機時失靈的現象越來越多、層出不窮。在發達國家里,政府加深干預正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經濟愛國主義”浪潮有所抬頭,甚至超越了“自由市場”這一純粹的概念。反而是在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對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盲目崇拜,食洋不化、照抄照搬所謂的市場化原則,“政府減少干預,讓市場自我調節”占據主流,其惡果在一些國家已經顯現。
去年以來,面對此次次級債危機的突襲,向來自稱是市場經濟規則捍衛者的美國政府卻幾乎毫不猶豫地對金融市場的直接干預,高調出手向市場投放貨幣,包括承擔挽救倒閉金融機構的債務負擔,穩定市場的信心。9月18日,美聯儲(Fed)與英格蘭銀行、歐盟銀行、加拿大銀行、日本銀行及瑞士國家銀行達成共同協議,表示Fed將以隔夜拆借和短期貸款方式向全球各大央行提供1800億美元資金,從而保證這些央行能向各自的商業銀行提供短期美元貸款。除上述涉及到與Fed簽訂共同協議的數間央行外,包括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韓國等共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亦開始了向金融系統注資的“救市總動員”。
這充分說明,世界上沒有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一般來說,當一個市場需要運用政府的行政資源來強行扭轉市場運行軌跡的時候,總是這個市場出現了嚴重問題,處于嚴重的危機之中,靠市場自身的力量已經很難療治市場的創傷,因此政府必須及時有效的進行干預。華爾街金融海嘯用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市場并不是萬能的,不能過分相信“放任的自由經濟”的“隱形之手”,即使是在市場高度發達、市場主體高度成熟的美英等國家,市場機制依然存有巨大漏洞。在當前全球金融動蕩和自身金融市場制度不健全的內外環境條件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尤其要重視對金融市場安全穩定運行監控、干預和救助。中國政府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有助于資本市場重新恢復信心,以避免股市動蕩對整個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的傷害。
論文關鍵詞:教訓金融創新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機商業銀行實體經濟海嘯金融市場開放國際金融中國經濟
論文摘要:金融海嘯撲面而來,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已成"黑云壓城"之勢。因此,我們特約有關專家來探討以下問題:1、本次美國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況怎樣?美國的金融危機對于世界主要的經濟體有哪些影響?2、全球經濟減速,中國經濟能否繼續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3、金融海嘯對中國的實體經濟又有哪些影響?我國將如何應對?企業在目前情況下應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有哪些?
- 上一篇:交通違法行為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