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展與城鎮居民收入的關系

時間:2022-06-17 10:28:57

導語:金融發展與城鎮居民收入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發展與城鎮居民收入的關系

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差距逐漸增大。但不同地域間居民收入還存在較大差距。具體表現為:農村和城市之間,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間的經濟差異。文章通過研究金融發展與居民收入的關系,有利于全面統籌經濟發展中制約因素,了解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經濟發展現狀,有利于更好的因地制宜,統籌規劃。了解居民收入差距產生的原因和兩者之間互相作用的原理。從而為減少這種差距并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金融;收入差距;產業

一、金融發展的現狀及對于居民生活的影響

(一)良好的金融形勢和金融政策促進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加

近幾年,國家大力支持直接融資平臺的發展,中小企業資金渠道更為寬廣。有利于促進產業升級和調整。金融市場在中央政策的大背景下,也得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證券市場大量資金的涌入下,交易更加積極活躍。金融衍生品種類更加豐富。股票、外匯、黃金、期貨、保險、信托、基金得到了更充分的發展。在整個金融市場的沖擊下,農村儲蓄增加后,農民逐步通過網絡等多種信息形式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并將貨幣現金投入到各種理財平臺,獲取收益。一部分人使財富獲得了增殖。但相較于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整體文化基礎和知識素質相對較落后,接受金融知識慢,思維也容易保守,收益增長幅度落后于城鎮居民。但總體上,和歷史其它時期相比,也獲得了長足進步。

(二)動蕩的金融環境對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020年年初,病毒在我國大幅肆虐,給老百勝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股票市場開盤后也經歷了巨幅震蕩。服務業也受到了巨大沖擊。實體經濟受病毒影響,逐漸改變了銷售方式。采取以線上營銷、云服務的方式。經濟下行受挫的大環境下,房地產市場也面臨重大考驗,2020年各大房地產市場均價均有所下降。疫情緩和和控制后,國家逐步拉動經濟、促進消費。各個城市發放消費福利券,促進居民消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帶動經濟增長。但是,2020年服務行業受到了巨大沖擊,相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和一些國家重要部門職工的薪資水平卻未受到影響。中小企業在這次疫情中也受到了巨大沖擊。這就加大了居民間收入的差距。受影響的居民生活受到了沖擊,居民收入減少,儲蓄減少,房地產行業萎靡不振,交易量下滑,價格降低。居民開始手里持有貨幣資金,以應對外部環境帶來的危機感。

(三)金融發展擴大城鄉差距

城市金融發展高于農村,城市由于存在各種便利條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更加便利,居民整體綜合素質更高,銀行,證券等金融系統更發達。居民可以理財的方式更為全面和多樣。這就意味著城市資金流通性更便捷高效。而不僅僅傳統銀行儲蓄單一的形式。企業發展融資的方式更多樣化,居民投資也逐漸普及到股票、基金、保險等逐步加大了我國城鄉差距,歸根結底在于我國農村和城鎮發展不均衡。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現階段我國經濟均衡發展的首要目標。

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特征及產生的原因

(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產生的特征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改革開放初期逐年擴大。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呈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工業化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動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完善。與此同時,由于農業發展的弱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較強,導致農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土地類型卻豐富多樣,適合耕種的土地比較分散,導致無法大面積的采用農業機械化。傳統的農業種植產量還遠遠低于很多發達國家。另外,由于改革開放后,國家工業基礎薄弱,大力發展工業的前提下,農業的發展沒有提到重要的日程上來。以農業為主導的農村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居民收入受到很大影響。

(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1.消極影響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不利于社會的穩定。首先,農村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及有限的耕地,促使更多的勞動力流向城市。這些人成為城市中的“農民工”。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不利于兒童的成長和教育。城市進程加快,農村的人口流失越來越嚴重。留守的兒童和老人面臨無人照顧的狀態。其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更多的優質資源流向了收入高的家庭和人群。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醫療保障,普通的居民可能無法企及。由于經濟原因,農村居民無法平等的享受到教育和醫療系統。農村居民的“合作醫療體系”只能在定點的醫院就醫,報銷體系存在地域和金額的局限。目前社會保障面太窄,只有城市職工享受,而農民卻很少享受到相應的保障,尤其農村的醫療保險體制還不健全,目前主要存在的形式是:“農村合作醫療”而這種形式的醫療體系,報銷額度和地域都受到限制。導致很多農村人口看病難,無法支付大額醫療費用。加劇貧富差距,不利于金融和經濟發展。不利于農村居民的安定和團結。對經濟和金融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積極作用(1)部分地區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目的是一部分起到先行帶頭兵的作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的帶動后富。一定時期內能使我國經濟在生產力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優先獲得政策扶持的地區經濟明顯提高。更多優質人才聚集在政策傾向的地區,為這些地區發展也注入了新鮮血液。(2)城鎮和農村相互間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農村的勞動力進城務工,接受了先進的思想和文化熏陶。了解和學習了先進技能。這些先進的思想和技能也會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務工的農民工促進了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也推動了城市金融業和經濟的發展。而留在農村的勞動力能享受更多農業資源,更加合理進行了資源配置,同時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橋梁、房地產都獲得了飛速發展。(3)城市聚集了更豐富的勞動力。城市進程化的加劇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城市快速發展,以建筑業為典型的農村務工人員大量涌入到城市中。這些多余的農村勞動力從事各種橋梁建筑,樓房建設,裝修裝飾,以及各類服務行業。為城市化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聚集在城市的各行各業,建筑、家政、保險等各行業。

(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由于地域和國家政策以及歷史等多方面原因,各地城鄉居民收入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沿海的長三角和珠江三角洲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受到便利的地理條件以及國家開放的政策扶持,與內地經濟存在明顯的差距。另外,由于歷史原因,國家政策上傾向于優先發展工業化,其次發展農業。導致了我國工業飛速發展,涌現出大量工業人才。而農業效率依舊低下。分散的小農經濟依舊是目前主要的農業經濟形勢。城市發展速度遠遠高于農村。受限于國家政策以及地理環境等多方因素,我國農業以及農村亟需高效的整合策略。

三、促進金融業與產業結構發展升級,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議和措施

(一)完善法律制度建設

通過法律法規完善政府官員制度。農村的基層權力者,避免行賄受賄和瀆職行為。將國家政策傳達到位,國家的資金真正落到實處。保證城鎮與農村機會的均等,促進鄉鎮企業融資,鼓勵農村企業發展。網絡P2P平臺以及民間借貸公司的出現為民間融資帶來了便捷,但也存在諸多風險。國家應該加強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和查處力度,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避免投資人利益受到損失,保護民間資金的安全。確保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鼓勵資本在行業之間的合理流動和有序競爭。

(二)優化產業結構

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傳統的經濟形勢面臨巨大挑戰。優化產業結構已經勢在必行。加大對傳統農業產業投入,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完善農村配套制度改革。加強對農產品的產銷一條龍服務,加快產業合作社的完善,將健康優質的農產品通過線上推向城市以及更廣闊的外部市場。增加農村以及農民的收入。促進當地金融業穩步發展。

(三)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加快城鄉經濟體制改革,加大對于農村的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農村經濟政策的傾斜,加強農業信貸投入力度,為農業產業和農村第三產業提供資金支持。資金扶持通過農村金融體系,農村信用合作社來實施。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和補助,農村教師待遇的提高,引進優質的教師人才,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設施的完善。政府帶頭農村閑置勞動力學習各種技能,因地制宜,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發展本地區經濟。

(四)制定稅收優惠政策

加大扶持農業生產銷售。農產品銷售,一律減免稅收。加大對城市高收入人群的稅收征收,通過稅收政策調節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收入差距。電子商務的大潮下,各級領導可以學習其他地區,相關領導帶頭推銷農產品,以免農產品滯銷。

(五)增加農村教育投入

資源存在嚴重的不均衡,農村學校教育資源有限,基礎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和城鎮相比,差距還是很懸殊。現代化的網絡教學設施受限于資金等因素。農村教育和設備存在嚴重不足。農村基礎的教師力量薄弱,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農村教育不能忽視,應加強引導監督。加強農村寄宿學校的管理,教學配套資源的投資力度。增加教師隊伍的工資體系。抓好基礎教育,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提升高中教學質量,力爭向各大高校輸出優質人才。多渠道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民的人力資源素質,使數量龐大的農村剩勞動力轉化成生產力。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學校教育,職業教育等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從而促使農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隨著農村辦學條件的持續改善,尤其是寬帶網絡和5G的逐漸覆蓋,多媒體設備在農村也逐步普及,教師隊伍的數字化信息建設也迫在眉睫。教學課堂和信息化教學實踐也在農村逐步開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應用,也會加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深度促進農村教育的優化是一項長久之計。全方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整個農村收入增加,經濟發展。創造優質的農村就業機會,提升薪資水平,吸引高素質人才發展農村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帶動金融業健康、均衡的發展,更全面、健康的促進我國農村。農業以及城鎮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喻平.金融發展與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

[2]楊得新.金融發展與居民收入差距關系的研究綜述[J].時代金融,2011(11):74.

[3]王穎華,王靜.金融發展與居民收入差距的關系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3(05):61-65.

作者:張譯丹 張大彪 王戰蔚 郭軍 陳偉強 趙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