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編纂工作實質論文

時間:2022-07-31 11:11:00

導語:檔案編纂工作實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檔案編纂工作實質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從文化選擇的角度闡述了檔案編纂的價值與特點,著重在理論上探討檔案編纂在文化活動中的一些規律性認識。

【摘要題】理論探討

【關鍵詞】檔案編纂/文化選擇/價值/特點

【正文】

人類文化的進步是一種選擇的結果,在人類文化活動中,社會各成員都或多或少地參與著文化選擇。檔案編纂作為著作行為,無疑是一種文化生產活動,在文化選擇活動中有其獨特的價值與特點,本文就此問題略述己見。

一、檔案編纂是一種文化選擇性的工作

廣義地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我們說,檔案編纂是從事文化生產的活動,這實際上反映著對文化理解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理解文化,是把文化視為人類精神范疇,是觀念形態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作為精神產品的知識體系,本文擬從這一角度展開論述。

所謂文化選擇是從文化發展、變化、更迭的角度來考察文化的。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變化,社會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諸如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習慣等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一方面,每個社會都會從前代接受大量的文化遺產,同時自己也在創造著大量的新的文化信息,并且吸收著相當數量的外來文化信息,另方面,歷代社會文化積累越來越多,而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無選擇地吸收全部人類文化遺產,因此必須及時對已有的文化信息不斷地進行揚棄,剔除那些陳舊的、不符合時代精神的文化,選擇那些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文此,因此,文化對社會的適應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人們有意識選擇的結果,文化選擇過程,就是人們有意識地使文化適應社會需要的過程。概括地說文化選擇就是社會主體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地在多種文化模式中選擇和建立新的文化體系的過程。(注:《文化學辭典》,中央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頁。)綜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文化選擇是不斷進行的。諸如我們所看到的理想沖突、學派爭訟,以及主義的變更、學說的興衰無一不是文化選擇的表現。我們今天所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對社會文化進行再選擇的過程。

檔案編纂工作實質上是種文化選擇活動。這是基于檔案是一種文化,檔案是一切文化之源這一認識為基本出發點的。檔案編纂的突出功能在于對檔案信息的選擇、搜集、加工和整理,通過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整合,針對市場顯現和潛在要求,將檔案信息資源轉化為社會需要的文化產品。其文化選擇的目的旨在選擇和創造一種文化體系。自古我國檔案編纂就有文化選擇的傳統。孔子編修《六經》就是選擇的結果,他用一萬字記載240年的歷史,文字甚簡,足見其編纂選擇的工夫。孔子依據檔案文獻編成的“六經”作為教科書來宣揚儒家的思想和主張的,它的廣泛傳播不但形成了我國春秋時期蔚為大觀的社會文化,而且為中華文化留下了深刻的、難以磨滅的儒家思想烙印,誰能說不是一種文化選擇的結果呢。檔案編纂文化選擇主要表現在檔案信息產品的生產和創造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選題的確定還是檔案文獻編纂的選材、加工過程,編纂者始終是一種文化認識的主體,是在有選擇地同檔案形成者共同創造發展的一種新文化,只有當檔案文化價值信息符合人的心理生物機制及整個社會機制需要時,人和社會才能利用這種文化信息。由于各類傳播手段在內容、媒介、對象、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編纂者需要對原有檔案文獻加以組織和完善,使人類實踐與認識的創造物符合一定的要求和規范,進入社會傳播網絡。使之成為社會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種創造性思維貫穿在每一本匯編的選題、加工、編排乃至每一份編纂資料的構架設計中。(注:趙喜紅:《論檔案文獻編纂在文化方面的作用》,《檔案學通訊》1999年第1期。)因此,編纂什么的本身就體現著文化選擇,是在為社會選擇它所需要的文化。我們今天從事檔案編纂工作,面對大量的檔案文獻,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全部的檔案文獻都進行編輯,而應該按照時代的要求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文化的需要,精心選擇那些社會需要的檔案信息編纂成產品,加入到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中去。

二、檔案編纂文化選擇的價值

1.控制檔案信息傳播的質量。

檔案編纂工作是傳播檔案信息的活動,但它絕對不是簡單地、機械地對檔案信息的轉移,由于檔案編纂工作者享有檔案編纂物的具體選題、加工、編排、出版等特殊職能,承擔著對大眾傳播文化的媒介工作,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對檔案文獻進行選擇、加工、考訂、編排等一系列程序化的處理,使檔案編纂文化選擇的過程和結果適應社會需求。首先,文化的選擇不能脫離政治需要,文化是滿足政治需要和實現政治目的的基本要素,檔案編纂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為政治決策活動提供參考依據,因此,編纂者必然要承擔著相應的政治責任,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現階段,黨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編纂選擇文化的是與非、利與不利的主要標準。其次,檔案編纂工作中所作的考訂、加工等擇優汰劣、去偽存真的工作是控制檔案信息質量,對其進入傳播信息網絡起著篩選、質量把關的作用,保證檔案信息的可靠性與可據性,從而使受眾能正確地理解與吸收檔案信息。

2.締構未有社會文化。

所謂締構,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結合構造。那么,文化締構是指編輯者將個別的、分散的、獨特的精神創造物,經過刨造性的智力再加工重新組成新的精神文化產品。(注:寇斌:《編輯在現代文化傳播中的地位和功能》,《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報》2002年第12期。)文化的生命在于傳播,檔案編纂出版的過程是使檔案信息中所蘊含的精神成果得以遠播的過程,它是以眾多的檔案文獻為基礎,經過編纂者的選擇加工、序化、重構的智力化處理,創構未有社會文化的活動。其“編纂成果是具有創造性價值的作品,主要體現在編纂題目的創意,編纂體例的創意,對相關檔案信息鑒別、分析、篩選、解釋、組織、綜合、評介方面的創意及判斷、處理能力,編纂作品整體效果及目的的實現。”(注:韓寶華著:《檔案文獻編纂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頁。)編篆的過程既是對已有檔案文獻的擇優劣汰,同時又是選擇締構未有文化的過程。編纂對未有社會文化的開創,不僅僅指未有編纂選題的創意上,也包括對已有檔案文獻的重新選擇、編排、組構,誕生出具有不同于或大于原來價值和功能的新文化工程。編纂者通過對檔案信息的敏銳捕捉、精心發掘、正確評判,以及在科學預測、文化發展走向的基礎上選擇檔案信息,并對其進行新的組合。例如,以揭示檔案信息精華為主的文摘、以揭示科學技術或某一社會問題的現狀與走向為特色的綜述、專題調研報告等都屬于這種類型。通過不同類型的編纂使檔案編纂成果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和完美。

3.整序精化檔案信息流。

檔案文獻數量浩大,而且每年呈現出遞增的態勢,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接受能力,使受眾使用的檔案信息在信息總量中的比重越來越小。為了克服這一矛盾,檔案編纂者憑借其豐富的學識和經驗,圍繞一定的選題,從浩若煙海的檔案文獻中發掘有用的檔案信息,經過加工、整序、精化編纂成文化產品進入傳播網絡,使之在更大空間、更長時間得到傳播。如按照一定的專題,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單位檔案材料進行復制、注釋、編排并將其匯編成冊的一次加工,如重要文獻匯編、政策法令匯編、圖冊、照片集等;按照一定的專題將單位檔案信息進行壓縮或提取,組合成匯編的二次加工,如科技成果簡介、統計數據匯編、專題匯編、大事記、組織沿革等;按照一定專題、體例對單位檔案信息進行分聽、綜合而編寫的一種新的系統性資料的3次加工,如專業手冊、年鑒等,上述實際上是根據社會需求對檔案內容進行有系統的、有條理的整序,通過多種類型的編纂,可以讓受眾不必費力或少費力地從浩瀚的檔案文獻中尋找到所需的檔案信息。

三、檔案編纂文化選擇的特點

1.選擇主體的社會性。

這里所說的主體是指從事檔案編纂工作的實踐者,從其內涵看,是在編纂實踐活動中有自主性、創造性、能動性的人;從其外延講,編纂主體包括所有規劃、設計、組織文化生產以及鑒別、選擇、優化文化成果為手段,以傳播和積累、發展精神文化為目的,而在檔案文獻和受眾之間進行社會文化實踐活動的人。相對參與文化活動中的讀者、作者個體而言,檔案編纂不是代表自己,而代表著是社會,是以受眾的代表者的資格參與檔案文獻信息的選擇活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編纂者享有社會文化選擇的裁判權。因此,在對檔案文獻信息的取舍過程中,選擇主體不能以個體價值觀作為取舍檔案信息的依據,亦不能無原則地迎合某一種思潮或遷就某種欣賞傾向和心理,而必須以社會發展的要求、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乃至受眾獲取原生檔案信息的難易度等社會認可的價值來決定對檔案信息的取舍。因而,強調選擇主體的社會性,有助于避免選擇主體在選擇中因主觀因素而導致的失誤。

2.選擇主體的從屬性。

從屬是相對于主體而言的。檔案編纂選擇首先從屬于社會集團利益,這個集團泛指政黨、階級、民族、國家。在階級社會里,檔案編纂選擇的階級性尤為突出,首先它要服從于統治階級的意志,為統治階級總結歷史現實經驗。其次,它從屬于廣大的受眾,體現在為受眾服務是編纂選擇的宗旨和目的上。“讀者是出版物的衣食父母”,這種比喻雖未必準確,但的確反映了編纂選擇從屬讀者的一面。社會需要是檔案編纂安身立命的基礎,一個文化產品,如果脫離了實際,脫離了市場,不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它就喪失了存在的基礎。那么檔案編纂工作的客觀社會需要性表現在哪里?就是適應相關的現時需要。只有適應相關的現實需要,檔案編纂工作才能興盛和繁榮。傳統的原汁原味的編纂形式固然能滿足部分讀者需要,但卻不能適應一般公眾的閱讀特點和興趣,從而限制了檔案編纂成果在更廣泛的范圍傳播。受眾從來不是出版物的被動接受者,他們實際上是最主動的評判者。編纂產品與質量的優劣成敗,從根本上說是由受眾來檢驗和評定的。因此,編纂者只有主動出擊,深入社會實踐,研究受眾的需求,才能提高傳播質量。

3.選擇主體的唯我性。

人們對于一種文化信息的認識,往往習慣于根據自己的經驗、好惡、理解界定這種文化信息的價值相意義。而且科學理論也有一種和“心理定向”相類似的效應,這就是影響科學家從科學文獻中的有關材料怍出自己的選擇。在進行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中間,范式(可認為是對許多研究領域所用的一種看法和說明事件的方式)產生強烈的心理定向。魯迅說過,同是《紅樓夢》,“經濟學家看見的《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謊言家看見宮秘事。”作為讀者的這種“心理定向”和“范式”,檔案編纂者也概莫能外,在對待文化選擇上固然不應該受這種“定向”的影響,但實際上編纂者在選擇某一檔案文獻信息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他所持有的世界觀、思想意識必然對其研究內容產生作用。盡管在編纂過程中一再強調選材的基本原則,但總是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擠進自己的是非好惡等價值觀念,這些觀念有時就是他自己對該條檔案信息價值和意義如何的評價,因此,由于價值觀的差異和學識水平的高低,有些珍貴檔案被不恰當地剔除也就不足為奇了。因而編纂主體選擇的這種唯我性是要加以避免,限制到最低程度。

4.選擇客體的時效性。

任何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發生量的變化乃至質的變異,檔案信息亦不例外。檔案信息價值及其大小也與時間密切相關,在恰當的時機選出就有價值,錯過時機就沒有價值,或者說在恰當的時機有大的價值,錯過時機只有部分價值,尤其是擋案文獻中的科技信息、經濟信息、決策信息和社會動態信息的價值及其社會效應與時間的關系更為密切。此外,受眾對檔案信息的需求特點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如受眾的喜好、欲望、需求、風尚、習慣等,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變化,因而檔案編纂選擇的適時、有效與否直接影響檔案文化產品原有價值的社會效果。目前,一些檔案部門編輯出版的《檔案文摘》就以其內容精練、選材靈活、現實性突出見長而為社會所接受。所以,編纂選擇的時效性通常與檔案信息的性質和用戶的需要密切相關,因而選擇適時與否直接左右檔案的價值及其社會效應能否實現。

5.選擇層次的多樣性。

檔案文獻信息豐富多彩,受眾對檔案信息的需求受特定的專業、科研任務、學習愛好等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需求層次。因此,檔案編纂的層次性是受眾信息需求復雜趨勢的必然要求。從內容范圍看,檔案編纂選擇可分為一般性選擇和專門性選擇。前者指以原生文獻信息為對象的選擇,后者指以檔案信息中的有關主題、數據、事實、引文或圖表等為對象的選擇。從檔案編纂物類型看,可分為服務型、智能型和再創型。為了達到有效的傳播,檔案編纂必須要根據不同受傳者的不同需要,在編纂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內容上采取區分原則,育針對性開展編纂活動。顯然,檔案編纂物的類型越豐富,就越能開發檔案文獻的內在信息及其價值。檔案編纂必須適應多層次的文化需求,即不能一味強調原汁原味,只注意滿足學術研究者利用檔案信息的文化選擇,也不能只顧及成年人文化需要而忽視少年文化選擇。而應根據國民的文化素質層次狀況和社會文化發展的戰略,按照不同要求和標準,編纂滿足不同層次的檔案信息成果,以供社會相應文化層次受眾的吸收和利用。

6.選擇基點的實用性。

檔案編纂成果價值的實現在于利用,而利用的程度則首先取決于所選擇的檔案信息是否實用。如編纂成果能否在領導決策中發揮重要的參考作用、能否在社會主義現代比建設中發揮重要的服務作用等。檔案編纂價值及其社會效應只有通過滿足受眾的某種社會活動需要才能顯現。特別是在知識經濟環境下,更應積極順應時代的需要,充分發揮檔案編纂成果傳播知識、進行社會教育、推動學術研究、為社會文明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等諸多現實性作用。由于受眾對檔案信息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檔案編纂成果的實效最終要由受眾來檢驗和評判,如果編纂的產品在市場上不受歡迎,沒有銷路,自身的價值也就無法實現。因此,強調檔案信息選擇的實用性也是受眾的基本要求。

總之,研究檔案編纂的文化選擇的價值與特點,找出其規律性認識,對于增強編纂選擇的針對性,減少盲目性,對于深入研究檔案編纂基礎理論,適應社會文化發展需求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