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提升養豬效益的戰略
時間:2022-03-29 05:24:00
導語:淺論提升養豬效益的戰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提高養豬效益的措施,包括科學建造豬舍、合理選擇豬種及飼養方式、科學飼喂、做好日常管理、加強病蟲防治、適時出欄等內容,以供參考。
關鍵詞養豬;效益;提高措施
目前大通縣農村養豬戶的飼養方法,總體上看,仍然處于傳統養殖方式。養豬規模小,飼養周期長,飼料消耗多,飼養成本大,豬肉市場價格預測能力低,經濟效益差。為提高養豬經濟效益、降低飼養成本,生產肉質鮮美的豬肉,筆者通過多年的調查和實踐,提出以下幾點措施,以供參考。
1科學建造豬舍
傳統的養豬方式,豬舍內溫度、濕度等均順其自然,導致夏秋高溫潮濕,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增長潛力。因此,冷季推廣暖棚養豬,實現科學養豬。暖棚豬舍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地方,以坐北朝南為好。要求冬暖夏涼、通風透光。一般每頭育肥豬占地面積為1m2計,8~10頭豬為一欄較佳。舍內有料槽,豬舍上方留通風口,豬舍南邊1/3地面應有5~10°的坡度,利于沖洗糞便。夏秋季豬舍注意通風換氣,可在豬舍內安裝通風設施,降溫防暑,保持豬舍內空氣新鮮和溫度適宜[1]。若與沼氣池或魚塘配套使用,既可改善環境衛生,又能降低養豬生產成本。不斷改善豬舍內小氣候,給豬的生長發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應注意防暑、防寒工作,使舍內溫度保持在13~25℃。運動場建在舍外,是豬舍面積的1.5倍,并配有水池。有條件的可修建發酵床豬舍更為理想。規模養豬場應有辦公區和生產區之分,有凈道和污道之分,入口與出口設有消毒池(車輛)、消毒室(人)及無害化處理池等。
2合理選擇豬種及飼養方式
現今主要采用二元雜種豬或三元雜種豬。二元雜種豬是指以本地豬或培育品種豬作母本,以引進種豬作父本進行雜交而產生的后代,如長白豬配(地方)優良母豬所生仔豬為雜交1代豬(也稱二元雜交豬)。三元雜種豬是指以二元雜種1代豬作母本,以引進種豬作終端父本進行雜交而產生的后代,在豬生產過程中,采用這些后代豬進行育肥,其生活力強、生產性能高、肉質鮮美,既降低飼養成本,又能獲取更多經濟效益。在大通縣可用地方品種,八眉豬(互助豬)作母本,引進杜洛克、長白等外國公豬作父本,進行二元、三元豬雜交。二元雜交豬一般日增重比本地土種豬可提高15%~20%,三元雜交豬可在二元雜交豬的基礎上再提高10%~15%。實行自繁自養。有利于選種、防疫和仔豬早期培育,降低養豬成本,仔豬也不因環境改變而不適,以利豬群正常生長發育。應根據出欄肥豬數,搞好選留飼喂優良地方母豬計劃(按養豬計劃數的10∶1留足母豬),產仔成活與出欄數相近,保證豬源穩定和生豬出欄的連續性。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階段采用粗精結合進行催肥。此方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周期長、出欄率低。如果改用從斷奶后的小豬到出售前的肥豬,一直采用全價配合飼料喂豬(可添喂蚯蚓粉和蠅蛆粉的蛋白質原料),并根據日齡的增加逐步提高喂料量及營養水平的直線育肥法,并時常查看豬的精神狀態和食欲情況,可有效地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3科學飼喂
根據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豬的營養需要,將多種原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價配合飼料,營養全面,不浪費,且日糧容積與豬的采食量適應,飼喂效果好,料肉比低[2]。飼料應生喂,一般喂法是將配合好的飼料按料水比為1.0∶0.5左右,拌成干濕料(手捏成團,指縫無水珠滴下為宜)。應改變過去的(熟食)稀喂法為生食干濕喂法。這樣可使飼料中的營養物質(特別是維生素)免受高溫作用而遭到破壞,使豬在吃食過程中不至于飼料在口腔中停留時間過短,有利于飼料的充分咀嚼,促使口腔分泌出更多的唾液(淀粉酶)及溶菌素等,有助于豬的消化吸收。日喂2~3次,喂后給足清潔飲水,讓豬自由飲用。不同階段豬在更換飼料時應逐步進行。仔豬出生后,生長快,對養分的需求逐日增加,而母豬泌乳量在21d前后達到高峰,以后逐漸下降,應及時補喂易消化、有營養、口感好的乳豬飼料。一般在仔豬出生后7~10d誘食補料,盡快使之自由采食,以彌補營養不足,促進消化器官發育,完善胃腸分泌機能,為在30~35日齡體重7~8kg時安全斷奶奠定基礎[3]。仔豬進欄后,要按豬的性別、個體大小分欄喂養,從斷奶到出欄可采用自產飼料原料根據豬的營養需要搭配制成豬料來喂豬。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日增重快,確保料肉比在3.5∶1.0左右。豬體內1/3~1/2的重量是水,細胞代謝及各種生化反應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缺水則影響豬的食欲、消化和正常生長,而且降低豬對飼料的利用率。因此,一般采用自由飲水的方法,供給豬清潔衛生的飲水(符合國家規定的畜禽水質衛生標準)。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水槽(潔凈)不能斷水,以降低體溫。
4做好日常管理
在仔豬進欄1周內耐心做好豬吃料、睡覺、大小便三角定位的調教,使之養成在固定的地點進食、睡覺和排便的習慣,保持豬舍清潔干燥;同時注意防暑防寒,保證舍內空氣新鮮,給豬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使豬健康、舒適地生活,最大限度地發揮生長潛力。一般育肥豬要進行去勢(俗稱騸掉)。去勢時間應選擇在仔豬出生后35日齡左右,體重6~8kg時進行去勢,此時仔豬已會吃料,抵抗力較強,手術時易保定,流血較少。去勢后的豬肉質鮮美、生長快。及時記錄是養豬生產發展的有效手段,體現在養豬生產整體和長期的利益;可對養豬的飼養管理,投入產出作系統的分析和總結。記錄的內容:一是豬的飼養管理記錄。記錄內容是性別、購入日期、配種日期、產仔日期、去勢日期、耳號、年齡、品種、雜交選擇、采食量、飼料種類、飼料原料比例等,盡可能做到詳細記錄每件事項。二是賬目記錄。包括所有在養豬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支出與收入都應做詳細記錄。
5加強病蟲防治
一是以防為主,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實行“防重于治”的原則。農戶大都不注意環境衛生,又沒有隔離和消毒的措施,豬容易生病。農戶注重對豬病的治療,忽視“防重于治”的原則,使養豬生產損失慘重。要按照豬的免疫程序及時接種豬瘟、豬肺疫、豬丹毒和仔豬副傷寒等疫苗。加強清潔衛生及消毒工作,每天打掃、沖洗圈舍,保持清潔衛生;堅持嚴格的消毒制度,消毒的方法很多,如高錳酸鉀、來蘇水、生石灰等消毒。注意觀察豬群,一旦發現疫情,及時采取隔離、封鎖深埋、免疫等措施,切實控制各種疾病的暴發蔓延。二是定期驅蟲。第1次在斷奶后1個月,第2次在架子豬階段,驅除內外寄生蟲病的常用藥物是丙硫咪唑、阿維菌素等藥物。同時,加強糞便管理,防止內外寄生蟲病危害。建立沼氣池可防止內外寄生蟲的傳播。
6適時出欄
肉豬生長分為幼豬、中豬和大豬3個階段,各階段每增重1kg,平均耗料量依次為2.5、2.9、5.0kg,而且當體重達到100kg以后,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以脂肪沉積為主。因此,豬活重超過100kg后飼喂越來越不合算,且肥肉多;不足90kg屠宰,雖然飼料利用率高,但是因體重小、屠宰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肥育豬以豬活重100kg出欄為宜[4]。掌握市場信息,裁決育肥豬的生產。豬價、料價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且在不同地區差異也較大,根據市場信息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市場價格來決定現在養豬生產規模。市場信息及市場預測是否準確對養豬的成敗及經濟效益關系重大,同時要避免市場炒作。
7參考文獻
[1]馬麗紅,王鳳麗.提高農村庭院養豬效益的幾項措施[J].養殖技術顧問,2010(7):25.
[2]黃曉燕,唐國華,張學林,等.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養豬效益[J].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2010(4):29-30.
[3]霍新錄.仔豬多活全壯的綜合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6,27(4):56-57.
[4]唐為群.提高農家養豬效益的有效措施[J].科學種養,2010(7):33.
- 上一篇:談論提升肉種雞蛋合格率的措施
- 下一篇:小議提升玉米種子發芽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