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雙順差的現狀及原因詮釋
時間:2022-04-22 08:40:00
導語:收支雙順差的現狀及原因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現象日益嚴峻,本文主要對雙順差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一、2000年以來我國的國際收支情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的國際收支始終保持在經常項目順差,資本與金融項目順差的“雙順差”格局,總順差規模不斷擴大。國際收支的平衡與否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均衡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國際收支持續順差表明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已過萬億,持有如此巨額的儲備固然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體現,但由此產生的國際收支順差過大也會對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國際收支順差的原因
1.長期以來我國存在的儲蓄大于消費的結構性失衡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主要特點是低消費高儲蓄,我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已從2000年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居民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從2000年的46.6%下降到2006年的36.3%。儲蓄率則從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間快速增長了9個百分點。同時全社會總存款,居民消費存款的比重持續降低,從2000年的53.6%下降到2006年的50.7%。因此,全社會儲蓄率的過高不是由于居民儲蓄過高,而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導致的企業存款和政府儲蓄的巨幅增長與過高。消費率過低的結構性矛盾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如果消費率長期偏低,消費率和投資率之間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會導致社會產品價值不能及時得到實現,大量生產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帶來高失業率,并且直接影響企業效益和償還貸款能力。因此,只有減少企業留利和政府稅收在GDP中的比重,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消費啟動的支撐基礎。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說,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問題以及工資形成機制的滯后成為中國消費增速的最大制約因素。目前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的增長速度難以改變目前格局,消費啟動依然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同時,我國微觀經濟主體信用度不高,一些企業從銀行得到貸款后,到該還貸時,雖有能力但拖欠不還;還有一些企業盲目投資,相當一部分投資形成無效投資,導致平均投資回報率低,還貸困難。這些現象使銀行風險增大,導致“惜貸”現象出現。其結果是國內儲蓄出現相對過剩,這種過剩反映在國際收支上就是持續盈余和“雙順差”。
2.外匯資金的過度流入
(1)國內居民和企業的發展對外資的需要
我國的居民儲蓄傾向比較高,而居民儲蓄絕大部分是通過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中介轉化為投資的。由于銀行的商業化運作及內部機制不完善,效率相對比較低等因素,銀行不能很好地發揮社會資金轉化功能。國家高速發展所引起的對資金的大量需求與不能使儲蓄有效率的轉化為投資供給之間的矛盾,是產生需求外資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然而我國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全,企業的融資渠道少。我國企業的融資大部分是通過國有商業銀行融資。隨著商業銀行轉向商業化經營,建立自我經營、自負盈虧的機制,各大銀行都以追逐和保持自身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嚴格控制發放貸款數量,而對放貸地區、項目進行謹慎的選擇以追求經濟效益,企業在國內獲取資金的渠道被堵塞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將目光瞄準了外資,產生了對外資的需求。同時,國內企業愿意與外資合作。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以及跨國企業的進入,我國國內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急需高新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而外商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國內企業往往通過引進外資的形式來引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
2.國內經濟政策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采取鼓勵出口和鼓勵外資流入的非對稱性國際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鼓勵外資流入,限制資本流出。從跨境資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較松,流出管理較嚴。例如,鼓勵外商來華直接投資,限制國內企業到境外投資;鼓勵外債流入,限制國內金融機構向境外提供債權,不允許非金融企業對外發放貸款;鼓勵非居民向我國居民提供資本項目下捐贈和轉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資本項目下捐贈和轉移等。
(3)外資的選擇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外資涌入中國,主要動機就是尋求獲利機會。首先,進行直接投資可實現內部化從而節約交易費用。我國外貿市場的高額交易費用和存在的較高的貿易壁壘促使大量的跨國公司放棄國際貿易的形式而采取對外直接投資的一體化策略。其次,我國廉價的生產要素,比如勞動力和土地等,巨大的市場潛在容量,再加上我國政府為吸引外資給予外資的一系列超國民待遇,更加吸引外商對我國進行直接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外資大量超規模涌入,形成了負的儲蓄缺口;另一方面,外商投資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取代進口,加大出口,從而進口減少,出口增大,外匯的負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
(4)是較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
心理預期對我國的資本流動始終具有很強的影響力。2002年以來,受國際、國內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和個人出現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同時,媒體鋪天蓋地地討論人民幣升值問題,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進一步被強化。在存在價格落差(利率差、匯率差)的情況下,社會中的每個企業和個人都會成為潛在的投機者。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出口企業會盡可能早收匯、多結匯;進口企業會推遲和減少購匯、付匯;老百姓也不愿意持有外匯。這些行為直接導致我國資本流入增加和資本項目順差擴大。從境外遠期外匯市場看,人民幣非交割遠期匯率升值較高的時段與我國外匯儲備增加時期高度吻合。
參考文獻:
[1]克魯格曼,奧伯斯菲爾德.海聞譯:國際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周莉: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分析:原因、影響及對策[J].管理科學,2008,(1)
[3]申宏麗:技術約束與我國外匯儲備的債務性特征[J].世界經濟研究,2006(7)
- 上一篇:構造理想的化學教學課堂
- 下一篇:電工基礎實訓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