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業創新思考論文
時間:2022-01-27 11:59:00
導語:金融產業創新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開始論述,指出金融創新對于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最后著重論述了支持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創新的具體內容。
【關鍵詞】金融創新;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和全球金融一體化、經濟金融化和社會資產的金融資產化日益增強,金融在我國和世界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金融資源是國家極為寶貴的戰略性資源,同自然資源及其他資源一樣,有一個適度開發利用的問題。金融的長期穩定發展問題,就是金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一、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內涵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作為現代金融業嶄新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戰略,其目標是追求和保證金融業發展能力的持久性和發展狀態的連續性。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是指金融產業部門在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產業利益的最大化及不斷發展的過程。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就是在遵循金融發展和內在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體制,發展和完善金融機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根據金融資源的特點和層次,合理有效地動員和配置金融資源,從而使金融和經濟在長時期內有效運行和健康發展。
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是相對穩定發展和跳躍式發展并存的金融產業發展。一方面相對穩定的金融產業發展是金融產業乃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也不排斥跳躍性的金融產業發展,其過程含有跳躍性的金融產業發展。
2。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是量性發展和質性發展的有機統一。量性發展和質性發展是兩個彼此不同卻又相互交織的構成要素。與金融產業量性發展相比,金融產業質性發展具有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它不僅包含原有金融產業發展理論體系中已有的諸如金融產業市場的完善與金融產業結構的變化等純經濟內涵,而且包含原理論體系中所沒有的諸如金融產業結構的空間差異、金融產業制度的變革、金融產業觀念的轉變、金融產業環境的異化以及金融產業努力程度的高低等非經濟方面的內涵。3。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是金融產業微觀效率與金融產業整體效率的和諧結合。金融產業微觀效率是金融產業體系各構成要素的功能和獲利能力;金融產業整體效率是金融產業體系內部各要素之間如直接金融產業與間接金融產業、資本市場與資金市場、票據貼現和再貼現市場、外匯交易市場之間、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之間,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產業機構之間相互協調適應的程度,以及金融產業體系與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技術條件相互協調適應的程度。金融產業微觀效率是金融產業整體效率的基礎和條件,在保證微觀效率的同時,也要努力提高金融產業整體效率。
二、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是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創新是理論發展的前提,創新的目的是使金融體系日趨完善,適應自身發展的要求。金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依靠金融的不斷創新來予以保障,金融創新包括技術、交易方式、金融工具等多方面的創新。金融創新通過要素的重組和創造性變革提高金融質量和效率,推動金融的全面發展。但金融創新是以現有的條件為基礎的,它要受到經濟發展階段、經濟體制、金融監管能力等的制約,因此,應掌握有利時機,適時創新。
金融創新是金融業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前的中國金融,幾乎具備了金融壓制型金融制度的所有特征。無論是在金融機構設置和信用形式結構上,還是在金融資源配置機制和金融調控方式上,金融壓制都相當明顯。金融創新的發展過程,就是中國從金融壓制逐步走向金融深化的過程。
金融創新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途徑。金融創新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就整個金融體系而言,金融創新的積極效應遠大于其消極影響。有效的金融創新實際上提供了一種完全基于市場的風險化解和防范機制。金融創新必然伴隨著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的日益豐富,從而使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對市場的預期及風險的偏好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創新產品來消化經營風險,這與沖銷呆、壞賬相比無疑是一個積極的方法;金融創新的基本方向是融資的證券化、金融運行的市場化,使融資工具擁有很強的流動性,價格隨市場狀況不斷波動,而這種波動對金融運行具有調節功能,能有效引導金融部門實現最優經營;金融創新能推動資本市場向前發展,從而實現風險的社會分散化。
三、金融創新的具體內容金融創新作為一種特定的金融活動也必然服務于金融資源分配活動,以提高金融效率為目標。所以,金融創新就其實質來說,就是為了提高和改善金融資源分配效率,在金融交易結構、交易制度、交易組織、交易技術、交易工具和交易方法等方面發生的創新和變革。金融創新具體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金融產品、工具、服務的創新。主要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以內的創新業務和脫離資產負債表的創新業務。資產負債表以內的創新業務主要包括:為避開金融法規與管制方面的創新業務;為開拓資金來源而推出的資產負債表以內的創新業務;為躲避風險而形成的資產負債表以內的創新業務。脫離資產負債表的創新業務在最近20年內發展非常快,這類創新業務可以擴大資金來源與運用,而不影響資產負債總額及其經營活動。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貸款出售。是指銀行以貸款出售的方式,將自己的貸出款項或債權轉賣給其他投資者,從而重新獲得資金來源。二是擔保。是指銀行因訂立合同雙方的要求出具書面擔保文書,以自己的資產作保證,保證債務人應承擔的支付或償債責任。三是支持信用證。是指銀行代表自己的客戶以信用證形式發行的不可撤銷義務。四是承諾。是指銀行向自己的客戶而作的一種保證,便于客戶可根據預先所立條款從銀行取得貸款。金融工具是多樣化的金融創新的核心內容之一。主要包括:一是票據發行便利;二是貨幣調換;三是利率互換;四是外幣與利率期權;五是遠期利率協議。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金融業的廣泛使用,使金融服務進人了電子化、自動化時代。自動取款機、信用卡、售貨點撥帳系統及資金管理終端機系統的使用已日益普及,有的國家甚至出現了“家庭銀行”,這類創新既便利了客戶,又降低了銀行自身經營成本。
二是金融制度的創新。金融制度是指基于保證一個相對獨立的金融系統得以運行而確立的規則體系。如果我們從金融制度上來考察創新,則金融制度創新可被定義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對原有金融制度進行重構。金融制度一般包括金融組織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
金融組織制度創新是圍繞著金融組織方式包括其結構優化為目的而進行的創新。金融活動或交易行為是由一定的經濟主體協同完成的。
金融組織首先必須具有明晰的、受到制度保護的產權組織方式,從而奠定進行有效競爭的基礎。同時,在金融交易過程中還必須形成廣泛的分工,這既需要直接的主體性交易組織,也需要各種各樣的中介、管理機構。各類金融組織是否存在著明確的產權邊界和有效的產權實現形式,在組織職能上是否健全,從事金融活動的空間、介入金融過程的方式是否存在科學的界定與保護,以及其整體上的比例結構關系是否能夠保證有效的分工合作實現,直接決定著金融運行的方式、規模、成本與效率,必須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來加以規范、指導和協調。而當既有的金融組織形式與結構已經出現非優化狀態時,制度調整與創新則是必不可少的。就金融管理制度而言,主要表現為:一是中央銀行自身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的變革。隨著金融改革與深化的推進,中央銀行的金融宏觀調控從計劃性、行政性為主的直接調控向以經濟性為主的間接調控轉化;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在調控手段上逐步啟用了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等市場性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銀行對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管制逐步放松,并趨向市場化。
參考文獻:
[1]王松奇。《金融學》。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09。
[2]余寒。《金融可持續發展》。黑龍江金融,2001。07。
[3]黃磊。《金融制度創新的幾個理論問題》。當代財經。2001。06。
[4]陳岱孫,厲以寧。《國際金融學說史》。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08。
- 上一篇: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監管思考論文
- 下一篇:淺析植物檢疫執法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