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語言中時態比較
時間:2022-04-22 08:48:00
導語:漢英語言中時態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漢英兩種語言分屬不同的語系,自然有許多不同之處。而我們在學習外語(如英語)時,首先注意到的是詞匯,卻不夠重視時態的重要性,因為在漢語中時態并沒有一個像英語中那樣明顯的概念,很多話在沒有語境或上下文的情況下無法判斷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時間上的范疇很難判斷。那么漢語是怎樣表示時間關系的呢?與英語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時態的表示方法
王力先生[1]曾指出,時間的表現,大多數族語是有的,然而各族語對于時間的看法卻不相同。大致說來,人們對于事情和時間的關系,第一,著重在事情是何時發生的,不深究其所經過時間的遠近,或長短;第二,著重在事情所經過時間的長短,及是否開始或完成,而不甚追究其在何時發生。這一觀點較為全面地概括了語言在時間表達上的特點,即使是一些稍有例外的語言,也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時間概念。那么,英語和漢語這兩種系統性較強的語言在時態上具體又是怎樣表示的呢?Clifford[2]45指出,英語有著相當完善的時態標志系統,并且提出一個時態標志的公式:({-d})({will})({have+-N})({be+-ing})V,按先后順序分別表示{過去時}{將來時}{完成體}{進行體}和動詞,其中只有動詞成份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在括號中的選項均為可選擇選項,但只能按照所給出的順序選擇一次。我們由此可以看出,英語是一種形態結構(Morphologicalstructure)突出的語言,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看出它所表示的時間關系,而形態結構的變化又恰好與時間表達形成一種一致關系。
傳統語法中通常認為有16種時態關系,由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和完成體、進行體等交叉形成,通過時態標志表示出來,但凡學過英語的人都能從中看出句子的時間關系,如“Shewasgoingtomyroomstoseemyaun.t”;即使是較復雜的句子結構也是一樣,比如“Ihadthoughtmuchandoften;ofmyDora′sshadowingouttomewhatmighthavehappenedintheseyearsthatweredestinednottotryus…”。而漢語在時態表達上則是一種相對比較“含蓄”的語言,這也體現了漢語隱性與英語顯性的對比關系。英語中有明顯的時態標志,但漢語中卻沒有相對應的部分,起作用的是表示時間的狀語,如“下個月中旬,我出差到江南去。”其中的時間狀語明確地表示了句子的將來時態。另外虛詞也是漢語中表示時態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著、了、過等。而Halliday從系統功能語法角度提出英語有36種時態的說法。何偉提出,在功能主義時態觀中有兩個原則,三分制原則和遞歸原則,即以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作為三種基本時態,并指出“時態具備遞歸性,時態在系統內可作重復選擇”[3]419,但Halliday[4]又從功能角度提出了“限制規則”(Stoprules),從而得出了36種時態的說法。同時,關于時態的表示方法,Halli-day還提出時態標記(Tensemarker)和時間因素(Timeelement)等概念。
二、詞匯與時態
虛詞是漢語中表達時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漢語時態研究中比較受關注的問題,很多學者曾對此進行論述。在此僅以幾個比較重要的虛詞“過,著,了”等幾個典型例子進行說明。“過”通常表示已經完成了的動作或事件,與英語中的過去時或完成體有很多相似之處,且常與“已經”“曾經”等配合使用,但并非必須。如:(1)中國人民是勤勞、智慧、勇敢的人民,對人類文明曾經作出過卓越的貢獻。(2)我已經囑咐過她了。(3)我想起來了,我們報紙還(0)就此發表過答讀者問呢。對于那些起輔助作用詞的使用上,并無特別規律可言,如例(3),我們還也可以加上“曾”或“曾經”。“著”則主要表示正在進行或持續的動作和事件,從過去持續到現在,可能是一種狀態或活動,與英語中的進行體比較接近。如:(4)黃耀祖架起一只腳來,悠悠地晃蕩著。(5)車站有一截矮矮的磚墻,帖著花花綠綠的標語。另外還有一些與之相近的如“正……”“在……”“正在……”等。同時我們也發現例(4)和例(5)也稍有不同,例(4)完全是一種動作正在進行和持續,例(5)則在表明一種狀態,那么狀態可以和英語中的進行體比較嗎?我們也可以看一下英語進行體的例子來比較一下。(6)Thecar′sbeenstandinginthegarageforweeks.在這句話中用到了現在完成進行體,如果用漢語表達的話,可以是“這輛車這幾周一直在車庫停著。”表明車的一種狀態。
對于“了”的論述比較多,它所表示的含義也較廣泛,主要有三種含義:1)與動作連用,表示動作的完成,與英語中的完成體相似;2)表示將要進行的動作或將要發生的事件,相當于英語中的將來時;3)與時態關系不大,表示一句話的結束。如:(7)風已經停了。(8)這場戰爭打了八年,還不該結束嗎?(9)時間到了,我得走了。另外上文中提及的時間狀語也是詞匯所涵蓋的問題。印歐語系中的語言(如英語)主要通過動詞的形態變化來表示時和態,二者密不可分;現代漢語則完全不同,兩者并非一定要結合在一起表達,時可以由語法成分表示,也就是漢語中“著”“了”“過”等成分;態或體可以由句中的實詞充當,此外還有時間副詞,如“我已經吃了飯”中的“已經”;“我剛吃過飯了”里的“剛”,其實按其性質和作用,應視為“時態副詞”。這些也都可以在英語中找到對應的詞匯或表達,如“已經”和“havealready”,“剛”和“justnow”等。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沒有明顯虛詞標志的漢語句子都是依靠這些“時態副詞”或時間狀語來體現的。還有一些動作也體現了時態關系,也就是實詞充當時態標記的例子,如:(10)“沒聽說你還有個親戚啊?啥親戚?”
例(10)可譯作“Ihaven′theardthatyougotanoth-errelative;whoistha?t”表示聽到別人說起的意思,屬完成體。究其原因,“聽說”雖被看作一個詞,但事實上已經發生了兩個動作,表達A聽B說某事,因而在英語中譯成haveheard或hadheard更為合適。既然漢語中詞匯意義與時態相關,那么在英語這一以形態結構(Morphologicalstructure)著稱的語言中,詞匯是否具有時態意義呢?答案也是肯定的。盡管英語以它的形態結構變化著稱,其時態變化也的確與此相關,但某些詞或詞組是可以表達一定的時態意義的,如In,Abou,tOn等介詞可以表示一種進行著的狀態、職業等;再如Certain,Sure等也可表示對即將發生事情的預測或導入。比如說,“Theboyisintears”“thearmyisonthemarch”“wearecertaintobevictorious”;分別可譯作“那小男孩正哭呢”“軍隊正在行軍”“我們定將取得勝利”。但在動詞中這樣的例子極少,英語中的詞匯由于其語言的特點,所能在動詞本身中體現的時間意義都被時態標志給蓋住了。如英語中的Learn一詞,用漢語說“我學會了”,英語中就要說Ihavelearnedi.t也就是說,在英語中沒有哪個動詞是單獨出現而沒有任何時態表示的。
三、情態動詞與時態情態動詞
在漢英語言對比研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在時態系統中同樣不可忽視,尤其是英語。在傳統的英語語法分析及教學中,往往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情態動詞的程度、區別等,而對其時態意義相對比較忽視。湯普森對于這一點曾論述“情態動詞的時態通常被認為是無時態(Neutralized),盡管它包含了過去的含義”[5]87。在對情態動詞的處理上,我們通常也是這樣認為的,即使是Will和Would這樣對應明顯的詞匯,也更多地去區分其情態,而非時態,其實情態動詞在大多情況下都表達了一種過去的時態。漢語中的情態系統(Modality/Modalsystem)雖相對不太明顯,卻仍然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相對應的情態動詞有“會/要,敢,將”等。如:·(11)他發現蘇小姐有不少小孩子脾氣,她會頑皮,會嬌癡,這是他一向沒想到的。
(12)我想你還是在上海或南京找個事,北平形勢兇險,你去不得。例(11)較明顯地給出了所謂情態動詞或稱之表示情態的成分,就其時間而言可將之稱為現在時,但其中的確包含過去的意味,“蘇小姐”一定曾在過去“頑皮”過,“嬌癡”過,而后“他”才產生了這樣的認識。這與英語中“may”“can”的意味很相似。可以譯作:Inmanyways,shehadaverychildishtemperamen,thedis-covered.Forinstance,shecouldbemischievousandshecouldplaydumb,traitshehadneverexpectedofher.而例(12)則有比較明顯的將來意味,相當于你不能去,不要去。基于北平形勢兇險,這一“現在”的情況,可譯作:IthinkyoushouldtrytofindajobinShanghaiorNanking.ThesituationinPekingisverycritica,lsoyoumustn′tgothere.類似的用法還有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但在情態動詞的時態上,過去時間的表達更多地是從意義角度加以分析,從形態上說,我們不能將之完全等同。對于英語中的例子也是這樣,因為從傳統語法分析上,我們仍無法辨認出時態上標志性的區別,但在意義上,這種時間表達的意味相當明顯。
如:(13)Thepolicearedoingalltheycantofindher.從時態上看,非常明顯,例(13)是現在時進行體;而從意義上看,這句話仍然是基于過去對thepolice能力的了解所做出的判斷,認為這已經是“alltheycan”。而另外一方面,有時在使用情態動詞時,我們也用到時間副詞,這時情態動詞的時態意味就更明顯了,如:(14)I′mafraidMrHardingcan′tseeyounow-he′sbusy.對于例(14),除了I′m中am的縮寫,我們也會說這個句子是個現在時,因為有時間副詞now,這也成了這句話的時態標志(Tensemarker)之一。另外還有很多研究者就時間的尺度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如李鐵根[6]曾提出客觀存在的時間及相對的時間概念,他稱之為“絕對時”和“相對時”。其中“絕對時”指借助時間狀語或時態助詞“著、了、過”等表示時態,而“相對時”則是有一個參照時間,如“我到他家里的時候,他正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其中“我到他家里的時候”就作為一個參照時間。而謝應光也在他的文章中論述了Klein提出的“情景時間”和“話題時間”的概念。“如果把話語描寫的內容叫做情景,這種情景存在或持續的時間就可以被稱為情景時間”;“話題時間指一個時間段,對某一場合做出的陳述被限制在這個時間段內”。這些都是在時態關系系統中相對于客觀時間而存在的概念。
- 上一篇:二胡演奏張與弛
- 下一篇:交通局效能亮劍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