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邏輯與職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3-11 09:37:00
導語:心理邏輯與職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當前職業教育課程論中,存在著學科課程論與項目課程論之間、文化課與專業課之間的分歧和矛盾,他們各有優點和不足。技能培養有其心理邏輯,應依據這種心理邏輯建構職業教育課程,這也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心理邏輯;建構;職業教育課程;
Abstract:Inpresentvocationaleducationtherories,therearecontraditionsbetweencoursecurriculumandproject-basedcurriculumoracademiccurriculaandprofessinalcurricula.Eachcurriculumhasitsstrongandweakpoints.Thereispsychologicallogicintechnicalabilitytraining.Thuscurriculumconstructionofvocationaleducationshouldcomplywiththispsychologicallogic,whichofferssolutiontotheabove-mentionedproblem.
Keywords:psycologicallogic;construction;curriculumofvocationaleducation
一、職業教育課程論的兩個分歧及相應的困境
(一)學科課程論與項目課程論的分歧及其不足
學科課程論主張以知識的科學邏輯為依據建構課程體系,從公共知識到專門知識、再到技能實訓,體系完整,次序清晰,邏輯嚴謹,因此它在當前職業教育中仍然占統治地位。但它的不足是理論與實踐脫離,學生對陳述性知識的機械記憶無法在工作中有效地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導致“在企業中只需幾個月就能夠熟練掌握的技能,學生在職業院校學習了三年后仍然不會”[1]15。
針對此弊端,專家和學校嘗試實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項目課程,“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格式塔式地同化知識和技能,這樣才可快速有效地獲得某種職業能力。但它面臨的質疑也是強烈的:學校終究不能改建為實習工廠,現代教育終究也不再是師父帶徒弟,這在客觀上不太可能,觀念上也難以接受。退一步說,即使用實踐培訓大量取代課堂教學,操作起來也仍然存在疑問:設計什么樣的項目?怎樣避免項目選擇的隨意性?項目如何才能具有職業技能代表性(即形成圖式的技能原型)?項目又應該包括哪些環節(或子項目)?對學生提出哪些要求及如何評價?環節和環節之間、項目和項目之間應如何銜接,才能使學生學習的不是各項目孤立的特定技能而是其間的內在“結構”?如何通過具體技能圖式來實現心理完形?等等,如果不能較好地回答這些問題,就有理由懷疑學生掌握技能后能不能進行有效遷移,并在以后的職業發展中開拓空間。設計教學法的失敗已經是前車之鑒。從我國已經進行的一些項目課程改革(如上海)實驗來看,將課程單元化、實踐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興趣,改進了教學效果,但這主要應歸功于實踐教學的即時性,而不是來自于工作項目的設計。
(二)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對立及相關問題
這是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文化課和專業課孰輕孰重?“素質教育”熱時,強調文化課的作用;“技工荒”來了,又強調專業課的重要性。總的學時是個定數,于是二者此消彼長、你強我弱地分割著兩、三年的教學時間。
為了協調二者的矛盾,專家指出,可以“把普通文化課程內容與專業結合起來,強化它們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功能”[1]16,或“以職業課程改造學術課程,是高職文化課程改革的方向。”[2]比如把語文課改造成和各自專業有關的文獻的語言文字教學,把數學、英語等也改造成專業數學、專業英語。但是,這種思路不僅難以操作,即使整合出新課程,也只能是在知識層面的生搬硬套、牽強附會,恐怕無助于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的重構與提高。
其實,導致以上矛盾和困境的深層原因,是對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定位、作用和關系的認識過于簡單化,把二者對立起來,看作各司其職互不相干的“知識板塊”、“教學模塊”。文化課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或綜合素質,專業課的作用則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這種“知識與能力的對應定位論”觀念,其依據是構造主義心理學,而構造主義的缺點已多被詬病,即它把人整體的意識活動予以肢解,忽略了心理活動的完整統一、相互滲透的“基本結構”或“完形”,導致學生學到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和技能,卻不能在實踐中組織整合,獲得有效遷移。事實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學習了專業技能卻仍不能較好運用,或即使能夠工作,卻沒有自我更新能力,而被逐漸淘汰,大量的40~50歲技術工人下崗失業就是很好的佐證。
根據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原理,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并不是對立或并列的,而是統一的,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甚至可以完美結合、相得益彰。同理,學科課程和項目課程也不是矛盾的,而是都統一于內在的“結構”邏輯。
依據這樣的心理邏輯建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新思路,為重構學科課程和工作過程系統化項目課程提供了新理念,也可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處理好文化課和專業課的關系。
二、技能培養的心理邏輯
千差萬別的職業勞動各有其職業技能,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這即是特定技能。特定技能又可以無限地細微化,隨著其分化愈加細微,某項特定技能系統也愈加擴充;特定技能可化約為一般的動作技能,即基本技能,如各種大肌肉動作、小肌肉動作、視覺、聽覺、動覺、平衡覺及其與運動的協調性等;基本技能又可化約為智力技能,如思維技能;智力技能的根源可追溯至元認知。它們之間是相互生成、相互轉化的,這其中既有從外向內的內化過程,也有從內向外的外化過程(如圖)。
從中可分析出以下幾點規律:
1.技能具有同質同構性,是可化約的。盡管不同的特定技能的動作構成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由基本技能構成,基本技能又可化約為智力技能,并進而化約為元認知。技能屬于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陳述性知識都是人類智力活動的產物,它們都有共同的“結構”,是這種“結構”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外化,或外化為語言,即陳述性知識;或外化為動作,即程序性知識。
2.任何技能都是可遷移的。但技能的遷移度是不同的,越是外圍的特定技能其遷移的范圍就越小,越是內在的智力技能其遷移的范圍越大。但就遷移的難易程度而言,則越是外圍的越容易,越是內在的越難。
3.一般地,技能的掌握順序不是從內向外,也不是從外向內,而是從中間(基本技能)向兩側(智力技能、特定技能)。因為基本技能的動作構成簡單,往往是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而特定技能動作較為精細復雜,具有專業化特征,智力技能則比較內隱,無法通過視覺和語言直接傳遞,因而不易把握。并且,這種從中間向兩側的看似方向相反的技能獲得過程并不是對立的,而是同時進行或者說兼而有之,即特殊化同時又是本質化,本質化過程中又有特殊化。
三、依據心理邏輯建構職業教育課程
依據以上心理邏輯,我們可以思考建構職業教育課程。
(一)課程的設計原則應是“為遷移而教”
職業技術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要目標的,但為其發展考慮,所培養的職業技能就不應僅僅局限于某種特定技能,而應以其可遷移為目的。因為,一方面社會發展多變導致職場發展之不可測;另一方面現代工業愈龐大,分工亦愈細化,遷移實屬必要;并且嚴格地說,任何技能的應用本身都需要遷移,沒有遷移的技能不是技能,只是機器式的動作。所以只為培養特定技能的職教理念是不足取的。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必須轉向培養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并非如此,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們都服務于心智技能的培養,即在心智技能的統攝下,二者是可以結合的,也就是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結合。只有在心智技能活動下自我主動形成的特定技能才是真正“掌握”的技能,也才可以最好地遷移。
心智技能的內隱性也決定了它是不可以直接訓練的。培養心智技能,其教育載體當然是某些理論知識、基本技能或特定技能,其教育結果的具體表現形式則是某些特定技能,盡管“為特定技能而教”的結果也是訓練特定技能,二者看似相同,實則相差甚遠,二者根本目的不同。“為遷移而教”是以某些理論知識或技能為手段,以心智技能為目的,特定技能只是外顯形式或產物;“為特定技能而教”則是通過某種特定技能的強化訓練,固化為“動力定型”,特定技能在此既是教學載體又是教學目的。這兩種不同的理念,決定了具體課程的設計編排也是不一樣的。
(二)課程的設計編排應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結構”
這種“結構”在本質上和人的心理結構是同質同構的,只是當它成為心理活動的產物時,我們誤解或扭曲了知識的結構。比如,對語文的學習,我們都順序化為字→詞→句→篇,但其內在結構順序則是先句篇而后詞字,再比如對于幾何我們都順序化為歐氏幾何→投影幾何→拓撲幾何,但其內在結構順序為拓撲幾何→投影幾何→歐氏幾何[3]。
所以無論是學科課程知識的編排還是項目課程中項目之間、項目和子項目之間的編排都須依據這個“結構”。這種結構邏輯可以彌補學科課程和項目課程的不足,體現出“為遷移而教”、“為發展而教”的目標。
具體到專業培養也是同理,比如汽車維修專業的課程體系,其設計理念也可體現出這三種不同的課程理論。根據同構化約的原則,我們可以依據不同理念設計出一個四年制的課程體系,也可以化約為三年制、兩年制、……半年制甚至一個月、一天甚或一節課。假設用一節課時間培養一個汽車專業的學生,學科課程論者會在教室里給學生簡明而概括地講解汽車的構造和原理;項目課程論者會用這一節課的時間教會學生給輪胎打氣。如果學制時間延長,兩者的教學內容也相應擴展,前者把汽車的構造和原理的知識更加分解,講授更加詳細化;后者則安排更多的技能項目:補胎、鈑金、噴漆、換三濾……。由于教學內容的同構化約性,學制的多少并不改變課程模式的性質,從教育敘事學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敘述內容的長短多少并不影響敘述句式的結構。結果是,前者有理論而不實用,后者雖實用卻無法遷移。建構主義課程論的做法則是領學生認識一輛汽車,并實踐駕駛,這種做法無疑會有最好的效果。因為它尊重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尊重學習的心理規律,能夠兼顧理論與實用,注意到了二者共同的內在結構,提高了學生的遷移能力。學制時間的長短并不影響課程編排的原則,三種理念的不同可以反映在三年課程的編制上,也可以反映在一句話的說法上。
(三)文化課與專業課的重構
文化課不能理解為僅僅培養文化知識,專業課也不只是進行職業培訓。二者本質上是同質同構的,它們都是人類思維的產物,其蘊涵的認知結構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學中,二者的教育目標和作用是共通的,即都服務于心智技能的培養。本質上都體現了認知活動方式,它們是認知結構在不同領域的形式化,或者形式化為命題系統,或者形式化為技能系統。認知結構不能直接傳授,只能通過其產物才能實現間接授受。但問題是不能在進行知識或技能傳遞中失落了其本質,為知識而知識、為技能而技能,就遺忘了其服務的根本目標。
當然,即使都是認知結構的產物,二者畢竟不同,這種不同即它們在人類知識符號體系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因為認知活動的領域不同,其產物形式就不同,這其中并不太好區分為所謂文化課或專業課,任何文化知識都是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任何專業知識在其領域不斷擴展、體系愈加龐大之后,就會析出其中核心或基礎部分,成為所謂的基本文化知識。
既然其位置不同,它們為培養學生心智技能服務的方式也就不同。文化知識作為人類各個領域知識析出的核心部分,往往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加接近于心智技能,它通過對信息符號的陳述,使學生直接感悟認知的結構。專業知識或技能則因為其分化和具體化而更容易掌握,知識內容也往往具有可感知性,但其結構層次也比較表淺,所以應該通過圖式的修正來形成圖式的上位運動,使其認知結構逐漸深化,以具有更好的遷移能力。
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之間的關系也蘊涵著人類認知的結構,如果處理得好,二者就可以順理成章渾然一體,使學生可以看出從一般文化知識是如何衍生出專業知識的,或專業知識如何洗練為一般文化知識的。
二者之間的結構統一、位置不同而又相互衍生的關系,與人的思維結構是完全對應的,所以對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培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課程的設計可以說是根據這一原理對所謂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的重寫或重新形式化,從知識的言說形式、數量的配置到順序的安排等都應體現認知結構的邏輯。
[參考文獻]
[1]石偉平.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思路[J].職業技術教育,2005,(31).
[2]賀文瑾.二年制高職課程變革:背景、要點及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05,(28):51.
[3]皮亞杰.皮亞杰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
- 上一篇:傳統教育目反思論文
- 下一篇:留學教育歷史變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