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興縣精準扶貧異地搬遷思考

時間:2022-08-22 11:05:55

導語:山西省興縣精準扶貧異地搬遷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山西省興縣精準扶貧異地搬遷思考

[摘要]異地搬遷是解決生態脆弱地區貧困問題的有效手段。要使異地搬遷更好地發揮扶貧的作用,需要在通觀全局的基礎上區分地域不同特性,從而真正做到精準識別、精準解決。興縣是山西省精準扶貧中異地搬遷項目的主要示范點,做好異地搬遷工作意義重大。分析了興縣異地搬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精準扶貧異地搬遷;山西省興縣

1興縣精準扶貧異地搬遷現狀

1.1興縣概況

興縣地處于山西省西北部,呂梁市北端,東接岢嵐縣,南鄰方山縣,西與陜西省神木縣隔黃河而劃,北鄰保德縣。在地理位置上可稱之為“秦晉交界、黃河之濱”。全縣國土總面積為3168km2,居山西省各縣、市(區)之首,這也為異地搬遷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全縣現轄7鎮10鄉,372個行政村,822個自然村,總人口30萬人。受于自然環境及歷史因素影響,興縣是資源大縣、生態脆弱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革命老區和發展新區。興縣整體地形起伏較大,地下水富集區少且地表水內含沙量較大,且當地降水量較少水資源也匱乏,農業發展受土質及氣候干旱影響較大,很難進行規模化的農業種植發展。而與其貧困現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目前,縣域內已經探明的礦種有煤炭、鋁土礦、煤氣層等23類礦產資源,且大多數礦種品質優良,方便開采。其中煤炭、鋁土礦屬于優勢礦種。興縣煤田是河東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儲煤分布面積約為2000km2,占全縣國土面積的60%以上,總儲量461.54億t,已探明儲量93.99億t。而鋁土礦則是山西省五大鋁土礦區之一,分布面積約為183km2,已經探明儲量2.79億t,據專家預測其遠景儲量大于5億t。

1.2興縣異地扶貧實施情況

興縣將異地搬遷扶貧工程作為精準扶貧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通過把移民搬遷同產業扶貧、綜合服務配套起來,堅持搬遷與脫貧同步的原則,讓移民搬遷戶不僅能夠搬得出,而且穩得住,能致富。2016年該縣易地扶貧搬遷1200人,搬遷對象主要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7年興縣第一號文件《興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調整“十三五”異地扶貧搬遷對象范圍的緊急通知》中,提出異地扶貧搬遷對象范圍及搬遷要求:如對于戶籍人口在300人以下、實際居住達不到150人自然村和居住在山莊窩鋪不易解決水電路的貧困村等盡量實施整村搬遷;對生存環境條件惡劣、絕大部分人口已經常年外出居住或定居,目前尚有零星分散居住的貧困人口的自然村,要求整自然村搬遷。而在2017年4月興縣第八號文件:轉發《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十三五”期間異地扶貧搬遷有關事項統計摸底工作》中則是明確了補助范圍和標準:首先是增加補助標準,對省“十三五”規劃內確需同步搬遷人口,在省級補助1.2萬元基礎上,再增加5000元補助,達到每人1.7萬元。其次,建立拆除舊房獎勵資金,即搬遷戶簽訂舊房拆除協議并按期完成拆除的,按人均1萬元給予舊房拆除獎勵。最后,建立舊宅基地復墾獎勵,對簽訂復墾協議并自行完成舊宅基地復墾的,經當地政府委托第三方驗收合格后,按人均0.3萬元進行獎勵。在兌現上述所有獎勵后,確需同步搬遷人口最高領取限額可達3萬元/人。充分滿足了異地扶貧中難以解決的資金問題。

2興縣異地搬遷存在的問題

2.1資源的有效利用方面

在異地搬遷資金來源渠道較多,資金供給充足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來源資金如何進行匹配使用的問題。據調研了解,興縣有部分單位為加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將建設任務安排的較為提前,由此導致資金需求也提前,但是有部分資金,如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債務資金等仍按原計劃發放資金,這就使得項目資金經常不能足額、及時的到位,進而影響異地搬遷的效果。另一方面,根據國家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有關規定,搬遷戶實施搬遷后原居住地的山林和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仍然屬于自身,這從政策上認可了搬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山林承包經營權的存在,但在實踐中,由于承包經營山地和土地的相關確權工作滯后,以及部分村級經濟合作組織對原住民資產與村級公共財產缺乏一定管理,導致大量搬遷后土地處于荒蕪狀態,由此造成了土地與山林等資源浪費。

2.2搬遷戶自身限制方面

進行搬遷的前提是要“摸清底細”,如果農戶自身不愿意搬,只是政府單方面地忙里忙外,通過異地扶貧來解決貧困問題是難以完成的。盡管在多數村民仍有顧慮時,政府采取了多種方式不斷爭取,但受自身思想限制越貧窮越害怕失去現狀,因此仍有許多不搬、甚至反悔的現象出現。在異地扶貧的實施過程中,農民受傳統觀念影響感覺故土難離,更擔心自身由于文化程度相對降低,且沒有一技之長,因此難以適應陌生環境,這也導致移民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困難很大。受搬遷戶自身受教育程度影響,興縣政府主導針對搬遷戶所開展的技能培訓主要以農業技術為主,雖然降低了學習難度,但這與現代企業的用人要求不符合,嚴重影響了搬遷戶的就業機會與收入水平。

2.3搬遷戶生活保障方面

對于整村搬遷來說,原來的村集體組織已經不復存在,而零散安置的搬遷戶則更是遠離了原來的生產及生活地。搬遷后的農戶不同程度上都出現了生產資料、社會關系、生活保證等方面的缺失,而搬遷戶一時難以適應移民區生活習慣也導致了異地搬遷之后問題的多發。享受異地搬遷政策之后的農戶能否得到充分社會保障及穩定收入來源是關乎搬遷戶切身利益的問題,也是檢驗異地扶貧能否“搬得出,穩得住,逐漸能致富”的重要標準。由于興縣地形起伏較大,山多地少,現在異地搬遷主要是以縣域內搬遷為主,至此使得一些異地搬遷安置區域,搬遷戶自身的就業問題更為凸顯。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支持下,異地搬遷已經不同于過去簡單的規模移民,而是一項綜合系數較高,涉及范圍較廣的系統工程,也是當前農村經濟與農村社會體系的新變革。

3做好興縣異地搬遷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3.1行之有效的資金使用模式

針對異地搬遷中資金使用不靈活的問題,可以通過PPP(公私合營)模式的運用,適當引進社會資本進入扶貧工作。如企業在搬遷地開辦大學生創業平臺、農產品電商平臺等扶貧項目時,政府給予相應政策支持,讓企業在搬遷地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再者,可以設立企業對口扶貧村,既能讓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又能有效利用勞動力。政府也應該在資金協調匹配方面發揮好橋梁作用,更好地保障多渠道來源資金更為合理、有效地使用。興縣搬遷戶在享受異地搬遷之后,原本屬于自己的土地、宅基地和山林等資源大部分被用于退耕還林、生態建設等公共服務。但依據調研的實際情況,享受生態補貼的范圍并沒有被詳細測量計算,應該在計算自身生態服務價值的基礎上提供相應生態補償。生態補償數額的增加,可以將土地價值轉換形式后發揮出來,也能減輕搬遷戶自身所受經濟壓力,從而幫助他們在搬遷之后更好融入搬遷地生產與生活當中。

3.2自身發展破除限制條件

異地搬遷中不應該局限于解決搬遷戶自身居住的問題,更應該從多方面提升搬遷戶的綜合素質。只有移民群眾的整體素質提高了,他們才有能力更好地適應環境。搬遷戶對是否有意愿進行搬遷也是進行異地搬遷的一項重大影響因素,如若出于多方面考慮自身不想搬遷卻“不得不搬遷”,這不僅占用了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異地搬遷之后的相關程序也并不好開展,所以一定要在充分尊重搬遷戶自身意愿的基礎上進行異地搬遷的扶貧手段。同時也要不斷加大勞務培訓與輸轉力度,將搬遷戶作為當下勞動力培訓的重點對象,通過集中培訓或個別指導的方式,使搬遷戶能增強自身就業本領并掌握一技之長。也可以通過如鼓勵開展自主創業、介紹工作等方式幫助搬遷戶進行就業,在轉變搬遷戶自身就業渠道的同時促進搬遷地經濟發展。異地搬遷只有尊重農戶意愿、充分了解其多方面訴求,才能使得精準扶貧能真正“精準”。

3.3精準提供穩定生活保障

異地搬遷并不會自然解決現有貧困問題,在實行異地搬遷之后,仍需對搬遷戶進行多方位的精準措施,提供更為穩定的生活保障。生計問題是搬遷戶能否適應搬遷地的驗證標準之一,只有解決了搬遷戶自身生計問題,異地搬遷才真正具有精準扶貧成效。可以根據搬遷戶自身不同屬性區分幫扶措施,如針對無勞動能力的搬遷戶設立日間照料中心,通過集中供養的方式解決其搬遷后的生活保障等問題。不僅要保障搬遷戶基本生活問題,使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要注意到搬遷后的社會問題。搬遷戶進行異地搬遷,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位移,更多的還有搬遷后的生產、生活保障等問題。針對此,則可以引入社區管理新機制,對搬遷戶形成據點的搬遷地建立新的管理機構,實行屬地管轄,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日常生活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作者:賈璟琪 丁雪瑞 李富忠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董紅琴.生態修復視域下呂梁發展路徑探討——以興縣為例[J].前進,2015(4):29-31.

[2]張智勇.山西地方電力有限公司電網發展規劃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1.

[3]朱顯岳.相對貧困農戶異地搬遷扶貧研究——以浙江省麗水市異地搬遷扶貧為例[J].麗水學院學報,2015(4):78—82.

[4]劉興斌.陜南大移民的難點解析[J].新西部,2015(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