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Driling”和“Practice”的理解與運用

時間:2022-05-27 11:39:00

導語:對“Driling”和“Practice”的理解與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Driling”和“Practice”的理解與運用

中學英語新教材實施以來,教師為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需進行大量的練習,這就是五步教學法中的“Driling”操練和“Practice”練習。

“Driling”的含義是多次重復和強制形成某種技能,是形式上的練習;而“Practice”有練習、實踐、使用之意,是內容上的活用練習。在每一項新的語言項目呈現后,緊緊圍繞這個語言項目,讓學生進行聽說基本訓練,達到強化記憶、熟練掌握,這個過程是操練;進而擴大語言內容,用所掌握的語言結構初步表達實際意義,這個過程是練習。但在具體操作時,我們常會受到舊教材教法的影響,以為練會書上的句型,背出書上的對話并能表演就達到了交際,這實際上是將操練代替了練習,結果是學生盡管把書上的內容背得很熟,但到真實的交際場合還是結結巴巴,開不了口。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操練和練習的關系——前者是準備,后者是運用;處理好形式練習向內容練習的轉化,從而使量變到質變,真正讓學生用所學語言結構去實現交際的目的。

一.適時適度地進行以“語言形式”為中心的機械操作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每一新的語言項目呈現后,必須及時圍繞這個語言項目,讓學生進行聽說練習,通過快速的、大量的、反復的模仿形成語言結構和組合形式的快速反應及自動化習慣。教師是指揮者和組織者,學生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參與訓練。操練形式多樣,有讓學生聽磁帶跟讀句型,或跟老師讀;有師生問答,學生間問答等,且以集體活動為主,如全班或全組齊聲跟讀模仿,齊聲按老師指令進行替換操練等;在集體操練后,可作小組的連鎖操練或兩人組問答。如教學第一冊“likedoingsth.”的語言結構時,教師可利用圖片所表示的意思領著學生說:“Ilikesinging/swimming…”再用問答形式操練:“Doyoulikesinging/swimming…?”指導學生回答:“Ilike…verymuch/alittle.”“No,Idon'tlike…atal.”在學生上口后,教師進一步提問:“Whatdoyoulikedoing?”指導學生回答:“Ilikesinging/reading…”再問其余學生:“Whatdoeshe/shelikedoing?

”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回答:“He/Shelikessinging/readinng…”并不斷進行替換練習,接著指揮學生分兩大組進行問答,兩人小組快速問答。此時老師必須要求學生語言表達正確無誤,如有錯誤要及時給予糾正。因為操練是在緊接著語言項目介紹后進行的,所以通常是合上書本進行的,可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有時也可在聽懂介紹的語言內容后翻開書本進行,用書上方框里所給的詞進行替換,看著書上的圖畫進行問答。通過這些模仿、重復、套用、類推等機械性練習,學生得以掌握新的語言結構,為以后的連貫表達打下基礎。

在操練中一是必須掌握適度。操練不足,學生不能熟練掌握句型,操練時間過長,會引起學生厭煩,達不到好的效果,還會影響下一步活用練習的進行。二是必須善于判斷學生對新語言項目的掌握程度,一旦達到必要的熟練程度就立即遞進到下一步的練習活動。

二.擴大信息量,進行以“語言內容”為中心的活用練習

活動從機械操練到活用練習是逐步遞進的,在學生掌握單個句型后,逐漸加大信息量,擴大語言內容,把新舊語言項目結合起來,融為一體,表達實際意義,進行初步交際。此時教師扮演監聽和裁判,逐步減少對學生的控制或不予控制,不限定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選擇句子和詞匯,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意義。

1.進行真實的提問與回答

這種練習是就個人、當時、當地、本班、本校的真實情況開展問與答。當操練到一定程度,學生有些熟練時,老師就可以問一些真實的問題,讓學生按照實際情況回答,如在學生掌握了“likedoingsth.”的語言結構后,老師可問學生:“DoyoulikewatchingTV?”“Whatdoyoulikedoing?”等,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回答,這就在老師與學生之間達到了初步的信息交流。在進行真實問答時,練習形式趨向個別。為了人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實際意義,應多進行小組活動,特別是兩人小組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問答,老師巡回監聽,幫助表達有困難的小組順利正確地練習。

2.設置“信息溝”,進行信息交流

設置“信息溝”就是通過向部分人提供信息,向部分人保留信息來進行信息交流。如練習“Shopping”這一內容,老師可用卡片向“購物者”提供購什么、購多少的信息,向“營業員”提供有些什么商品及價格的信息,使“買”“賣”雙方根據所提供的信息靈活使用語言進行對話。又如練習“打電話”,可分別給雙方提供信息,以造成“信息溝”。如給A提供邀請對方去看足球比賽,給B提供××不在家,要代為轉告,或本人沒空不能去或同意去等不同的信息,讓學生在打電話的對話中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所學語言。

3.設置情景,進行角色表演

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情景,讓學生分角色表演,不僅能使語言交流更接近真實、自然,還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如在“問路”的練習活動中,我在教室里設置街道情景,把課桌當成一個一個單位,讓學生拿著“Bookshop”“Hospital”“Postofice”等牌子,它們之間的走道也標好路名:“RenminRoad”“ZhongshanRoad”等,設計一個少先隊員幫助老大娘,向警察問路,并送老大娘到達目的地的內容,由三人小組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運用“問路”的語言結構(句型):“Excuseme!CanyoutelmethewaytotheNo.1Hospital?”“Yes,GoalongRenminRoadandturnrightatthe…”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設想自己是在進行交際,盡可能多地用學過的用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What'swrong?”“Don'tworry!”“Icanhelpyou.”等,在表演過程中發現學生語言有誤,當時不必打斷糾正,到表演過后講評時糾正,讓學生在以后的練習時注意。

由于從思想上、操作上正確處理了“Driling”和“Practice”的關系,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他們不僅能在課堂上運用英語會話,也能在實際中運用。我班有位學生在她父親所在外貿公司的辦公室碰到兩個澳大利亞外商,她能用英語和他們交談;還有位學生逛商店時,看到兩位外國朋友在襪子柜臺前指指劃劃,營業員不解其意,無可奈何,他上前與外國朋友交談,得知他們要買純棉襪子,他就當起了臨時翻譯,幫助他們買成了襪子;還有學生在街上為不識路途的外國人指點介紹。所有這些都是課堂上加強了交際性練習的結果。(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