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性知識管理評估論文

時間:2022-06-22 03:47:00

導語:顯性知識管理評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顯性知識管理評估論文

論文摘要:知識管理在企業研發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文章回顧了知識管理和研發的概念及特征,歸納了企業在研發過程中的顯性知識的分類,在此基礎上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顯性知識評價模型,對評價指標進行賦權以達到評價的目的,從而為企業領導者在研發過程中對顯性知識的管理提供了一種評估方法。

論文關鍵詞:企業研發顯性知識知識管理評價模型

一、相關研究述評

1.知識管理

管理大師KarlEricSveiby博士在1986年首先提出了知識管理的概念,彼得·德魯克首先用知識管理一詞來形容企業的知識活動過程。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彼得·圣吉出版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和日本的野中郁次郎等人進行了知識創新企業的研究,又將知識管理的研究帶人了新的高度。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在不斷地飛速發展,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國內外有關知識管理的討論日益增多,這也正切合了知識管理在企業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日前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管理的定義種類很多,并不統一,但知識管理的核心理念,知識管理的特征內涵都是一致的。知識管理即對知識進行的管理,包括知識的獲取、選擇、加工、傳播、應用的過程,以期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一種管理方式。

2.研發過程中的知識管理

研發過程可以看做是知識轉換過程,將用戶需求、技術知識轉換為產品與工藝設計。知識轉換的過程就是知識管理的過程,知識管理需要知識的共享,員工之間的交流和知識的再創新。傳統的企業中,知識很難轉化為成果,是因為大量的隱性知識不能外顯,而顯性知識只是冰山一角,個人的經驗、技能、知識不能進行有效的表達,導致研發過程障礙重重,交流不暢,研發周期漫長。知識的轉換過程顯得非常重要。

有關文獻研究表明:不同學者從不同的維度對研發過程中的知識管理問題進行了研究,如:陳勁(2004)從知識各項活動的維度研究了企業研發項目的知識管理問題;周勇士、張玉峰等(2004)從知識的運用方式維度探討了項目研發中的知識獲取和倉庫體系構建等相關問題;張曉陽、孫宇等(2005)將產品的特點作為研發過程的依據,提出了研發過程每一個活動都以產品的功能性、可制造性、質量和可靠性為目標,是一個知識處理和轉化的過程的觀點。然而,到目前為止,對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評價問題依然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評價體系

1.研發過程中的顯性知識分類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的分類也是多種多樣,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如:OECD(1997)將知識分為四類:知道是什么(knowwhat);知道為什么(knowwhy);知道怎樣做(knowhow);知道是誰(knowwho)。姜曉林(2008)將知識分為個人知識和組織知識、經驗知識和理論知識、實體知識和過程知識,等等。歸納現有的文獻,企業的顯性知識一般可以從如下三個角度進行劃分1)在企業內部可以按照知識發源人劃分為個人顯性知識和團體顯性知識:個人顯性知識就是個人掌握的,可以表達并可傳遞給團體的專利、技能等;團體顯性知識是指企業所掌握的可以在團體成員之間交流的知識、技能等。2)在企業之間可以根據知識的共享程度劃分為私有顯性知識和共有顯性知識。私有顯性知識指被一方企業掌握但不與其他企業共享的顯性知識。共有顯性知識是指合作雙方共同享有的以形式化語言存在的知識,如以圖紙、共有專利等形式存在的知識等;3)從范圍角度又可以劃分為企業內部顯性知識和企業外部顯性知識:企業內部顯性知識就是企業內部產生的、可編碼的、可表達的,并不被外界模仿和共享的知識,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知識。外部知識是存在于組織外部的顯性知識。

根據中小企業在研發過程中任務的不同,可以將過程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的顯性知識存在明顯差異。依據文獻[2][8][9]的相關研究,本文對企業研發過程中的需求識別研發構思、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成果形成等階段的顯性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企業研發過程中各階段所涉及的顯現知識如表1所示。

2.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知識的需求識別與檢索困難,知識的來源復雜,科研過程中知識的共享途徑不明朗,科研成果的保留方式不當,造成知識的流失和浪費等。有關知識管理的問題涉及不同類型的顯性知識,即使同一類型的顯性知識在企業研發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可見,客觀上不可能存在一個普遍適用的企業研發過程中的顯性知識的評價指標體系。但是,在剝離不同階段、不同類型顯性知識差異的前提下,可以從研發過程顯性知識形成的共性環節中提取出一些共性的評價指標。這些共性評價指標可以為區分企業研發過程中不同類型的顯性知識的相對重要性提供依據,也可以為企業在研發過程中改進顯性知識管理的效率與有效性提供積極幫助。

從知識管理過程的共性角度出發,在剝離企業研發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不同類型顯性知識差異的前提下,本文將研發過程中的顯性知識評價指標分為如下三類七個共性指標:1)反映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的獲得與識別過程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可識別程度、獲取難易程度兩個指標;2)反映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的傳播與實現過程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可共享性、可編碼度兩個指標;3)反映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的利用與維護過程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當前有效性、可維護程度、將來可拓展性三個指標。上述評價指標不僅可以支持企業在研發過程中更好地區分不同類型顯性知識的相對重要性,也可以用于對企業存在的顯性知識類型進行綜合評價,針對不同的評估結果對其顯性知識進行不同程度的運用和維護,以便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對知識的管理更有針對性,研發的過程也會因此更加規范化、有條理化。

3.評價指標的賦權方法

國內外理論與實證研究表明: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被廣泛應用于企事業單位各類評價之中。結合本文提出的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評價指標體系,下面對企業研發過程中AHP方法在顯性知識評價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討。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根據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如圖1。

(2)構造判斷矩陣。準則層中同一層次的兩個元素之間相對重要性判斷標度采用薩迪的1~9標度方法,即:兩個元素相比時,兩元素同樣重要取值為1,一個元素比另一個元素稍微重要、明顯重要、強烈重要、極端重要分別取值為3、5、79,而2、4、6、8則為相鄰判斷的中值。根據上述標度方法,建立顯性知識指標層對綜合評價層的判斷矩陣A和顯性知識方案層(類型層)對指標層的判斷矩陣B1一B7。

(3)計算權向量并作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A對應于最大特征入的特征向量作為權向量CO,即Ac0=∞,經歸一化后即為同一層次相應元素對于上一層次某元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值,用MATLAB軟件可以求得A和B1~B7的最大特征hm=和相應的特征向量。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用隨機一致性指標來檢驗,一致性指標計算公式為:CI=(入一I1)/(n一1),CR=CI/RI。式中,CI為一致性指標;n為判斷矩陣A的維數;CR為一致性比率;RI為隨機一致性指標,可通過表2查出。本文中A的維數是7,所以RI為1.32。當CR<0.1時,選取的顯性知識評價指標才是可取的。

(4)計算組合權向量并作一致性檢驗。設指標層的權重是a~a,,顯性知識類型層關于指標層的層次單排序權重分別是b。一b、b:。一b:、b。~b現求方案層各元素層次總排序權重Si,Si=∑aibi,i=1,2,…,7,根據此權重對不同類型顯性知識進行綜合評價。設顯性知識類型層與指標層相關的因素的成對比較判斷矩陣在單排序中經一致性檢驗,求得單排序一致性指標CI,相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為RI,cI、RI已在層次單排序時求得,則方案層總排序隨機一致性比例為CR=∑CIi/∑RIi。同樣,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B1一B7可取,即選取的顯性知識評價指標可取,否則需要調整判斷矩陣,使其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企業根據自身需要和研發過程中重要因素來決定各項指標的權值,并作出評價,加總求出綜合分數來決定該類型顯性知識的效用價值。

三、應用實例

以某企業研發部門所擁有的專利、技術論文、市場預測報告為例,應用圖1的層次結構模型對上述三類的顯性知識的重要性進行評估。根據圖1結構模型,通過專家評分,建立A層對0層的判斷矩陣為:

進行一致性檢驗,由于CR1~CR7<0.1,所以Bl~B7都可取。

依據各特征向量‘1)1,(t)2,(1)3,,進行分析列表,見表3。

上例表明,在三種顯性知識類型中,專利對企業的重要程度比較高。

四、研究結論

在經濟、科技、信息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惟有依賴于知識,不斷進行創新。企業也只有依靠技術、依靠知識來武裝自己,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才能站穩自己的腳跟。知識管理的新理念為企業注入了新的動力,企業通過將各種知識類型進行轉化、外顯、表達、傳播,充分將知識共享植入企業的運作系統,才能提高企業的效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研發過程中需求識別階段、研發構思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方案實施階段、成果形成階段的顯性知識有知識管理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本文根據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的特點,歸納了七個評價指標,采用了層次分析法建立了企業研發過程中的顯性知識評價體系,圖1是建立的層次結構模型,通過底層相對于上一次層的相對權重系數的確定或相對優劣次序的排列,達到對目標層顯性知識類型的綜合評價。本文還對該模型進行了一致性檢驗,以保證評價指標的可取性和滿意度。該模型為企業研發過程中顯性知識的評價提供了依據,使管理者更加準確合理地評價人員、計劃方案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研發水平和企業研發創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