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
時間:2022-03-26 12:02:00
導語:互惠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諾族的傳統經濟形式③
20世紀50年代以前,基諾族的經濟生產,實行村社土地公共所有制,處于以刀耕火種的山地農業為主,以狩獵、采集等為輔的經濟狀態。
1.刀耕火種山地農業
基諾族聚居的基諾山和散居的地區全部是山地,沒有成片的壩區。農業生產全部在開墾的山地上進行,是典型的山地農業。刀耕火種是山地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通常在春節后或上一年底開始砍樹,待被砍倒的樹木曬干后便焚燒,燒后的草木灰布滿地面成天然肥料,有的厚達一二寸,此后稍事平整即行播種。耕地采用輪種制,輪作時間有一定年限,一般為燒一次荒種一年,少數種二年,然后丟荒。
2.狩獵
在基諾族的傳統經濟中,狩獵是基諾族男子的主要副業,也是基諾族獲得肉食來源的一項重要活動,在經濟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基諾山原始森林里動物繁多,基諾族人傳統狩獵對象大致可分為獸、鳥、鼠三大類。他們常用的狩獵工具是:外地買來的火藥槍,自制的弩,用棕繩搓成的支在鳥類通過的地方的扣子,設在野獸常走的路上的彎弓,打馬鹿、麂子、野豬、野牛、老熊等的毒箭和跳槍。基諾族打獵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村社組織的集體打獵。第二種打獵的形式是幾戶聯合起來打,即誰家發現較大的野獸蹤跡,便約幾戶一起去打。第三種形式是個人發現后自己去打。
3.采集
采集是基諾族女子的主要副業。基諾人經常性的副食蔬菜靠采集,于是婦女們在農業勞動中必背一個大背籮,以裝隨時采集到的各種野菜、竹筍、菌子等。大多數采集物現采現吃,有的需經過加工,存放著以備常年食用。在濕熱帶森林中植物繁多,可以采集食用的本論文由
野菜類有:耳朵菜、青樹的果與嫩葉、梨板菜、馬蹄根、芥菜、薄荷、魚腥草、野豌豆、刺五加、香椿、大刀豆、麻根、橄欖皮等。竹筍類有:甜竹筍、若竹筍、毛竹筍、麻金竹筍、大泡竹筍、斑竹筍、金竹筍等。竹筍可以鮮吃,也可以經過泡、晾、燙、腌、壓、浸等加工后貯存起來,常年備用。菌類有:木耳、雞樅、牛舌菌、奶漿菌、大紅菌、辣菌、白參等。菌類多數隨采隨食,但如木耳、雞棕、白參等亦可曬干貯存,常年食用。果類有:芒果、毛荔枝、青果、澀梨等。此外還有人工培植的香蕉、芭蕉、黃果、桔子、泡果、番木瓜等水果。塊根類有:青山藥、綠山藥、硬殼山藥、黃山藥、四菱、蘑芋、芭蕉根、滕蘿卜等。蟲類有:蟬、螞蟻、蝌蚪、蟋蟀、酸蜂、蜂蛹等。
4.傳統經濟形態存在的條件
基諾族以刀耕火種為主,采集狩獵為輔的高原山地農業自成體系,其存在的條件主要為:(1)生產的組織形式即
氏族長老制。長老集團發揮著維護氏族土地制度、組本論文
織實施刀耕火種生產等重要職能;(2)生產資料的占有形式,即以氏族所有制為主的土地占有形式;(3)刀耕火種的生態基礎,足夠面積的至少被規劃為十三大片的林地,以資輪歇耕種;(4)足夠多的森林為狩獵和采集各種動植物提供可能;(5)與刀耕火種各階段和環節相聯系的符號體系和農耕禮儀,起到對傳統知識的強化和傳承作用。
二、基諾族經濟形態的變遷
1.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遷
傳統上,基諾族村民的經濟生產是以刀耕火種的山地農業為主,采集狩獵為輔的生計經濟形式。后來受傣族影響,到四十年代開始開挖小塊的水田,出現一定的水稻種植。特別是到化時期,農業學大寨,又改造了一些梯田,開挖了一部分水田,水田農業成為人們生產的一部分。與此同時,水田改造破壞了大量森林,但傳統的生產方式在人們的生產中仍占主導地位。這種生產形式基本解決了村民的溫飽問題。1982年和1983年基諾山分別實施“林業三定”“林業三定”即劃定山林權屬、劃定社員自留地、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和“兩山一地”“兩山一地”即責任山、自留山和輪歇地劃分到戶。政策,基諾族土地集體所有制被打破,山地、林地、水田等逐漸承包到戶。同時當地政府提出了“以林為主,在糧食自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種經營,綜合發展”杜玉亭:《基諾族識別四十年回識——中國民族識別的宏觀思考》,載《云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6期,第61頁。的發展思路,茶葉、橡膠、砂仁、西番蓮等經濟作物被大量引進和種植,因而山地面積變得越來越小,傳統的輪歇耕作形式變得越來越難以為繼。特別是九十年代初期以來的一段時間,上述作物價格可觀時,村民更是大量種植經濟作物,部分村民甚至不再耕種山地,改以種植經濟作物。這時期,部分經濟收入較高的村民有能力購買諸如電視機、摩托車和農用拖拉機等生活、生產用具。然而199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上述經濟作物價格的普遍下跌,村民的經濟收入也隨之下滑,放棄山地勞作的村民又開始耕種山地。今天,國際資源市場等因素像只看不見的手在影響著基諾族的日常生產、生活,村寨居民往往只能被動去適應。例如,2001年基本論文由
諾山砂仁價格為70~80元/千克,但僅過1年砂仁每千克的價格僅為28元左右;再來看橡膠,據村民講,在基諾山橡膠一般要種植7—8年后,才能開割,而在泰國已經出現了栽種4年之后就能開割的橡膠樹,并且其出產的膠,價格僅為西雙版納這邊的一半;西番蓮也一樣,剛種植時價格很好,家家戶戶都種植后,價格馬上下跌。很顯然,國際市場的變動情況已經與基諾山各個村寨村民的生產、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了。
2.集鎮貿易的興起
目前在基諾山與村民直接發生作用的集鎮主要有三個:(1)勐臘縣的勐侖鎮;(2)基諾山基諾族鄉政府駐地;(3)西雙版納州府所在地允景洪。基諾族村民騎摩托車或駕駛拖拉機來往于村寨與上述三個集鎮之間,這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此舉一例為證。在勐侖鎮,曾經出現新老兩個農貿市場“爭客”的現象。老的農貿市場為了保證自己的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經常到半路搶購社區基諾族村民的農副產品,然后拿到自己的市場出售,而新的農貿市場的做法是允許附近村寨(包括巴卡社區)的村民進入市場出售農副產品,賣不完的由市場負責全部收購;另外新的農貿市場管理者請附近寨子(包括基諾山的三個寨子)的村干部吃飯,并且還發給每個村干部200元錢。最后,新的農貿市場贏得了競爭。現在村民出售農副產品、野菜、野果等都在新農貿市場,并且每人每次要交納2塊錢的攤位費。顯然,市場的力量已經介入到社區的日常生產、生活之中,成為居民不可回避的作用力。也就是說,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運行模式正在形成。
3.民間經濟往來的變化
而在民間經濟往來方面,也即村內交易上,外來的老板經常到基諾村寨收廢膠、包谷、掃把花、野菜等,基諾人自己也開起了小商店、碾米房,甚至有的村民開著拖拉機,走村串寨炸米花。外來的商客和本民族的坐賈行商,一方面帶來了山區之外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改變著村寨的人際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基諾山也出現了雇傭關系,村民雇傭傣族、漢族為自己建蓋房屋的現象也不再新鮮;基諾族村民到其他寨子或在本寨子承包工程也時有發生。顯然民間經濟往來形式
的變化是基諾族傳統文化解體的促動因素之一。傳統的村民之間互通有無,互利互惠的關系正逐步消失。三、基諾族經濟形態變遷與其社會文化的關系分析
1.經濟變遷與技術文化的關系
進入到1950年以后,基諾山先后經歷了五十年代初的“直接過渡”;1957年設置的基諾洛克生產文化站;1958年的民主補課,發動群眾按既定比例重新劃分階級,對被劃為地主、富農的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沒收其浮財和底財,開展化運動;六十年代的;七十年代的農業學大寨;八十年代落實“林業三定”和“兩山一地”政策;九十年代的市場經濟等政策變動和社會變革,主要參考《景洪縣志》編篡委員會:《景洪縣志》之《大事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漸漸地基諾族刀耕火種農業存在的各種條件消失或變遷了。
時期強調以糧為綱,基諾山有水、地面稍平的地方都把樹砍光開了水田,而刀耕火種農業則被認為是一種“種一山坡,收一籮筐”的低效的、原始落后的經濟形式,而成為國家欲加以改造和消滅的對象。此時的生產也不再由氏族長老根據傳習和積累的經驗來組織進行,而是由生產隊來統一安排,記工分,吃大鍋飯,顯然刀耕火種的傳統組織形式已被取代。而在六十年代中,基諾山的各種鬼門被堵死,各種與刀耕火種農業生產體系相聯系的農耕禮儀、祭祀活動都被貼上了封建迷信的標簽而被禁止,也無人敢再搞。接著在農業學大寨的運動中,人們戰天斗地,為開
梯田,大面積砍伐森林,加上修公路等活動,以至到80年代,整個西雙版納的森林覆蓋率從五十年代初的65%下降到30%以下。尹紹亭:《人與森林——生態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343頁。可見基諾族刀耕火種的生態基礎已遭嚴重破壞。而到1982年和1983年以后,基諾族的山地、林地都明確了權屬責任,基本上承包到了各家各戶,因而刀耕火種生產體系中的號地儀式也就變得多余了。并且由于山地不保土,連續種2到3年后,地內的表土變得越來越少,此時為恢復土地肥力,就需對地塊進行輪歇,然而土地分配到各家固定使用后各家的地塊數量和面積減少,原來連續耕種1到3年的山地,現在至少要連續耕種5到6年后才輪歇,因此以前靠天吃飯,現在就靠化肥、農藥吃飯。毫無疑問,刀耕火種的原生形態已發生了巨大改變,與此同時與之相適應的各種物質文化形態也發生了變異。生產使用的勞動工具如點播棒消失了,生產的刀耕形式被鋤耕和犁耕所代替,種植的旱稻品種從幾十種上百種減少到了
現在僅存的十多種,而且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許多村寨的村民已基本不再種植旱稻,經過基諾人祖祖輩輩培育、種植的旱稻可能隨著刀耕火種農業形態的徹底消失而消失。
基諾族刀耕火種農業形態的出現和發展是基諾族與高原山地森林生態系統長期互動的結果。“刀耕火種是山地民族的一種生計,是他們對山地森林環境的適應方式,是森林孕育的農耕文化,是一個山地人類生態系統,是一個文化生態體系。”尹紹亭:《人與森林——生態人類學視野中的刀耕火種》,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337頁。然而,我們可以看到,今天這種文化體系即將全面退出歷史舞臺,出現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生態環境的變遷,使得刀耕火種的生態基礎喪失了,而更深層的原因是與之相聯系的基諾族文化體系的整體變異。
2.經濟形態變遷與制度文化的關系
傳統上基諾族社會是以長老制為中心的均質化社會,對于這種社會制度文化我們可稱其為“卓巴文化”,其包括的內容主要有:(1)卓巴等長老的產生機制即根據年齡自然傳承;(2)卓巴等長老的功能發揮,即執行傳統法規、調整村社內的各種關系、維護土地所有制等;(3)卓巴權威的象征大鼓;(4)卓巴等長老所主持的儀式活動,如選鐵匠、祭鼓、跳大鼓舞、號地祭、砍地祭等。雖然此種文化曾受傣族土司統治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通過其在基諾山的人間接發生的,并且是基于基諾族的傳統來進行的,因而“卓巴文化”的基本形貌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也因戰爭頻繁政府無暇顧及地方建制的實質性運作,因而基諾山仍然延續著舊有的村社政治與文化結構;而從五十年代至今,經過多次建制變革和社會運動,基諾山各個寨子都建立了現代國家下的基層管理、組織形式。村社干部取代了長老成為基諾族村寨管理的中心。村干部在生產組織、儀式活動、調解村民糾紛等事務中取得了傳統長老的角色。從前長老的權威是自然形成的,其權威的合法性是由村寨的傳統所決定的,其年齡以及與年齡相長的經驗是其發揮作用的依據。而今天村干部的權威來自上級政府或者說國家,其要保證的是國家的政策和法規在村寨的無違,執行的是上級政府的決策。因而在村民心目中,他們是當官的。在儀式活動方面,以往長老們所主持的多與生產的世俗性相關聯,代表著人們的各種祈盼和希望,長老們用神圣的方式實現著世俗的目的。而現在傳統儀式的神圣性,隨著世俗功能的減退而消解。人們在相信化肥、農藥的同時,傳統儀式的延續也就失去了群眾基礎和信仰基礎,偶爾的出現也變成了純粹的表演。3.經濟形態變遷與觀念文化的關系
傳統的基諾族社會是一個經濟基礎、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合為一體的社會,因而在生產方式的變遷過程中,伴隨的是基諾人的社會組織制度、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財富觀念以及認知方式的變異。以往基諾人生活的深山密林中充滿著鬼怪神靈,有的樹如大青樹是不能隨便砍伐的,有的水是不能喝的,而有的地方是不能大小便的,上山打獵時,山林中的一些動物是不能打的,如巴卡小寨的人就不敢打野牛,他們認為犯禁打了不該打的動物家里的牲畜會得病,而且時間、地點不對的行為往往會給行為者帶來疾病,甚至奪走他的生命。在村寨的四周,在山地的周圍都有各種鬼怪,為防鬼怪侵擾通常的做法是在家里面放置姜巴、在房屋的周圍掛上達了,在地棚邊栽種幾棵姜、芋頭、雞公花、并掛達了,“這樣鬼怪就不敢來了。”;而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從傳統來看,基諾人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相互協作,互通有無,形成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尊老愛幼,一家有事全寨支援的良好社會風尚;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基諾人信奉取之有度、用之有度的生態倫理。砍地、燒地時,大樹都不連根砍倒,而是留著長長的樹樁,燒地時也不把其燒死,等輪歇后不久其即又發新枝,因而傳統的輪歇地生態易于恢復平衡。而且人們每次上山采集帶回來的野菜、果子和菌子等僅為一次食用,而不囤積貯藏。在他們的觀念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合適的生活態度,一方面是因為山林中有足夠多的野菜、野果供采摘,有大量走獸可獵獲,大自然就是天然保鮮庫,今天用完,明天要用現去取來;另一方面在人們的欲求上,并沒有積財的牢固觀念,吃飽穿暖人們即可滿足。人們的榮譽、名望并不依憑財富來建立,刀耕火種的經驗技能、狩獵的技術、歌舞才能、巫師的靈異、儀式程序的掌握等,這些都是人們自我實現的希望所在,都是聲威所出的源頭。然而上述這些社會情景都漸漸成為了歷史,人們對自然、對神的敬畏隨著消滅封
建迷信思想的運動而喪失,神靈越來越少,山林也越來越稀,人與人之間講報酬、明算帳,同一村寨的人即使是同一家族的人搭次便車坐一次拖拉機都要出錢,為了生存、積財深夜2、3點鐘就起床上集市占攤位賣菜成了人們的日常事務。另外偷盜現象也時有發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風尚正在改變,傳統的儀式程序、節日內容、慶典活動正在消失或變異。并且隨著電視等大眾媒介的涌入,人們的審美趣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深受影響。無疑,今日基諾社會同以往相比變化是巨大的。而這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基諾族經濟與社會文化的分離。
四、小結
縱觀基諾族的經濟變遷過程,我們會發現,從其經濟形式的實質內容來看,發生了兩次較大的轉變,一次是在五
十年代,實行公社化后,另一次是在1983年到1990年以來基諾族山開展改革開放之后。在前一次轉變中,基諾社會由傳統的經濟形式轉變
為計劃經濟形式,但由于計劃經濟實行的是村寨集體所有制形式,這種形式與基諾族傳統的氏族、村寨共有共耕形式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因而其文化與經濟的相互關聯性沒有被完全破壞;社會文化變遷與經濟變遷的速度差距不大;而在后一次轉變中,基諾族被逐步推向了現代市場經濟,文化的變遷與經濟的變遷的協調關系基本被打破,經濟的發展受制于文化的內容,而經濟的變遷又深刻地影響文化的變遷,促使傳統文化快速流失。而究其原因,就在于在兩次經濟形式的變化過程中,基諾族完成了從互惠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經濟已經不再完全嵌合在社會文化當中了。因而在思考今天基諾族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的時候,必須把基諾族經濟形式轉變所帶來的眾多相關因素考慮進來,才能得出比較現實可行的辦法。
- 上一篇:現代經濟學發展
- 下一篇:我國鄉村工業發展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