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日動漫產業機制運營的對比
時間:2022-05-04 09:46:00
導語:小議中日動漫產業機制運營的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日本動漫產業鏈各環節的運行機制,認為日本動漫產業發展為巨大產業規模的主要原因是其在資本運營的各環節都貫徹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原則,并對我國動漫產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分工協作類型劃分分級制度
一、日本動漫產業的源頭——漫畫的生產方式
1、分工協作生產方式是提高漫畫產量和質量的基礎
(1)漫畫工作室的分工協作體制提高了漫畫產量和質量。日本的漫畫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和助手,工作人員都有明確的分工,是一種分工協作式的生產方式。一方面,分工協作能夠提高漫畫的產量。日本漫畫最初以在漫畫雜志上連載的方式銷售,而日本漫畫雜志通常以周為出版周期,對漫畫家的生產效率要求極高,因此漫畫家的工作室必須配備固定助理,幫助漫畫家完成出版周期內要求達到的生產數量。另一方面,分工協作能夠提高漫畫質量。在工作室內分工協作體制的幫助下,可以由助手替漫畫家分擔較為簡單的工作環節,從而使漫畫家有更充足的時間從事造型設計、故事編排和主筆等決定漫畫產品質量的環節。
(2)在日本漫畫的生產過程中,部分故事劇本由專業作家負責完成。在作為主創人員的漫畫家中,一部分漫畫家是在繪畫和編寫故事方面都具有很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而另一部分漫畫家僅有高超的畫技卻并不擅長編寫故事劇本。因此,在日本漫畫的生產過程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工,即漫畫工作室從事漫畫繪制工作,而漫畫故事劇本的編寫工作則由專業作家負責完成。專業漫畫故事劇本作家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漫畫的質量,從而擴大了漫畫的銷售量。
(3)日本在漫畫人才的培養上注重采用分門別類式的專業化培養模式。日本部分高等學校將漫畫作為獨立專業分離出來,培養專業化的漫畫人才。漫畫人才的培養階段并未終止于學校內,日本最終成型的漫畫人才是通過漫畫出版社培養的。漫畫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進入漫畫出版社工作,而漫畫出版社根據漫畫人才所擅長的方面進行培養,為分工協作式體制提供后備人才。
2、分工協作生產方式對我國動漫產業的啟示
目前我國漫畫生產中的繪畫環節已經初步形成了漫畫家與助手分工協作的體制,但分工的細致程度仍然不夠高。如果能夠將生產過程進一步細分,將促進我國漫畫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全面提高。
首先,我國缺少繪畫與故事劇本創作的分工。國內部分具有較高繪畫水平的漫畫家認為,只有一部漫畫作品的繪畫和故事劇本創作全部由自己完成才能稱得上漫畫家。然而并不是所有具有高超畫技的漫畫家同時也是一位高超的編劇家,因此我國漫畫界應加強與文學界的溝通與合作,利用后者在劇本編寫方面的優勢提高漫畫產品質量。
其次,我國動漫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結構失衡問題,即國內開設動畫相關專業的高校往往注重培養學生的制作技術而輕故事創作能力,這導致我國動畫人才結構以單純的技術型人才為主,而故事創意型人才極度缺乏。因此,我國應加強技術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在故事創作能力方面的培養力度,而且應加大專業型動畫故事創作人才的培養比重。
二、漫畫類型劃分體制及分級制度
1、以性別和年齡為劃分標準的漫畫類型劃分體制
日本動漫產業已經形成了細致的漫畫類型劃分體制,按照消費者群體的性別和年齡對漫畫的類型進行細分,主要包括兒童漫畫、少年漫畫、少女漫畫、青年漫畫和成人漫畫。這種類型劃分體制具有以下優點:根據性別差異制作相應類型的漫畫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性別消費者的需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制作漫畫,能夠通過擴展漫畫消費者的年齡層次和消費者的消費時期增加銷售量。例如日本很多漫畫雜志是面向18—25歲的青年人,也包括從少年時代一直看漫畫的三四十歲讀者,目前日本漫畫產品受眾的平均年齡為32歲。
2、規范的分級制度
由于日本漫畫產品涉及的年齡層廣泛,日本動漫產業非常有必要對其漫畫產品加以分級,以讓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能有適合自己的漫畫產品。日本已形成一套詳細而嚴格的分級制度,例如日本的漫畫書店必須嚴格按照性別和年齡劃分標準將不同類型的漫畫產品擺放在不同區域,并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各區選購漫畫的消費者進行監督。
3、漫畫類型劃分體制及分級制度對我國動漫產業的啟示
我國動漫界形成了一種對動漫產品的偏頗認識,認為動漫產品只是針對低年齡層消費者的,這使我國動漫企業將擁有巨大消費能力的高年齡層消費群體市場拱手讓給了外國動漫廠商。我國動漫企業應一方面針對低年齡層消費者制作動漫產品;另一方面增大面向高年齡層消費者的動漫產品比重。
在審批動畫項目時,相關部門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出于維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考慮,往往對申報項目實行嚴格審批——凡內容偏向于高年齡化的動畫項目獲得立項的幾率較小,而內容偏向于低年齡化的動畫項目則通過立項的幾率非常高。這一審批體制使我國高年齡層動畫產品的產量接近于零,我國動漫企業在高年齡層動漫產品制作能力及市場占有率方面與世界動漫產業強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國應改革動畫項目審批體制,放寬政策限制,使我國動畫產品體系中各年齡段的產品達到合理比例。同時,還需要增設動漫產品分級制度,以使我國動漫產品既能產生經濟效益又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日本動漫衍生產品的開發及動漫產品的銷售
1、由雜志連載漫畫衍生漫畫單行本,再衍生出動畫及系列授權商品
日本動漫產業鏈的構建模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漫畫在漫畫雜志上連載。在此過程中漫畫生產團體、出版社、發行單位及銷售終端從漫畫雜志的銷售收入中獲得相應份額。同時,出版社對雜志消費者進行市場調查,統計出市場歡迎度較高的漫畫作品。第二階段,統計出市場歡迎度較高的漫畫作品后,將其以漫畫單行本的形式出版發行。之后,出版社同樣對漫畫單行本的消費者進行市場調查,得出較受市場歡迎的漫畫單行本。第三階段,綜合前兩個階段的調查結果,出版社統計出真正受漫畫雜志讀者和單行本讀者歡迎的漫畫作品,然后與動畫制作企業聯系,將該漫畫改編成動畫。在動畫制作過程中,漫畫企業和動畫企業還會與相關制造企業合作,根據該漫畫和動畫開發的各種授權衍生產品也進入生產階段。播放動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向消費者宣傳動漫衍生產品的過程,這會促使衍生產品獲得巨大的銷售量。
2、日本動漫企業注重開拓海外市場
在動漫產品的銷售方面,日本動漫企業不僅依靠本國消費者群體的支撐獲得了強勁的發展,而且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
(1)日本動漫企業積極擴大本國動漫產品的出口。日本的動漫企業十分重視開拓海外市場。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后,日本動漫產品開始主導世界動漫市場,有的日本動畫甚至出口到了70多個國家。進入20世紀90年代,外國企業競相購買受市場歡迎的日本動畫形象的經營許可權。由于日本動漫產品在世界各國日益受到歡迎,日本的動漫企業將進一步加速日本各種題材的動漫產品走向海外市場的步伐。
(2)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本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為了擴大本國動漫產品在國際上的銷路,加大日本文化在海外傳播和影響的范圍、力度,日本政府不但將動漫產品作為一項重要的出口產品,而且還將其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來培養,在政策、資金和組織上都給予極大幫助。
3、日本動漫衍生產品開發、動漫產品銷售模式及啟示(1)我國動漫產業輕視漫畫雜志和單行本對于漫畫作品的市場檢驗作用,而是直接投資進行動畫制作,想借助動畫的廣告作用獲得高額的衍生產品收入。相比之下,日本模式具有較強的合理性,因為漫畫的生產成本大大低于動畫,用較低成本的漫畫作為動漫產業的源頭不但能帶來較高的利潤,而且能作為動畫開發的前期市場檢驗手段大大提高基于漫畫的動畫市場成功率,增強投資的有效性。而我國的這種模式雖然是美國乃至部分其他國家目前較為流行的動漫產品開發模式,但美國的這一模式是建立在其動畫制作過程中跟蹤調查市場反應并即時修改動畫內容的基礎上的,而我國目前在市場調查方面極為缺失。
一方面,我國應發展漫畫雜志和單行本出版產業,增加動漫產業的利潤來源,營造全民閱讀漫畫的文化氛圍,并提高動畫及其他衍生產品的市場成功率。另一方面,仍然借鑒美國模式直接投資制作動畫,但必須結合強有力的市場調查工作。
(2)在動漫產品銷售方面,我國動漫產業應立足龐大的國內市場,同時還應拓展海外市場。我國動漫產品難以打開國際市場,主要是因為政府對于動漫產業的束縛過緊,嚴重抑制了國內動漫產品類型的拓展。我國應降低動漫項目審批門檻、細分動漫產品類型并建立科學的分級體制,以豐富動漫產品的類型,為擴大海外市場提供堅實的基礎。
四、小結
綜上所述,日本動漫產業的運營機制中,分工協作的生產方式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類型細分結合分級體制是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控制整個消費者市場;通過漫畫雜志和單行本的層層市場檢驗后再開發動畫等衍生產品是為了降低市場風險、提高投資回報率。綜合來看,日本動漫產業的運營機制始終堅持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原則。而我國在相應環節則與其存在較大差距,這正是我國動漫產業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也應扎扎實實地落實到我國動漫產業各環節的運行中,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科學、完整、發達動漫產業鏈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白曉煌:日本動漫[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6.
[2]中野晴行:動漫創意產業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3]王冀中:動畫產業經營與管理[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4]譚玲、殷俊:動漫產業[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5]劉軼、張琰: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與動漫營銷[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6]洪佩奇:美國連環漫畫史[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7]艾倫·布里曼:迪斯尼風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8]顧江:文化產業經濟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 上一篇:醫院實踐感言
- 下一篇:護理人力資源安排方法研討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