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再教育急救學作用
時間:2022-06-13 06:54:00
導語:口腔醫學再教育急救學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口腔專科醫院的逐漸獨立和口腔醫療診所的迅速增多,使得口腔醫學不論在格局上,還是在專業知識、技能和人員、設備等方面越來越專業化。然而,由于人體的各個臟器及其疾病的發展和轉歸是相互關聯的,只精通口腔醫學知識和技能是不能全面治愈口腔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特別對頜面創傷、急性感染、藥物過敏以及患者基礎疾病的存在而出現的心臟驟停、昏迷、休克、暈厥等嚴重并發癥,如果搶救不及時會使口腔醫療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甚至引發醫患糾紛[1]。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一般情況:本研究按職稱將150名臨床醫師按職稱分為住院醫師組;主治醫師組和高級職稱組各50名,其中男性86名,女性64名,平均年齡39.5歲。通過問卷和測試的方法進行調查。
2.調查內容:①口腔醫療知識和臨床技能;②急救醫學知識和CPR(心肺復蘇)操作技能;③急救醫學再教育的現狀。
二、結果
1.口腔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優秀率:住院醫師組92%,主治醫師組96%。高級職稱組100%。
2.急救醫學知識和技能優秀率:急救知識優秀率:住院醫師組為11%;主治醫師組為13%。高級職稱組15%;CPR(徒手心肺復蘇)操作技能優秀率:住院醫師組為5%,主治醫師組為4%,高級職稱組為3%。
三、討論
1.急救醫學教育的現狀
急救醫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各臨床科室的急、危、重癥的診治都屬于急救醫學范疇。對于所有急、危、重癥的處置是以維持患者生命為首要措施,也是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1]。急救醫學在內科、外科、兒科及婦產科等學科領域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而對于口腔醫學領域急救醫學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臨床口腔醫生雖然在高等醫學教育和臨床資格考試中進行過學習和培訓,但是隨著口腔醫學專業的局限性而逐漸淡忘了急救醫學知識和技能。因此,雖然在處理口腔專科急癥方面都具有足夠能力,而遇到并發和繼發的全身性急、危、重癥時,處理措施和能力常感到力不從心,甚至延誤了急救的最佳時機。這種現狀在我國口腔醫學領域也具有普遍性,甚至影響了口腔醫學的發展。因此,加強臨床口腔醫生急救醫學知識和技能再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緩的[2]。
2.口腔醫療中并發的生命危象
(1)心臟驟停的診斷:①意識突然消失;②大動脈(頸動脈和股動脈)摸不到搏動,心音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呈嘆息樣呼吸;④瞳孔散大。如果出現以上征象,可立即實施心肺復蘇(CPR)操作[3]。
(2)休克(SHOCK)的診斷:系肌體微循環障礙而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癥候群,其重要的臨床表現為意識淡漠,動、靜脈壓降低,脈壓差縮小,尿量明顯減少(每小時<30ml)。口腔醫學所涉及的休克病因多為疼痛、出血、過敏、感染等因素。治療的主要原則是控制導致休克的病因,維持有效的血壓,迅速治愈專科疾病[3]。
(3)昏迷:是由于大腦皮層即皮層下網狀結構發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嚴重的意識障礙,即意識持續中斷或完全喪失,最高級神經活動的高度抑制表現。臨床上分為淺昏迷和深昏迷兩種。其病因可為創傷、顱腦疾病、感染、中毒等因素引發。
(4)暈厥:是人體大腦一時性缺血而產生的癥候群,臨床表現為意識淡漠;呼吸急促;脈搏細速;面色蒼白。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危象。處理原則:采取頭低足高體位,阿莫尼亞、氨水等藥物刺激呼吸中樞,同時進行心理支持[3]。
3.口腔臨床醫師急救醫學再教育的措施
既然口腔醫療的特點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很少,對曾經所學過的急救醫學知識和技能逐漸淡忘。那么口腔醫療機構就應該定期的對口腔臨床醫師進行急救醫學的再教育,并列入臨床“三基”考核內容。各級別的口腔醫師都應進行心肺復蘇的實戰演練,對操作不合格的醫師要重復演練多次,直到合格為止,以確保臨床口腔醫療的安全。另外口腔專科醫院各臨床科室應建立急救小組,小組成員應與省市級和國家級急救醫學學術組織保持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急救醫學的動態。及時更換和購進較先進的急救醫療儀器,并有專人熟練掌握和保管,定期維護并長期處于工作狀態。急救藥品要專人保管并且每天進行清點數量和查驗有效期,藥品擺放要固定數量、固定位置,并使每一名醫護人員知曉。口腔醫療中生命救治的流程:①迅速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②建立靜脈通道;③氧氣吸入;④及時向上級醫師和領導匯報;⑤及時進行心肺復蘇、休克的搶救;⑥對生命危象的進一步檢測觀察。
四、口腔醫療機構必備的急救藥品和器械
1.口腔醫療機構應配備心電監護儀;心電監護除顫器;呼吸機;氣管切開包;靜脈切開包;吸痰器等。并有專人保管器械,定量儲存,定量清洗消毒,使儀器設備永遠處于良好狀態,以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2]。
2.口腔醫療機構應儲備的急救藥品:呼吸興奮劑;強心藥物;降壓藥物;升壓藥物、鎮痛藥物、鎮靜藥物、止血藥物、消炎藥物、抗過敏藥物、脫水消腫藥物等。有專人保管,足量保存,定期更換[2]。五、心肺復蘇的新進展早在1700年前的東漢時期,名醫張仲景就提出過生命復蘇的方法。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國家首次建立了現代心肺復蘇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即基礎生命支持;進一步生命支持;高級生命支持三個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CPR的操作步驟已形成了國際通用的九步法。2005年國際衛生組織再次對心肺復蘇的技術操作進行修訂,新指南更加強調循環支持的重要性,并將單人操作中每按壓胸廓15次、口對口吹氣2次,修訂為每按壓30次吹氣2次;并且將胸廓按壓下陷3~4cm修訂為使胸廓下陷4~5cm。現代急救醫學特別要求第一目擊者及時的心肺復蘇是成功救治的關鍵[3]。
- 上一篇:談論城市旅游形象問題
- 下一篇:建委審批制度改革調查報告
精品范文
10口腔醫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