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提高學生閱讀教育的能力

時間:2022-03-25 05:20:00

導語:小議提高學生閱讀教育的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提高學生閱讀教育的能力

閱讀教學歷來是高中教師最難以把握的一種課程,怎樣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閱讀的實質是什么?目前也沒有公認的定義。《中國大百科全書》認為:“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取得學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它是由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教育大辭典》解釋為:“從書面語言獲取文化科學知識的方法、信息交流的橋梁和手段。”前者著重于閱讀主體的心理和行為,后者著重于閱讀本體的社會功能,二者都言之有理。章熊、張建華認為:“閱讀、就是通過視線的掃描,篩選關鍵性信息,結合頭腦中儲存的思想材料,引起連鎖性思考的過程”,指出信息不僅需要“篩選”,而且要“結合”儲存材料,引起“思考”。《閱讀教學原理》指出:“閱讀就是讀者從寫的或印的書面材料中提取意義或情感信息的過程”,強調了讀物的“情感信息”,這兩種觀點都值得重視。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學生應該具備的閱讀能力,本人認為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基本層次。

一以認讀為起點的理解性閱讀(解讀)

理解是閱讀的核心。不理解就不可能從中吸取科學文化知識和交流信息,無法通過閱讀提高思想認識和陶冶情操,更談不上學習語文表達技巧和提高寫作水平。理解性閱讀以認讀為起點,“用眼睛辨析文字,了解文字所表示的語言意義叫認讀”。作者從客觀事物中獲得認識再用文字符號編碼,過程是物——意——文;讀者則要解讀文字編碼,獲取信息,從中加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是文——意——物。閱讀用漢字書寫或印刷的讀物,首先要正確辨識漢字的音形義,即“解碼”。劉國正同志強調指出:識字(按六書組成的方塊字)是“培養閱讀能力的一個起點和基點”,“閱讀教學要把識字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學的識字教學急待加強”,是非常中肯的。

理解性閱讀既要微觀理解,更要宏觀理解。微觀理解指對讀物詞語、句子、句群、段落、章節的局部理解;宏觀理解指對讀物整體內容、篇章結構、寫作方法、社會價值乃至作者的全面理解。只扣字詞句,見樹不見林,不是真正的微觀理解;撇開字詞句、天馬行空地架空“分析”,也不是真正的宏觀理解。

理解性閱讀包涵文字——意蘊——文字和整體——局部——整體,這樣兩個雙向運動過程。

二以借鑒為目的的欣賞性閱讀(賞讀)

中學閱讀教學應該培養欣賞性閱讀能力。中學生欣賞性閱讀的對象不應限于文學作品。其一,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欣賞課文中優美、精辟的語句”,“初步欣賞文學作品中的現象和描寫”,這一條顯然包括記敘真人真事、說明客觀事物、論說事理哲學、社會交際應用的非文學作品在內。其二,選作課文的古今文章,內容上含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等美質,形式上則具有結構美、語言美、節奏美等美的因素,閱讀時在理解的基礎上還應引導學生去欣賞、品味。這些文質兼美的課文許多并非文學作品,或者不是安排在文學作品單元里教學的,但都能培養學生的欣賞性閱讀能力。

閱讀技能與閱讀能力的異同這里姑且不論,我認為中學閱讀訓練應使學生獲得閱讀技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出聲的閱讀,默讀是無聲的閱讀。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朗讀時眼、腦、口、耳協同動作,可從中判斷學生認讀的正誤、理解的深淺、欣賞品味的高低、探究研討的精粗。朗讀的主要技能有重音、停頓、語調和語速。課程標準對默讀的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動唇、不指讀”,高中生則應提高默讀的速度和理解率。默讀的主要技能是減少眼停和回視,擴大視距和視幅。

2.精讀和略讀

精讀的目的在于充分理解讀物,要咬文嚼字,“纖屑不遺”,略讀的目的在于觀其大略,要善于“提綱挈領”。精讀是基礎,略讀為應用。精讀要弄懂讀物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帶有研讀成分,一般要經過整體感知——局部研讀——整體把握三個階段。掌握的精讀技能有圈點、批注、摘錄、制作卡片和寫讀書心得筆記。略讀則要讀一遍就能理解大意。中學閱讀訓練如能抓住上述重點,閱讀教學效率就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