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自由是第一生產力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22 07:22:00
導語:實質自由是第一生產力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實質自由
(一)、“自由”的概念與阿馬蒂亞·森的理論框架:
森在《以自由看待發展》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全書的出發點:“本書論證,發展是可以看做是擴展人們享有的真實自由的一個過程。聚焦于人類自由的發展過程觀與更狹隘的發展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狹隘的發展觀包括發展就是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或個人收入提高、或工業化、或社會現代化等等的觀點。”森把發展的目標看做是等同于判定社會上所有人的福利狀況的價值目標,但它們最終只屬于工具性范疇,是為人的發展、人的福利服務的。森認為,以人為中心,最高的價值標準就是自由。發展的目標就是擴展實質自由。<1>
貫穿全書的中心概念“自由”是在“實質的”意義上定義的,即享受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的可行能力。更具體地說,“實質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饑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的死亡之類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夠識字算數,享受政治參與等等的自由。”它包括法治意義上的自由,但不限于權利——自由是人們能夠過自己愿意過的那種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自由還包括各種“政治權益”,比如說,失業者有資格得到救濟,收入在最低標準線之下者有資格得到補助,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格上學受教育。<2>
這樣的自由概念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關于生活質量和亞當·斯密關于生活必需品的論述,森在此基礎上考察構成人的有價值的生活的“功能性活動”。舉例來說,這些活動可以包括吃、穿、住、行、讀書、看電視、社會參與(投票選舉、在公共媒體上發表言論觀點、上教堂做禮拜)等等。把這些活動列成一個清單,一個人的“可行能力”,就是對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單的所有活動的各種組合。在這個意義上,能力就是一種自由:能過有價值的生活的實質自由。這樣的自由觀既意味著個人享有的“機會”,又涉及個人選擇的“過程”。假定每個人都在可行的各種“活動”組合中,按自己的標準選擇最優組合,那么一個人能夠實現的能力就可以通過他的實際選擇而表現出來。在理論討論中,可以假定我們有一個足夠全面的清單來表現人的能力。在實踐中,哪些活動應該被列入這個清單,是一個社會選擇的問題,需要通過適當的過程來解決。從實際出發,這個清單可以首先包括最基本的功能性活動,再逐漸擴展到有統計資料的項目。聯合國自1990年以來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就包含了森幫助設計的、評價各國發展狀態的、從高度概括的到更加詳細的若干清單。<3>
(二)、實質自由的建構性和工具性作用:
1、自由的建構性作用:
自由的建構性作用:自由是人們的價值標準與發展的目標中自身固有的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價值,因而不需要通過與別的有價值的事物的聯系來表現其價值,也不需要通過對別的有價值的事物起促進作用而顯示其重要性。<4>
2、自由的工具性作用:
(1)政治自由:廣義而言(包括通常所稱的公民權利),指的是人們擁有的確定應該由什么人執政而且按什么原則執政的機會,也包括監督并批評當局、擁有政治表達與出版言論不受審查的自由、能夠選擇不同政黨執政的自由等等的可能性。這些自由包括人們在民主政體下所擁有的最廣義的政治權益,或甚至包括諸如政治對話,保持異見和批評當局的機會,以及投票權和參與挑選立法人員和行政人員的權利。<5>
政治自由的作用主要在饑荒或社會發生動蕩和災難時期表現的特別明顯,政治的激勵作用可以促使政府官員在面對公民選舉的壓力下千方百計的去盡快阻止饑荒或改善饑民的生活狀況。這就是為什么饑荒往往不會發生在民主國家的原因。實際上世界上的很多饑荒都是人為原因產生的。權威主義政府擁有絕對權力,而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敗或獨裁者不聽專家勸告在制定經濟政策上出現很大的失誤。這兩種中任何一種原因都很大的可能導致饑荒或經濟的嚴重衰退。
在出現社會大動蕩中,權威主義政府的大小官員總是會保全自身的利益或生命而不顧普通人民大眾的利益和生命。這也是伊拉克可以跟伊朗打一場歷時八年的艱苦戰爭而不顧伊拉克普通百姓的疾苦的原因。在社會發生大的經濟危機而導致嚴重的經濟衰退的時候,權威主義國家的那些權貴們的撐地股股的腰包絲毫沒有被見到有什么縮小。而因經濟危機導致的物質損失全部由普通的人民大眾承擔,那些走在最后和在剛發展起來的經濟上多余的人們的生活狀況更加惡劣。亞洲金融危機后,人們才真正感受到對民主保障的強烈需要。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亞洲金融危機的發生本身就是缺少民主保障而引起的。金融的商業操作違規沒有得到及時糾正,還是體現了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法治不健全,政府行為缺少透明度。
(2)經濟條件
經濟條件指的是個人分別享有的為了消費、生產、交換的目的而運用其經濟資源的機會。一個人所具有的經濟權益,將取決于所擁有的或可資運用的資源。以及交換條件,諸如相對價格和市場運作。就經濟發展過程增加一個國家的收入和財富而言,它們會反映大批人們經濟權益的相應提升上。顯而易見,以國民收入和國民財富為一方,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權益為另一方,在這兩方面的關系中,除了總量以外,分配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新增收入如何分配。將會明顯產生影響。<6>
權威主義政府總是肆無忌憚的進行對市場的大規模壟斷,官僚企業占有了社會大量的資源,社會的競爭資源無法開發出來,最終其對資源配置的效率遠遠小于歐美民主國家。而在其中計劃經濟就是典型的官僚壟斷企業的經濟運行方式,可為罪魁禍首。而在那些法制極不健全卻以市場經濟國家自居的極權主義國家卻向權貴資本主義方向飛奔,這些國家的大小官僚和市場寡頭控制了社會的大量資源,而普通人民大眾只能在官僚們給他們劃出的“市場自留地”里面開掘,而這塊市場自留地本身所擁有的資源量少的可憐。而本來那些由官僚和市場寡頭控制的資源按市場規律交給人民大眾去配置則會發揮巨大的效率,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更讓人擔心的是在有些權威主義國家里出現了一種“新興”資本——“腐敗資本”。政府官員通過自身擁有的權力干預公平的競爭市場然后再抽出一部分本來用于高效率的資源配置的資本,這部分資本就是“腐敗資本”。所以這種畸形資本嚴重的擾亂了市場秩序。更為嚴重的是這種不公平的競爭市場環境使一些跟智力資源緊密結合的優秀資本極大縮小了自身的市場生存空間。而寄生在這種不公平市場環境下的既得利益集團總是百般阻撓建立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和一個自由和民主的法治國家。
市場好比一個制造財富的車間,資本和智力資源和其他生產要素是制造財富的原料。但是在有些權威主義國家里,這個車間里到處存在歧視、不平等、強制勢力。那些低劣的原料充斥這個車間,而那些優質的原料在所占總體市場分額很少再加上受到種種不公平的待遇的狀況下卻仍然創造著的讓人驚訝的財富,仍然發揮著原本更加高的效率。而那些低劣的原料雖然數量很多而且可能占的市場分額也很大。但是其創造的財富卻是少的可憐和它本身所擁有的原料的數量和市場分額極不相稱。而其他民主發達國家的車間里面卻充滿和諧、仁慈和愛,那里面“人人平等”,在這個車間里的人從來不問你父母是干什么的,而只問你是干什么的。在那里你可以憑著自己的實力大膽的闖,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車間有健全的法治,也是自由和民主的地方。在這里每一個人都平等的遵守“游戲規則”。所以這個車間創造的龐大財富足以讓全世界人都羨慕。
(3)社會機會:
社會機會指的是在社會教育、醫療保健極其其他方面所實行的安排,它們影響個人賴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的實質自由。這些條件,不僅對個人生活(例如,享受更健康的生活、避免可防治的疾病和過早的死亡),而且對更有效的參與經濟和政治活動,都是重要的。例如,不識字對一個人參與那些要求按規格生產或對質量進行嚴格管理的經濟活動(如全球化貿易所日益要求的那樣)來說,是一個絕大的障礙。類似地,不會讀報,或者不能與其他參加政治活動的人書面聯系,對于政治參與也是一種限制。<7>
有些權威主義國家對教育資金的投入總是那么的吝嗇,他們總有很多理由為自己辯解。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距拉的那么大,卻仍然不愿意聽到這些失學或受教育時間極短的痛苦群體的呼聲。在這里我不是在以道德論政。但是我們在我們可以做到的情況下為什么不賦予他們享有他們珍視一些生活的可行能力呢?他們的話語權呢?權威主義政府為什么只有自己才有說話的權利而要極不合理的去限制甚至有時候剝奪廣大人民大眾的話語權呢?那些失學或受教育時間極低的群體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可行能力被剝奪。所以在這個社會上他們注定還是弱勢群體,他們的父母是貧窮的農民,注定他們也只能是貧窮的農民。如果這個群體能夠受到很好的教育那么對這個社會的貢獻要遠遠多于我們對這個群體的教育資金的投入。權威主義政府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總算從財政里撥款一筆數量比較可觀的資金去改善他們的狀況,但是事實的結果總是沒有和他們當初設想的好,這筆資金如同扶貧資金一樣大部分沒有用到正規用途上。貧窮的人們和失學的孩子的處境并沒有得到多少改變。因為權威主義政府所創設的制度是產生腐敗的溫床。權威主義政府從上到下的腐敗不根治,注定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的那種最可貴的可行能力還將被繼續剝奪著。其實這個群體最根本的不需要仁慈的獨裁者,他們包括整個社會最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自由民主主義者去構建根治腐敗的制度,還給本來屬于他們的最寶貴的可行能力。只有最大限度的賦予社會所有人的可行能力,這個社會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每一個人才能各自發揮屬于自己的最大潛力,各自為社會創造他們的那一份財富,這樣社會的總財富將達到最大,從而也就達到了自由空間上的“帕累托最優”。這也是自由有超越經濟利益和市場效率的意義的原因。同樣保健對社會的每一個公民都是一種創造自身的可行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當那些窮人連基本的醫療保障都沒有,這意味著一旦他們失去身體的健康而在沒有基本醫療的保障下又很難在恢復健康的情況下,那么也將會造成他們的可行能力被剝奪。
(4)透明性保證:
透明性保證所涉及的,是滿足人們對公開性的需要:在保證信息公開和明晰的條件下自由的交易。當這種信用被嚴重破壞時,很多人——交往的雙方以及其他人——的生活可能因為缺乏公開性而受到損害。透明性保證(包括知情權)因此構成工具性自由的一個重要的范疇。這種保證對防止腐敗,財務瀆職和私下交易所起的工具性作用是一目了然的。<8>
透明性擔保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政府政務公開,而要實現實質政務公開需要有一個民主和法治的基礎。這要是極權主義社會難以做到的。他們能做到的是只是在表面上敷衍一下人民而已,所以在先階段在極權主義社會政務公開也只能是一種呼喚。就像呼喚要建立違憲司法審查機制一樣。另外新聞自由對透明性的擔保也很重要,同樣新聞自由也是權威主義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5)防護性保障:
防護性擔保就是當人們遭受重大自然和社會的災難后,比如嚴重的經濟危機、重大的恐怖襲擊事件(如美國的911)、地震等,人們享有政府提供的各種援助保護人們的生命或財產或其他在那時對人們來說至關重要的利益的權利。關于這一段我已經在關于政治自由的那一段里重點論述過了。總之在遭受重大災難后的人們會對民主的保障作用表現出來的強烈的需要,而這一點上絕大多數權威主義政府是無法給予的。
無論一個經濟體系運用得多么好,總會有一些人由于物質條件起了對他們的生活不利的變化,而處于受損害的邊緣或實際上落入貧困的境地。需要有防護性保障來提供安全網,以防止受到影響的人遭受深重痛苦,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挨餓死亡。防護性保障的領域包括固定的制度性安排,例如失業救濟和法定的貧苦者收入補助,以及臨時應需而定的安排,例如饑荒救濟或者為貧困者提供可增加他們收入的緊急公共就業項目。<9>
實質自由既是發展的目標和又是發展的主要手段。
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一哲學觀點是錯誤的,它與歷史唯物主義不相容。就此,有關論證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一、現有的生產力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即生產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根本不一致。從內涵上講,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生產能力或征服自然的力量,生產力屬能力、力量范疇,是屬性概念,但從外延上講的生產力,指的卻是物質性的“三要素”即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生產力又是實體范疇。現有生產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這種自相矛盾,在邏輯上是不允許的。二、因此,“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是有疑問的,究竟什么范疇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是生產能力還是所謂的生產力三要素?如果認為是生產能力決定生產關系,這明顯地是唯心主義,與認為精神性的東西決定物質的事物如出一轍;如果認為是生產力“三要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決定生產關系,這明顯地或者是機械唯物主義,或者是庸俗唯物主義,或者是人本唯物主義。生產關系作為高層次的社會基本形式并不取決于低層次的物質形式。也雖然,勞動者是社會系統的構成要素,生產關系是社會系統的本質構成,但構成要素并不決定系統的本質,勞動者不決定生產關系,勞動者的素質不決定生產關系性質或狀況。實際上,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三者的結合是社會生產得以進行的必要因素,三者是生產三要素,而根本不是生產力三要素。三、那么,生產力的要素是什么呢?就內涵而言,生產力畢竟是一種力量或能力,是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就外延而言,生產力的要素也應該是能力范疇,生產力包括哪些生產能力,這要從社會生產的內容談起。人類社會生產活動有三方面內容:生產生活資料、生產生產資料和生產后備勞動者。因此,生產力包括三種生產能力:生產生活資料的能力、生產生產資料的能力、生產后備勞動者的能力。這三種能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力三要素,才是生產力概念的真正意義上的外延。四、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生產活動,人們只有在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時才能進行。生產關系有三個內容: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交換關系(包括分配關系)和家庭關系。人類只有在建立起一定的生產關系時才能從事社會生產活動,才具有生產力。人類只要建立起某種生產關系系統,就會有相應水平的生產力。因此,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是順理成章的。總之,發展生產力必須以建立起先進的生產關系體系為基礎;判斷生產關系是否先進必須以生產力為標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質上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體系,通過建構和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來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10>
關于現有生產力概念的質疑目前,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諸多版本里,都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邏輯問題:關于生產力的定義,從內涵方面所定義的生產力與從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產力自相矛盾。例如,“生產力是人們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是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1)還有“所謂生產力就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它表示的是生產中人對自然界的關系。”,(2)等等,這都是從內涵方面定義“生產力”這一概念的,同樣是這些教科書,從外延方面界定的生產力又是:“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引入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3)這也即是所謂的“生產力三要素”。<11>
生產力的內涵定義強調的是社會生產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生產力”是屬性概念;生產力的外延界定強調的是實體性的三要素,“生產力”以是實體概念。正是生產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這種非一致性,導致了目前學者們關于生產力范疇的內涵和實質的一系列爭論。比如,生產力是一種客觀實體還是生產主體的一種能力、力量?是一種能力的話是自然力還是一種社會力量?生產力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還是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等等。(4)但是,盡管有爭議,卻很少有人對現有生產力概念內涵或外延方面提出過疑問,很少有人注意到現有生產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間的這種自相矛盾。<12>
生產力決非實體,承認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有關生產力觀念上的一些錯誤蓋起因于將生產力實體化理解。生產力畢竟是一種力。單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相互作用的現象,它的定義是這樣的:力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著的物體構成的系統為維持系統自身進行能量轉換的能力或功能。“生產力”是社會科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某種社會屬性。生產力是從事于生產活動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機體或系統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維持社會自身的一種能力或功能。<13>
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產力,也不是生產力的要素,三者的結合只是生產活動得以實現的必要因素,即生產三要素。歷史唯物主義傳統觀點都是把這些生產三要素誤認為是生產力三要素。實際上,勞動者與勞動資料的結合然后作用于勞動對象,表現出的是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即勞動力。勞動力是由人體各分工器官和肢體所構成的生命機體為了維護自身從而進行自然物質變換的能力或功能。<14>
生產力與勞動力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是社會的機體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機體的能力或功能。生產力從來都是指社會的生產力。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生產力表現為一種完全不依賴于各個個人并與他們分離的東西,它是與各個個人同時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個人(他們的力量就是生產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對立的,而這些力量從自己方面來說只有在這些個人的交往和相互聯系中才能成為真正的量。(5)生產力,作為一種能力或力量,對應著確定的實體或載體。生產力的主體或實體既不是勞動者,不是勞動資料或勞動對象,也不是以上生產三要素的結合體,而是具有一定生產關系的人們構成的社會機構,是“一個以人為肢體的生產機構”。(6)雖然勞動力水平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但生產力水平不是勞動者素質所能決定的,也不是生產資料(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先進性所能決定的。現代素質的某個勞動者,與古代人相比,其勞動力水平不可謂不高,如果讓他與周圍的人隔絕,或者使其處于動亂無序的社會環境中,即便有先進的生產機器,他與機器的結合并不能表現出多大的生產能力,充其量他只能維持自己的生存而已。<15>
生產力是“一個以人為肢體的生產機構”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的能力或功能。或者,按傳統的定義,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如果暫且撇開這些內涵定義的準確性、完備性不談,那么,作為能力、力量意義的生產力其外延應該怎樣界定呢?作為能力范疇的生產力,不管視其為系統還是視其為類,它的構成要素或劃分項都應該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項。同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應該是統一的,這是最起碼的邏輯要求。因此,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傳統觀念的生產力三要素觀念是不合邏輯的,即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根本不屬于生產力范疇!<16>
二、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之反思以上已經指出,將生產力實體化理解是根本錯誤的。生產力,作為非實體性的能力范疇,能否決定生產關系,歷史唯物主義者們對此應該有所思。生產力能否決定生產關系,是很值得認真分析的。<17>
就傳統的外延意義上的生產力即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這三要素而言,認為這三要素決定生產關系,是不可思議的。無疑,勞動者是社會生產系統的構成要素,生產關系是生產系統的本質構成,但是,勞動者并不決定生產關系,勞動者的素質不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道理很簡單,系統的質并不取決于要素的質。也盡管生產資料(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是社會生產得以進行的必要因素,是生產關系借以建立的物質手段,但是生產關系并非決定于生產資料的物質形式。先進的生產資料并不必然地對應著先進的生產關系。<18>
人類的歷史最基本的是生產活動史,社會的發展最有決定意義的是生產關系的發展。生產關系的發展不僅決定了社會的進步,而且也決定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之所以極其低下,是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簡單性、落后性的必然結果。生產資料、資源的共同所有、共同使用、共同勞動,生活資料平均分配,正是生產關系的這種原始性、簡單性決定了原始社會生產能力低下。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導致的結果必然是生產資料(工具)簡陋,生活資料匱乏。如果對人類歷史作深入細致的考察和思考,就不難發現,后來社會生產資料的進步及生活資料的不斷豐富所表現出的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都是由社會生產關系發展所決定的。<19>
歷史唯物主義傳統的教科書觀點認為,原始社會人們使用的生產資料(石器、弓箭等工具)簡陋,因此生產力低下,這就決定了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簡單、落后。這種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傳統觀點的錯誤之處在于,一是把生產資料(簡陋的工具)等同于生產力,二是無根據地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甚至由此推論出手推磨決定封建社會生產方式,蒸汽機決定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20>
原始社會生產資料(勞動工具等)非常簡陋,產品無剩余,原因是生產力低下。為什么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這是人們不曾深究的。曾幾何時,我國生產不能保證人民的溫飽,更不用說有剩余,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不言而喻的。改革開放前生產力水平為什么不高呢?這不是用生產工具狀況、勞動者的素質所能解釋得通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后我國生產力判然不同,然而改革前后我國的勞動者都是同一時代的勞動者,面對的是同樣的資源和設備;改革期間,不同的企業盡管勞動者素質、生產資料先進水平都基本差不多,但發揮出的企業生產力卻參差不齊,甚至有些企業倒閉、破產。為什么改革后有些企業喪失了生產能力呢?歸結為機器的落后、勞動者的素質低,顯然是講不通的。事實是,我國改革首先變革的是某些成份的生產關系,如勞動分工的發展、市場的完善引起的交換關系的變革,股份制的實行、多種經濟成份的并存引起的所有制關系及分配關系的變革,正是生產關系的變革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水平才有了顯著提高。<21>
理論和現實都向我們表明:任何一個時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都有是由那個時代的社會生產關系決定的。生產力不是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所能代表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也不是由生產三要素決定的,更不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生產三要素僅僅是生產關系賴依存在或產生的必要的物質基礎(不是經濟基礎),其重要性是只有通過它們才能建立生產關系。生產三要素也只有通過在自身基礎上建立起的生產關系,才能發揮應有的生產作用。高素質的勞動者,先進的生產手段及大量的勞動對象,如果處在原始、單調、落后的另外的社會生產關系中,是不會有先進的社會生產力表現的。生產力是借助現有生產三要素建立起一定生產關系的社會機體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或功能。生產關系決定社會生產力,這應該是歷史唯物主義本來意義。<22>
三、生產力、生產關系概念的糾正和內容補充以上已經指出,實體性的三要素(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不屬于生產力范疇。那么生產力的構成要素是什么呢?這要從社會生產活動的內容談起。<23>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人類社會生產的歷史活動有三個方面內容。第一個方面的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7)這是一切歷史活動的基礎。第二個方面,就是生產生產資料的生產活動,“第二個事實,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這種新的需要的生產是第二個歷史活動。”,(8)這里馬克思據所說的“新的需要”,應該理解為主要是指人類對生產資料(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需要,“新的需要的生產”主要是指關于生產資料的生產,因為生產資料是社會文明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手段。第三個方面是生產后備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活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增殖。”,(9)人口生產是社會生產歷史活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生產著生產歷史活動和其他歷史活動的主體構成。生產生活資料、生產生產資料、生產勞動者,是社會生產歷史活動的三個方面。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借用馬克思恩格斯總結出的社會生產歷史活動的三個方面,來界定社會生產力外延,來豐富社會生產關系內容。<24>
社會生產歷史活動的三個方面對應三種生產能力,即生產生活資料的能力、生產生產資料的能力、生產新的勞動者的能力。三個方面的生產活動構成統一的社會生產歷史活動,相應的三種生產能力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統一的社會生產力。社會生產力水平正是這三種生產能力的綜合表現。社會生產力,作為一個系統,其構成要素正是這三種生產能力。生產生活資料的能力、生產生產資料的能力、生產后備勞動者的能力是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力三要素”。從邏輯的角度講,這三種生產能力是“生產力”這一概念的外延。<25>
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無論是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還是生產生產資料的生產活動,還是生產后備勞動者的生產活動,只有在人們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時才能進行。“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相互交換其活動,便不能進行生產,為了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10)生活資料生產活動離不開人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使用和勞動,因此必須事先在從事這方面生產的人們間建立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資料生產活動除事先建立一定的所有制關系外還必須以一定范圍的交換關系(包括分配關系)為前提,因為生產生產資料的勞動者們不能沒有生活資料,生產生活資料的勞動者們也不能沒有生產資料;生產后備勞動者的生產活動即人口生產,是以家庭關系為基礎的,家庭關系有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其中夫妻關系是人口生育的基礎,父母與子女關系是后備勞動者養育的基礎。<26>
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歷史活動中相互結成的社會關系,它包括三種關系內容:所有制關系、交換關系(分配關系)和家庭關系。這三種關系構成生產關系體系,其中所有制關系占主導地位,決定著交換關系和家庭關系。<27>
歷史唯物主義的傳統觀點雖然也認為生產關系有三個內容: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交換關系和分配關系,但它根本上忽視了家庭關系在生產關系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忽視了勞動力再生活動在整個生產歷史活動中的重要性。勞動力再生產是社會生產歷史活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勞動力再生產離開家庭關系便無從談起。后備勞動者的素質反映著家庭生產能力,家庭在生產后備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方面所表現出的這種生產能力,是由家庭關系狀況決定的。<28>
人們只有在建立起一定的生產關系時才能從事社會生產活動,才具有一定的生產力。人們只要建立起了一定的生產關系體系,就會有相應的生產力。因此,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是順理成章的。尤其是在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內容作了糾正和補充的基礎上,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更不容置疑。<29>
三、實質自由和生產力的關系
(一)實質自由的概念
實質自由是人們享受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更具體地說,“實質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饑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的死亡之類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夠識字算數,享受政治參與等等的自由。”它包括法治意義上的自由,但不限于權利——自由是人們能夠過自己愿意過的那種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自由還包括各種“政治權益”,比如說,失業者有資格得到救濟,收入在最低標準線之下者有資格得到補助,每一個孩子都有資格上學受教育。舉例來說,這些活動可以包括吃、穿、住、行、讀書、看電視、社會參與(投票選舉、在公共媒體上發表言論觀點、上教堂做禮拜)等等。把這些活動列成一個清單,一個人的“可行能力”,就是對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單的所有活動的各種組合。在這個意義上,能力就是一種自由:能過有價值的生活的實質自由。這樣的自由觀既意味著個人享有的“機會”,又涉及個人選擇的“過程”。假定每個人都在可行的各種“活動”組合中,按自己的標準選擇最優組合,那么一個人能夠實現的能力就可以通過他的實際選擇而表現出來。在理論討論中,可以假定我們有一個足夠全面的清單來表現人的能力。在實踐中,哪些活動應該被列入這個清單,是一個社會選擇的問題,需要通過適當的過程來解決。從實際出發,這個清單可以首先包括最基本的功能性活動,再逐漸擴展到有統計資料的項目。聯合國自1990年以來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就包含了森幫助設計的、評價各國發展狀態的、從高度概括的到更加詳細的若干清單。<30>
(二)生產力的概念
生產力決非實體,承認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有關生產力觀念上的一些錯誤蓋起因于將生產力實體化理解。生產力畢竟是一種力。單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相互作用的現象,它的定義是這樣的:力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著的物體構成的系統為維持系統自身進行能量轉換的能力或功能。“生產力”是社會科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某種社會屬性。生產力是從事于生產活動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機體或系統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維持社會自身的一種能力或功能。<31>生產力是“一個以人為肢體的生產機構”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的能力或功能。作為能力范疇的生產力,不管視其為系統還是視其為類,它的構成要素或劃分項都應該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項。<32>
(三)實質自由和生產力的共同屬性
實質自由是人們享受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生產力是從事于生產活動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機體或系統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維持社會自身的一種能力或功能。首先兩者都是能力。前者把能力用于享受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后者把能力用于進行物質交換、維持社會自身。其實人們進行物質交換和維護社會自身也或多或少包含著一組的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進行物質交換、維護社會自身的活動”和“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所表達的意思都很抽象。兩者所包含的具體功能性活動都比較廣泛。但是實質自由關注的是有價值的功能性活動,是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功能性活動。所以前者所包含的功能性活動還是比后者廣泛的多。另外兩者雖然都是能力。但是前者是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可行能力就是對此人是可行的。“可行”本身包含了“合法”和“盡自己所能”兩層不可分割的意思。而生產力作為很廣泛的“能力”并不包含這兩層意思。所以生產力所包含的能力更加廣泛而且也更加抽象。從我前面的論述中不難看出:實質自由所包含的能力是生產力所包含的所有能力之中最寶貴和人們最有理由珍視的一組能力。
所以實質自由是最高的生產力、第一生產力。
參考資料:
(1)李秀林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0年,第356頁。
(2)、(3)高光等:《歷史唯物主義》,**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第26頁。
(4)李校利:“關于生產力范疇的討論”,《哲學動態》1993年第6期。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5頁。
(6)資本論》第1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340頁。
(7)、(8)、(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頁、第32頁、第33頁。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62頁。
注釋:
<1>參閱[阿馬蒂亞·森]著、[任賾、于真]譯〈以自由看待發展〉、(譯者序言)P3。
<2>同上注。
<3>同上注。
<4>同上注、P4
<5>同上注、P32。
<6>同上注。
<7>同上注。
<8>同上注。
<9>同上注、P33。
<10>參考文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質疑〉、人民書城-讀書論壇。
<11>同上注。
<12>同上注。
<13>同上注。
<14>同上注。
<15>同上注。
<16>同上注。
<17>同上注。
<18>同上注。
<19>同上注。
<20>同上注。
<21>同上注。
<22>同上注。
<23>同上注。
<24>同上注。
<25>同上注。
<26>同上注。
<27>同上注。
<28>同上注。
<29>同上注。
<30>同<1>注。
<31>同<13>注。
<32>同<16>注
摘要:森在《以自由看待發展》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全書的出發點:“本書論證,發展是可以看做是擴展人們享有的真實自由的一個過程。聚焦于人類自由的發展過程觀與更狹隘的發展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貫穿全書的中心概念“自由”是在“實質的”意義上定義的,即享受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的可行能力。更具體地說,“實質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饑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的死亡之類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夠識字算數,享受政治參與等等的自由。”自由的建構性作用:自由是人們的價值標準與發展的目標中自身固有的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價值,因而不需要通過與別的有價值的事物的聯系來表現其價值,也不需要通過對別的有價值的事物起促進作用而顯示其重要性。自由的工具性作用:政治自由、經濟條件、社會機會、透明性保證、防護性保障。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一哲學觀點是錯誤的,它與歷史唯物主義不相容。關于現有生產力概念的質疑目前,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諸多版本里,都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邏輯問題:關于生產力的定義,從內涵方面所定義的生產力與從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產力自相矛盾。生產力決非實體,承認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有關生產力觀念上的一些錯誤蓋起因于將生產力實體化理解。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產力,也不是生產力的要素,三者的結合只是生產活動得以實現的必要因素,即生產三要素。生產力從來都是指社會的生產力。生產力是從事于生產活動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機體或系統進行社會物質變換、維持社會自身的一種能力或功能。生產力是借助現有生產三要素建立起一定生產關系的社會機體所具有的一種能力或功能。生產關系決定社會生產力,這應該是歷史唯物主義本來意義。其實人們進行物質交換和維護社會自身也或多或少包含著一組的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進行物質交換、維護社會自身的活動”和“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表達的意思都很抽象。兩者所包含具體功能性活動都比較廣泛。但是實質自由關注的是有價值的功能性活動,是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功能性活動。所以前者所包含的功能性活動還是比后者廣泛的多。另外兩者雖然都是一組能力。但是前者是人們有理由珍視的那種生活方式的可行能力。可行能力就是對此人是可行的。“可行”本身包含了“合法”和“盡自己所能”兩層不可分割的意思。而生產力作為很廣泛的能力并不包含這兩層意思。所以生產力所包含的能力更加廣泛而且也更加抽象。從我前面的論述中不難看出:實質自由所包含的能力是生產力所包含的所有能力之中最寶貴和人們最有理由珍視的一組能力。
關鍵詞:實質自由既是發展的目標和又是發展的主要手段;“自由”的概念;生產力的概念;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實質自由和生產力的共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