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性培養學生聽力技能論文

時間:2022-06-18 04:48:00

導語:針對性培養學生聽力技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對性培養學生聽力技能論文

摘要:聽力在語言習得中的地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方式更偏重于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更像是一門傳授知識的課程,很難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筆者通過學習相關理論以及總結聽力教學的經驗,認為聽力課更應該像一門技能課,聽力教學的基本任務應該是有針對性培養學生聽力技能,即有選擇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預測和推理能力及筆記能力。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基本任務聽力技能

一、引言

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外語獲取、交流信息的能力。根據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習得主要是通過獲得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來實現的。而聽是獲得可理解語言輸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而,聽力作為一種輸入型技能在學生的語言習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英語教學的改革以及各種英語能力考試的改革,使聽力教學得以推廣和普及。英語教學中對聽力的要求日益強化。如何有針對性、有實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或者聽能,便成了英語教學中師生共同關心的問題。作為一名英語專業聽力課教師,筆者通過學習相關理論以及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發現“講單詞—放錄音—對答案”的訓練方式很難真正提高缺乏語言環境的中國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然而要知道如何更有效地組織聽力課堂教學,首先必須明確聽力教學的基本任務。

二、聽力教學的任務

聽力理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根據解碼理論,聽力理解的過程是聽者對說者所傳來的編碼訊息進行解碼的過程——接受、理解聲音信息的過程。它涉及語言、認知、文化、社會知識等各種因素,還對聽者的聽能有所要求。

提高學生的聽能即是英語聽力教學的目的。聽能即聽力技能。概括地講,聽力技能是一個綜合技能,包括對單詞、句子、語篇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可以說聽力課的實質是一門技能課。而具體地說,在聽力教學過程當中,應著重訓練培養學生的以下三種技能:有選擇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預測和推理能力及筆記能力。

1.有選擇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據調查,學生在聽音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是:力求聽出每個詞、每句話;對話語的每個詞賦予同等注意力,惟恐漏掉一點兒信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辦不到,也是不必要的。

英語聽力訓練其實是以記憶,確切地說是短時記憶為基礎的。但是人類的短時記憶容量有限。心理學家認為,一般來說,一個人一次只能記8個不相關的數字,或7個不相關的字母,或6個不相關的單詞,留存信息的時間也短,僅有10秒。因此聽音時聽者必須有所選擇,即將注意力重點集中在主要內容、主題思想及關乎上下文內容的關鍵詞上。

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之前,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從認識上擺脫“不漏掉任何信息”的想法。幫助學生辨別重要內容與次要內容、主題思想與支撐材料;指導他們篩選關鍵詞的技巧;提醒他們重點留意含有when,where,why,who,how等的句子,它們往往載有重要的信息;至于遇到個別聽不懂的詞或句子,可暫且放過,堅持聽完全文。另外,鼓勵學生不必因為遺忘某些內容而有負疚或沮喪心理,以免影響聽時情緒從而降低之后對語音的感知、辨別、分析推理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應適當地將精聽和泛聽結合起來,并各有側重。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聽大意,并要求學生用三言兩語概括總結要點或主要信息,然后再讓學生精聽,以便了解有關細節。聽力練習可采取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方式進行。在練習中,學生必須從錄音中篩選必要信息去解決某個難題或完成某項任務。

2.預測和推理能力

預測推理能力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聽力技能。在日常交際中,人們往往可以通過語境對說話者將說出的話及其含義作出預測或推理。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Barlett在《記憶》(Remembering)中提出了圖式理論。Barlett將圖式定義為讀者頭腦中的知識儲存。語言圖式指聽者所掌握的語音、詞匯與語法等基本知識。內容圖式是指聽者對世界的認知,是與聽力材料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文化知識。形式圖式則指涉及不同題材與不同主題等語篇結構方面的知識。

預測過程實際上是聽者激活頭腦中與聽力材料內容相關的各種圖式并據此對即將聽到的材料作初步猜測的過程。

有了預測這一步驟,聽者能更快地把感知到的聲音符號與已有的語音、詞匯與語法等知識相結合,從而更迅速地反應出聲音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不僅如此,由于人所表達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邏輯關系,聽者還可運用自己的大腦中的圖式,以及從前文中得到的信息,對下文進行預測;同樣從下文獲取的信息又可用來糾正、補充前面獲取的不準確或不全面的信息。

除此之外,聽者亦可基于腦中已有圖示,根據上下文關系、用語含義及語調等的變化,對某些沒聽懂的信息進行合乎情理地推理。也可以根據文中已知信息對某些未知因素進行推理判斷。預測和推理應始于聽力開始之前,并貫穿于聽音全過程之中。

筆者曾在課堂上做過一項實驗:準備題型題量相同、難度相當的兩套題,分兩次(時間相隔一周)測試同一個班學生的聽力水平。第一次不給學生任何準備時間,發卷后立即放音;第二次要求學生拿到試卷后先根據問題和選項預測推理,作出答案,然后放音。結果顯示,全班28人,除1人外,其余27人第二次測試的正確率均高過第一次。排除偶然因素,實驗結果說明,在聽音過程中預測和推理能提高解碼的準確姓,對促進學生聽力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預測能力的培養包括多個方面。既包括擴大學生語言與非語言的知識面,刺激他們將所聽材料與已有知識相聯系的敏感性,還包括訓練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具體到聽力課堂中,教師應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聽前準備活動。例如,學生聽音前,教師可首先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繼而展示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或數據,從而激活學生頭腦中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式,并讓學生對即將聽到的內容作初步猜測。學生聽音時,教師應鼓勵其積極利用高層次的圖式,通過文章題目、問題來把握文章的語篇結構,建立或激活相關的形式圖式,進行自上而下的預測。聽音結束后教師應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學生鞏固圖式,例如要求學生回答多項選擇題、進行概括推理、復述提綱或尋找某一特定信息,等等。另外學生亦能通過這些任務回顧思維過程、總結思考方法。這一過程能幫助學生將剛聽過的信息轉化為背景知識,在大腦中建立更多新的圖式,從而能在以后的聽力中更有效地預測,形成良性循環,真正提高聽力水平。

3.筆記能力

前文提過,英語聽力訓練以短時記憶為基礎。而人類的短時記憶容量有限。要在聽音結束后單憑回憶完全再現已聽內容,即便只是要點或關鍵詞,幾乎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筆記是聽力訓練中的一項重要環節

。教師應訓練學生養成邊聽邊記的習慣。適時適量地做筆記不僅可以避免在聽完后答題時顧此失彼的情況,還能在聽音結束后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歸納,以幫助經短暫記憶處理的信息轉化為長期記憶儲存,成為學生知識系統的一個部分。

好的筆記最突出的特點是簡潔、明白、實用。在聽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及時記錄與問題相關的細節,特別是回答when,where,why,who,how等的關鍵詞的習慣,更應訓練學生在作筆記時分清主次信息,使記錄的內容邏輯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主題明確。另外,還應指導學生依照個人的書寫、記憶、思考習慣擬定一些速記符號,歸納一些常用重點單詞詞組的縮寫形式,以幫助記憶與回想。

教師可以用中等長度的較口語化的片段,訓練學生區分主次觀點的能力以及記錄典型細節和例證的速度;可以通過新聞體文章或短文,訓練學生抓關鍵詞的關鍵內容;可以通過長篇演講、專題報告,訓練學生分清主次信息。除此之外,還可以訓練學生針對不同文體和內容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形式或格式記錄信息。如對話可分別記錄不同說話人所說的要點;采訪應將問題與答案一一對應;實驗或調查報告則可通過聽前預測設計表格,預設表頭,聽到相關信息及時填空;對于長篇演講、專題報告等,可列出樹形提綱,分行書寫要點,并以不同的項目符號區分不同的層次;有時甚至可以使用線條、方框、箭頭等繪制簡單的圖表等。

三、結語

英語聽力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制約和影響聽力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樣的。只有明確了聽力教學的基本任務,教師才能減少在課程設計上的盲目性,有效地組織聽力課堂教學,達到聽力教學的目的。要全面提高聽力水平,就不能把每周兩學時的寶貴時間用于“講單詞—放錄音—對答案”的簡單機械操練。聽力教學課堂并不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科學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并以例示范,培養學生聽力技能的過程。因此,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運用課堂所學的理論和方法不斷實踐,總結規律,逐步提高聽力技能。

參考文獻:

[1]ShuBaimei.MondernForeign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5.

[2]FredericC.Bartlett.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M].黎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1998.

[3]王薔主編.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