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國文化背景下積極情緒體驗

時間:2022-03-20 09:46:00

導語:小議中國文化背景下積極情緒體驗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中國文化背景下積極情緒體驗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積極情緒本土識別幸福感

摘要:目前積極心理學的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和支持,然而積極心理學的大部分實證研究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進行的,因此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和應用需要考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核心內容也需要在這背景下識別和提取。文章就積極情緒體驗在中國的本土理解做了闡述,并對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之間的轉換提出疑問,認為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轉換機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內容。

一、積極情緒體驗內容簡介

積極情緒體驗是積極心理學重要理論內容之一,研究主題主要涉及幸福感、快樂、樂觀、愛、高興、興趣、滿足、自豪、情緒平衡等。目前有兩個研究重點,即幸福感和快樂。對于幸福感,有兩種不同的研究范式與技術體系,分別是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其中主觀幸福感是目前幸福感研究的主流。

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它與個性特點、控制源傾向、自我概念、社會關系、經(jīng)濟健康狀況等有關。近年來國內外對它的研究越來越多,重點大都集中在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錢觀念、文化、健康、社會支持以及信仰等。快樂雖然作為積極情緒體驗的一個研究重點,但并沒有很細致的研究,目前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些結論性的內容。

Lyubomirsky比較了快樂和不快樂的人,發(fā)現(xiàn)他們在認知判斷、動機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且這種不同經(jīng)常是自動化的,并未被意識到。快樂的人對社會比較信息較那些不快樂的人不敏感。DMBuss提出提高人快樂程度的建議: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并發(fā)展親密友誼;選擇一個與自己在價值觀、興趣、人格特性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適當設立一些期望值,他們的實現(xiàn)會給人帶來很大的滿足和快樂。很多研究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快樂進行了研究,如與收人水平、人際關系、信仰、生物進化之間的關系等。

二、討論

1、主觀幸福感本土識別。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它的影響因素也較復雜。目前對主要的影響因素的單項研究只是為了研究目標的明確化和研究內容的細致化。此外,對于影響因素的研究和解讀需要考慮東西方文化價值的差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加以識別和提取,先本土化而后運用。

生命各個階段的基本發(fā)展是有區(qū)別的,以致幸福感資源有年齡階段的差異。如老年人與青少年的幸福感來源是顯然不同的,對于青少年來說,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的一句表揚的話語可以讓其感知得到肯定,積極的情緒動機被喚起,而幸福感就隨之增加。老年期即生命晚期的基本發(fā)展問題是完善感和絕望感,其中個人完善感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對經(jīng)濟現(xiàn)實的恐懼和體力與情緒依賴的恐懼,不過許多老年人只要能夠生活在適度的經(jīng)濟安全和相當?shù)慕】禒顟B(tài)中,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支持是其最重要的幸福感資源。

此外,幸福感資源也有身份地位以及地域性的差異,如父母和子女、教師和學生、以及公司企業(yè)老板和員工、國家領導人和監(jiān)獄服刑人員之間的幸福感資源的不同。中國家庭本位觀念非常強,做出一番成就往往不是為了人生的自我實現(xiàn)而多半是為了光耀門相。因此,中國父母主觀幸福感相關的最主要的是子女是否成才、爭氣、聽話以及子女是否孝順,甚至自己過得是否幸福無關緊要,只要子女過得好,他們就會滿心欣慰。中國父母給予子女的是最無私的愛,子女才是他們的幸福感的資源。撫養(yǎng)子女成才本身就是父母體驗到的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方式,很多人實際上已經(jīng)把培養(yǎng)子女作為終生追求的一項事業(yè),這其中真正滲透的是自我實現(xiàn)滿足的幸福感。2008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前十名依次分別是:杭州、寧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紹興、長春、無錫、長沙,表明幸福感地域性的差異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似乎不是很明顯。常說的“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個地域的人往往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和生活理念。另外,地域性的差異還體現(xiàn)在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國外學者對幸福感的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幸福感較強。然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中國城市老人的生活也顯得較為安逸,而農(nóng)村中進城務工的人員逐漸增加的同時,留守老人和兒童也在增加,老人幾乎要承擔所有的日常生活負擔,年齡、體力與生活負擔形成反差,因而降低了幸福感。

2、快樂情緒的本土識別。

D.M.Buss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指出快樂既是人類追求的目標,更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心理機制。國外學者對快樂與金錢的關系、快樂與信仰的關系做了大量的研究。積極心理學把快樂作為積極情緒的重要研究內容顯然有價值強加之嫌。情感的滿足和獲得途徑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觀之上的。并不是每個民族或者每個國家都把追求快樂作為人生的追求目標,同樣金錢也不是快樂的催化劑。盡管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社會和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入,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有所抬頭,但畢竟占據(jù)不了中國人人生觀和生活觀的主流。東西方的價值取向的差異決定了其快樂資源的不同。西方個人主義的快樂來源顯然是狹隘的,而相比西方,中國集體主義的快樂資源顯然是較豐富的。因此,中國文化背景下有關快樂的研究是比較復雜的。

三、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之間的轉換

積極情緒不一定就能帶來積極的效果,反之亦然。大量調查表明中國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大都首先經(jīng)歷了太多的艱辛和磨難。而快樂的人似乎容易“玩物喪志”,這種看法是否有科學依據(jù)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積極和消極情緒都與一種免疫杭體分泌S-LgA的水平有關,積極情緒狀態(tài)可以相應地提高免疫系統(tǒng)的活動,而消極情緒則相反。國外學者B.L.Fredrik(1998)提出了心理恢復力(psychologyresilience)的形成理論:拓展一構建理論(broaden-and-build)。該理論認為,積極情緒體驗擴大了個體瞬間的知一行(thought-action)能力,并幫助個體建立和增強從身體、智力到社會和心理的資源。該機制使個體在面對消極情緒情景時,較快地恢復到正常的情緒狀態(tài)。該理論實際只是消極情緒的一種防御機制,那么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之間存在一個轉換嗎?如果有的話,那么轉換機制又是什么呢?這個轉換機機制是泛文化的還是受文化背景限制的呢?這或許是一個值得積極心理學繼續(xù)研究的一個問題,因為如果存在這么一個轉換機制的話,那么我們人類個體一旦掌握住這個機制,就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真正意義上使得我們體驗積極情緒,從而更好地挖掘積極的心理層面,開發(fā)人類潛能,達到積極心理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