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系研究
時間:2022-09-07 09:31:44
導語:江蘇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關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省份,江蘇省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處于全國前列。在保持每年各產業部門都能夠快速增長的前提下,江蘇省始終堅持對地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升級提升明顯。如下圖所示,1979年至1989年,江蘇省的產業結構序列為“二、一、三”。從1990年開始,江蘇省第三產業所占比重首次超過農業,產業結構序列為“二、三、一”。此后,第三產業占地區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斷提高,第一產業的比重則一直在下降。2005年江蘇省第二產業總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6.6%,是江蘇歷史上第二產業占比所能達到的最大值,此后就開始逐步下降。隨著江蘇省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逐步淘汰一批落后產能企業,工業占GDP比重逐步降低。2015年江蘇省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48.6%,第二產業的比重為45.7%,第三產業總值首次超越第二產業。從2015年以后,江蘇省的產業結構序列就變成“三、二、一”,達到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標準。江蘇省的產業結構升級取得巨大成功,經濟轉型取得重大突破,產業結構整體布局更加優化更加合理,江蘇省的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
2江蘇省就業結構發展概況
產業結構的變動必定引起就業結構的變動,而就業結構江蘇省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圖(本圖按當年價格計)資料來源:《江蘇省統計年鑒》(1978—2016)。的變動也會影響產業經濟的發展。如下表所示,1978年江蘇省三次從業人員的總人數為2777.72萬人,2015年從業總人數為4758.5萬人,40年左右的時間增長了近2000萬人。但是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變動情況較大,第一產業從業人數呈現先增后降的趨勢,1990年第一產業從業人數為2389.25萬人,占比為56.6%,在社會從業人數占比達到歷史高值。第二產業從業人數及其占比在持續增長,但最近幾年增長速度明顯放緩,2015年第二產業從業人數達到2046.16萬人,占比為43.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及其占比也在持續增長,2015年第三產業從業人數達到1836.78萬人,占比為38.6%。截至2015年第二產業的從業人數始終高于第三產業的從業人數。
3江蘇三次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的不協調性
從整體上看,江蘇省的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從業人員就業結構比例日趨合理。但是將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進行對比會發現,兩者之間依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協調性。第一產業的產值占GDP的比重在不斷下降,然而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所占比例依然較高。2015年第一產業總值占地區GDP比重為5.7%,而當年第一產業的從業人數占從業人員總數的比例竟然高達18.4%。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占比偏高,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推動全省就業人口比例向更合理更優化的方向發展。近年來,盡管江蘇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第三產業總值已經超過第二產業,成為江蘇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力量和最主要來源。但是第三產業的從業人數一直都達到總體從業人員的40%水平,第二產業始終都是吸納社會人口就業最多的經濟部門。第三產業的產業門類多,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本該成為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經濟部門,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盡管2015年第三產業的產值占GDP比重達48%,但就業人口比例只有38.6%,第三產業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協調性。這說明江蘇省不僅需要繼續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促進服務業經濟產值不斷增長,更要注重優化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比例,拓寬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就業渠道,推動江蘇第三產業更均衡更全面地發展。
4政策建議
4.1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升勞動者素質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起著重要推動作用。當前江蘇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存在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村勞動力人口過剩,農村勞動者人均產出效率低。因此,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升勞動者素質,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村過剩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縮小第一產業就業人口占比,也有助于提升農業的產出增加值。4.2優化工業結構,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江蘇作為工業強省應不斷優化第二產業內部結構,增加資本密集型企業的投入,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淘汰落后產能。要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就要逐步控制和降低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發展,從而合理控制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數量,進而為優化就業結構創造條件。4.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強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第三產業是吸納社會人員就業的主要途徑。江蘇省的第三產業總值占地區GDP比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三產業吸收就業人口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因此,江蘇省應該不斷推動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尤其是發展現代服務業,充分挖掘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潛力。
作者:唐軍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馬惠,王允碩,李延莉.江蘇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相關性研究[J].經濟師,2016(11):166-167.
- 上一篇:從產業結構談“供給側”改革
- 下一篇:煤礦企業經濟管理方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