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學方法,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時間:2022-05-27 11:38:00

導語:改革教學方法,培養閱讀理解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教學方法,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一、課題的提出

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規定:"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不單純是對語言知識的積累和使用,它還包括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知識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英語教學必須增加語言實踐的量,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不斷加強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掌握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閱讀是我國學生接觸外語信息、參加外語實踐的重要途徑。因而提高閱讀能力是培養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式。

我校是一所新辦學校,93年秋正式開班。由于種種原因,開辦之初英語教學狀況堪憂。95年中考綜合指示W值在全市排名十九(全市共21所中學),學校在思索,教師在反思。為此,學校提出"向教改要質量,向教改要效益"的口號。基于這種認識,學校英語教研組響應市、縣兩級教研部門倡導,積極加入了"初中英語閱讀實驗"教學研究行列,于96年3月開始了閱讀教學第一輪實驗。

二、實驗假設與理論依據

(一)課題假設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注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科學的閱讀技巧,能夠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二)理論背景

1、語言學研究成果

語言學研究結果證明:①人類有學習語言的能力;②人類學習語言有一定規律可循,并且按照一定階段發展成熟;③人類學習語言有以下幾條規律性原則:第一是量變質變原則;第二是內因與外因的原則;第三是個別差異原則;第四是認知與情感機制滲透的原則。總之,語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實踐,需要多方面的訓練。

2、"情感"學說

情感可以激發熱情,而沒有熱情往往難以產生興趣和動力。著名外語教學法專家H.H.Stern說過,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教學中,教師的熱情可以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可以產生學習語言的"內驅力";沒有情感的投入,學生的良好學習潛力和積極性就難以開啟。

3、教育心理學理論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外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言語運動在閱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讀時,也往往伴隨著言語運動器官的潛在發音動作。因此,閱讀是與言語運動器官的發音動作相互聯系的,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閱讀過程中,一方面將文字符號轉化為發音動作;另一方面,通過分析綜合活動來理解文字符號所表達的意思。為順利地進行這種分析綜合活動,要求學生事先具備一定條件:①有一定詞匯與語法技能;②有相應生活經驗與專業知識;③聯系課文了解來龍去脈;④了解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三、實驗方法

(一)實驗周期

第一輪:初二下至初三上止,周期一年。

第二輪:初二下至初三下止,周期一年半。

(二)實驗對象

1.第一輪實驗:九四級4個平行班,初二(3)、初二(4)為實驗班,另外兩個班為對比班,實驗時間從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歷時一年。

2.第二輪實驗:九五級7個平行班,初二(6)、初二(1)、初二(4)為實驗班,其它班為對比班。時間:1997年3月——1998年7月,歷時一年半。

(三)實驗變量

自變量:科學的外語閱讀教學

因變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綜合提高

相關變量:教師、學生、教學條件

班級學生均由招生范圍正常入學,正常編班,均為平行班,實驗中班級學生不隨意增減,保持人數穩定。教師配備未作任何挑選,其工作量不變,教材均采用JEFC教材及配套材料,未做任何增減。

(四)實驗目的

1.改革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探索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

2.正確利用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外國文化,擴大知識面。

3.有機滲透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理想、前途教育。

4.全面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形成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五)實驗原則

1.科學性原則

用科學的理論作指導,以社會語言學理論為依據,運用功能法教學原理,遵循教育規律,保證該實驗順利開展。

2.主體性原則

在學習生活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用各種教育教學措施,使學生自覺、積極、主動參與實驗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有序性原則

根據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循序漸進,不急于求成,體現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表層研究到深層探求的層遞性。

4.愉悅性原則

在實驗中創設活動情景,以趣激學,寓教于樂,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成功的愉快感,樂學、勤學、會學。

5.自主性原則

本實驗除教材中閱讀材料以外,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即自我閱讀、自我理解、自我評價、自我質疑,以提高自我閱讀量。

(六)實驗的基本措施和實施過程

我校英語閱讀教學實驗已進行了兩個輪次。回顧近三年的實驗歷程,我們經歷了依據目標摸索起步階段——穩妥推進實驗階段——吐故納新形成特點總結階段。

1.按照市、縣兩級閱讀教學實施方案,強化了對該項實驗的組織管理。學校成立了實驗領導小組、專家指導小組和課題實施小組。按實驗的原則確定了每個輪次的實驗班和對比班。

2.依據實驗方案制定了兩個輪次實驗操作方案和實驗管理制度、實驗教師目標管理考評方案以及實驗教師授課評價標準。

3.結合英語閱讀教學,切實有效地進行了8個專項研究,以期專項突破,整體優化。

(1)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

(2)英語閱讀習慣的養成

(3)英語閱讀教學與防止分化

(4)英語限時閱讀的方法指導及訓練

(5)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6)英語閱讀活動課探索

(7)英語閱讀測試的探索與實踐

(8)英語閱讀捕捉文章中心的一般方法

四、實驗效果的基本估價

1.在實驗過程中,我們不斷摸索,大膽改革,初步形成了"導入激趣、情植氛圍、讀中求知、練中強化"的教學思路。

2.改變了傳統的整體教學閱讀模式,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閱讀,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快四"、"慢三"課堂教學模式。它符合"三主"教學原則,教學過程簡單,可操作性強。

"快四"即:①教師導入新課快。傳統的整體教學,教師總要花5~10分鐘時間對要閱讀的材料進行整體概述,學生對文章中作者的一些觀點或中心大意不是通過自己閱讀思考獲得的,而是從老師那里聽來的,是被動接受的,這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實驗中,我們或創設情境,或利用插圖,或通過對話,刺激學生的閱讀欲望,用簡明扼要的幾句話,迅速導入新課;②學生瀏覽全文快。為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教師對每一篇要閱讀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后回答問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但由于時間的限制,不容許他們查字典,他們只得根據上下文來猜測生詞的含義。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不僅閱讀速度加快了,而且根據上下文猜詞的能力也提高了;③回答問題快。在學生快速掃讀完閱讀材料后老師常給出一些"Yes/No"問題,要求學生快速回答,以加深對所讀文章的印象和理解。這些問題都淺顯易答。因此,我們常把這些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同學,以增進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④復述文章快。在學生精讀和老師精講之后,我們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復述文章大意,以此鍛煉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分層要求,分段掌握,鼓勵他們人人開口。

"慢三"即:①學生精讀文章速度稍慢。要求學生根據文章后的不同要求或題目帶著問題去仔細閱讀文章。通過閱讀要讓學生明白who,when,what,why,how等問題,這是文章的重難點所在;②老師精講節奏稍慢。對于學生的疑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應向學生交待清楚,直到學生弄懂為止,不要急于求成。文章中出現的新知識要教會給學生,不要一帶而過。

(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