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經濟特區對接與合作

時間:2022-12-14 11:20:34

導語:試議經濟特區對接與合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經濟特區對接與合作

(一)總體原則與思路

要推動與實現兩岸經濟特區對接合作,海峽兩岸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大膽開放,積極進行制度創新。兩岸經濟特區對接與合作的最重要精神是“先行先試”,要充分體現政策的特殊性、開創性與先試性,即在規劃或選定的特區內率先實施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開放政策措施。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是“學術先行,政策跟進”。目前兩岸學術界可率先就推進兩岸經濟特區對接與合作進行學術交流與討論,并由有關機構負責,在海峽兩岸輪流舉辦兩岸特區發展與合作論壇,建立平臺,進行機制化的兩岸經濟特區學術交流,同時就兩岸經濟特區轉型、發展進行探討與相互借鑒,為兩岸經濟特區的實際合作創造理論基礎,提供知識支持。在此基礎上建立兩岸經濟特區合作的運作機制與平臺。目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在宏觀層面有兩岸經濟合作工作小組,中觀層面有地方政府的經濟合作,在微觀層面有企業之間的合作。但對特區或園區這種特殊的區域經濟合作,還沒有建立專門運作機制與平臺。推動兩岸經濟特區合作,是由特區、地方政府或是當局哪級主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目前兩岸經濟特區初級合作是由地方政府或園區共同推動,尚沒有兩岸之間的特區合作協商。

未來兩岸應將兩岸經濟特區合作納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之內,建立兩岸經濟特區合作工作小組,專門負責與推動兩岸特區合作事宜。以實現兩岸自由貿易區性質的特區對接與合作為發展方向。兩岸經濟特區合作應是階梯式的,有不同層次與不同水平的合作。第一層是兩岸經濟特區的一般性交流與合作。第二層是兩岸經濟特區內以產業為主的經貿合作。第三層是兩岸自由貿易區性質的、開放范圍更大并有制度對接的高水平特區合作。可以說,制度對接與合作是兩岸經濟特區是否獲得突破的關鍵所在。而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性質的特區對接與合作,應是兩岸經濟特區合作的重要目標與方向。目前臺灣努力發展自由貿易港區與自由經濟示范區,均屬于自由貿易區性質的經濟特區。祖國大陸多個地區也開始積極爭取建立自由貿易區,包括北京、廈門、天津、吉林等均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可見,推進兩岸自由貿易區性質的特區合作應是未來規劃的重要方向。

(二)兩岸經濟特區合作的路徑與方式

在推動兩岸經濟特區合作中,是選擇一個或多個特區“先行先試”,重點推動,還是大范圍的、無規劃的全面展開,是兩種不同的路徑與方式。顯然,在一定范圍內選擇特區或園區合作比較可行。兩岸經濟特區合作大致存在“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多種可能的合作方式。具體如何選擇,取決于兩岸當局的政策制定與兩岸協商的共識。較穩健的做法,宜從“一對一”合作方式做起,即海峽兩岸經過協商,選擇一個經濟特區或園區作為試點進行推動,然后再推廣。同時,還涉及兩岸不同性質經濟特區合作的選擇。是進行產業差異性大的特區進行合作,還是選擇同質性高的特區合作,值得討論。

(三)處理好兩岸經濟特區合作的三個關系

在推進兩岸經濟特區的對接與合作進程中,需要處理三個重要關系。

一是處理好兩岸經濟特區合作與現有經濟合作制度框架的對接。海峽兩岸已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并正在積極努力簽署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為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與市場開放創造了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兩岸經濟特區合作“先行先試”的空間。兩岸需要就特區合作做出制度上的安排,提供制度保障,即需要制訂專門的政策來推動。重點不是特區的關稅減免或稅收優惠,而是市場的更大開放與經濟自由化,減少制度與政策上的限制,提供較區外更大的自由發展空間。

二是處理好兩岸特區合作與對外經濟合作的關系。兩岸特區應取開放式合作模式。設立兩岸經濟特區的目的是以實施特殊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政策開放是對區外、境外所有企業,顯然不是針對兩岸企業的。即使祖國大陸設立的一些專門針對兩岸合作的經濟特區或園區,也不限制港澳及海外企業的進入,同樣適用優惠政策與相關規范,只是在某些情況下臺商享有優先權即“同等優先,適當放寬”。這也說明,兩岸經濟特區的合作不具排他性。因此,兩岸經濟特區合作是一種開放式的特殊區域經濟合作,而不是封閉式的單純兩岸經濟特區合作。即使專門設立兩岸特區或園區,也會不排斥其他企業的進入與合作。臺灣在設立自由經濟示范區的規劃時表示,推動與祖國大陸特區對接,也爭取與日本特區合作。

三是處理好兩岸經濟特區合作與兩岸次區域合作的安排。兩岸新型經濟特區的建設,即自由貿易試驗區或自由經濟示范區的長遠目標,是為進一步對外開放、與世界自由貿易區發展接軌創造條件。臺灣明確表示,建立自由經濟示范區的長遠目標是逐步建立自由貿易島,為早日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議(TPP)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CPE)創造條件。因此,兩岸經濟特區的建設不僅是促進兩岸經濟合作,而且有助于參與國際經濟區域整合與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作者:王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