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主權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3 05:25:00

導語:國家經濟主權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經濟主權分析論文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表現

金融全球化可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它既可以指金融資本或金融服務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也可指現代金融制度在全球的擴展,使世界各國金融政策趨同化,還可以指金融風險意識和金融全球監管共識的達成。金融全球化主要的含義應當是指金融資本或金融服務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從而使各國經濟與金融的相互依存關系日益緊密的一種客觀歷史趨勢。

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現為:一是金融自由化。20世紀8年代以后發達國家紛紛進行金融改革、放松金融管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金融自由化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制度條件。二是金融市場全球化。全球金融電子網絡的形成,證券交易所或證券交易系統的聯合或合并,全球性、地區性的金融中心和大批離岸金融市場所構成的覆蓋全球的金融市場運作體系,標志著全球統一的“24小時”全球金融市場的形成,實現了金融交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創新和金融資產的膨脹化。從20世紀60年代起,各國金融機構先后掀起了金融創新浪潮,隨后生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資產迅速增長,不斷擴張,全球經濟虛擬化。四是國際金融證券化。它包括資產證券化和融資證券化。據不完全統計,僅1996年到1998年上半年,亞洲市場上通過公開方式發行資產證券達30多億美元。從融資方式來看,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債券的地位逐年上升,1985年國際債券在國際籌資總額中所占比重首次超過國際信貸,占國際籌資總額的58.9%。五是國際金融資本規模膨脹,全球經濟頻繁波動。

1990年以來,國際金融資本規模急劇擴張,無論從總量上還是速度上已經遠遠脫離了世界貿易和世界總產出等實物經濟指標的增長,由于金融市場的內生波動性和全球金融資本無限供給,自由流動,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金融資產價格的暴漲暴跌更為頻繁。六是金融監管國際化。隨著金融自由化的發展,國際金融資本巨額流動于各個金融市場,特別是短期投機資本的追逐投機,潛在的金融風險隨時都會發達。墨西哥、東南亞、俄羅斯、巴西的金融危機使得世界各國都認識到金融風險的巨大破壞作用,金融安全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安全首要關注的問題,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越來越受到重視。20世紀80年代以來,“巴塞爾協議”、“清邁協議”等的簽署,各個層次上的國際銀行監督合作的空前發展,等等,所有這些都使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更趨國際化。

二、金融全球化對我國經濟主權的挑戰

在金融全球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金融對外開放不是迫于“胡蘿b加大棒”壓力下的開放,而是出于發展經濟的自發選擇。實行金融開放并逐漸融入國際金融體系的進程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利益,中國與國際金融的互動是一種良性互動。

但是,金融全球化對中國經濟主權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第一,發達國家主導的當今國際金融體系缺乏事實上的公正、合理性,對中國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具有危害性。發達國家操縱著國際金融市場規則的制訂權和主要國際金融機構的主導權,國際金融機構的各種規則制度,基本上是發達國家長期實行的金融管理規則的翻版。雖然規則建立后一視同仁,機會均等,但這種表面上的平等掩蓋了實際上的不平等。在現實中,中國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因為對這一套規則一無所知勢必屢屢違規操作而受到懲罰,同時為了獲得金融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而被迫主動對金融管理權限作出某些讓步,西方發達國家仍處于“金融霸權”地位。第二,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有形的主權讓渡和無形的主權銷蝕將對中國的經濟主權產生深刻的影響。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向一些國家提供援助時,不僅規定要監督援助資金的使用,而且還要求受援國改變經濟政策,進一步開放市場。這就對一個國家主權構成嚴重干涉和破壞。一旦中國經濟發展出現問題而求助于國際組織,國際組織干涉中國經濟主權亦不可避免。無形的主要銷蝕主要表現為金融全球化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國家主權的行使。短期資本的不規則涌入和涌出,國際金融投機者在市場上的作亂,將會引發我國貨幣匯率波動和資本市場的震蕩,在一定程度上將限制中國的利率主權,使現行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面臨沖擊的風險。第三,金融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我國經濟主權的挑戰。金融危機主要是通過一體化的金融市場上投資者的從眾行為、資產組合選擇行為、資產相關操作以及預期心理等復合渠道在國家間傳遞的。金融市場的跨市場“羊群效應”和“交叉感染”EI益顯著。金融資本市場的全球統一性,使民族國家依靠傳統的領土主權來保護一國的經濟利益和安全成為不可能。中國之所以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受損失較小,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國內市場的廣闊和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也與中國整個市場開放程度較低分不開。第四,金融全球化放大了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缺陷,引發信用危機的風險增大,給我國金融監管當局的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我國,目前的金融風險從自身來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有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高,承受市場風險的能力、競爭力較差;另一方面是我國的金融市場發育程度低,金融改革幾近于零,法制建設落后,沒有健全的風險控制機制,自我保護能力較差。隨著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外資大規模流入、在高競爭、名品牌戰略面前,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缺陷因行政手段的掩蓋的終結而被放大,極可能引發國內金融界的信用危機,也對我國金融監管當局的監管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三、金融全球化視域下國家經濟主權的維護

國家經濟主權就是指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對外經濟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經濟事務,不受外來干涉。面對金融全球化迅猛發展及其對我國經濟主權的嚴峻挑戰,中國政府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對策來維護我國的經濟主權。第一,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增強綜合國力,從而從根本上維護國家經濟主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主動融入國際社會,利用金融全球化充分吸收利用外資,解決了經濟建設中的資金短缺問題,改善了國內產業結構,充分學習了國外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培養了大批經濟建設人才,極大地增強了綜合國力。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學會了如何與世界相處,如何在交往中增強自己的實力。過去成功的經驗告訴人們,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要切實有效地維護國家的經濟主權,一方面,在國際金融交往中時刻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不忘維護國家的經濟主權;另一方面,必須做到國家經濟主權的合理讓渡,即在自愿、平等、公正的前提下讓渡出一部分經濟主權,為爭取更大的國家經濟利益和其它利益而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的聯系和合作,從而真正做到切實有效地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第二,牢牢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保障我國的經濟主權。首先要處理好金融全球化環境下保護與開放的辯證關系。只講保護不講開放,不能有效地利用國際金融資本和國外的先進的金融管理技術,從金融全球化乃至經濟全球化中受益的機遇就愈小,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只講開放不講保護,就有可能使國家的經濟主權受到侵害,危及國家的經濟安全。其次,政府要牢牢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一要保持宏觀經濟健康、持續、穩定地發展,降低對外依賴程度,這是保證國際金融資本在我國正常流動,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與經濟主權的根本條件。二要積極慎重地開放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總體程度應與國內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相適應,應與政府金融監管能力相匹配,根據“開放經濟理論”慎重地有步驟地開放金融市場。三要注意吸取別國的經驗教訓、重視對已發生的金融危機的個案研究,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第三,加快金融業或金融機構的改革力度,完善金融體系,增強國內金融業的國際競爭能力。金融全球化使我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缺陷凸現并擴犬,為此必須加強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建立現代金融制度,提高金融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增強抗風險能力,完善金融監管的法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維護國家的經濟主權。第四,加強金融監管,制定國家經濟安全防范措施。我國學者提出了構建中國國家經濟安全的三大防御體系:制度防御體系,監督與執行防御體系,國家經濟安全預警體系。這對于維護中國的經濟安全具有深刻的意義。本文認為國際金融資本流動的監管和金融監管的方式問題更為重要。我國每年引進幾百億美元左右的外國直接投資,卻又存在著大規模的資本外逃,中國資本外逃1997年就有480億美元左右。在我國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資本外逃和貨幣替代,這充分說明了加強資本流動監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國資本賬戶逐漸開放,資本流動就更為容易,構建合理的資本流動控制體系以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迫在眉睫。第五,加強國際金融合作,致力于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和新機構。在金融全球化下,金融運用狀態問題,金融政策的實施,金融波動與危機的傳導,已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內部問題、獨立主權問題,而成為一種全球性問題。國際協調和合作,完善全球金融市場管理規范十分必要。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國際的和地區的金融機構及其活動,爭取中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發言權和世界經濟規則的制定權,以保證中國在金融全球化乃至經濟全球化中的主動權,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和安全。目前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世界級政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又不具備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宏觀調控的職能,這種局面已不能適應金融全球化發展的要求,這就迫切要求所有國家都應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廣泛的國家合作,重建或改革國際金融機構,確立新的職能和機制,確立新的章程和游戲規則,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

論文關鍵詞:金融全球化經濟主權挑戰維護

論文摘要:金融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金融全球化與中國是一種良性互動關系,但它對中國的經濟主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中國政府必須在對外開放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有效地維護中國的經濟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