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時間:2022-02-28 03:13:19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以九年一貫制學校為研究對象,詳細探討了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如何發揮德育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義務教育;心理健康;德育功能

中小學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要求學生在具備良好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及文化素質的基礎上,還要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中小學結合教學目標,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課程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還存在諸多問題。筆者發現,在編寫與品德相關的教材時,編寫者在心理健康強調“正確價值引導”還是“價值中立”上存在分歧。這個問題在課程實施中也同樣存在。如現階段學生普遍覺得“中性美”很前衛,但這種前衛極易造成學生對性別的模糊與認知錯誤,教師與家長都十分擔心。學生將那些中性美的人作為偶像,會不會影響自身的性格?中性化現象可以說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但隨之而來的性別模糊問題也需要解決。此時,應該進行價值中立還是價值引導呢?像這類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特點與傳統德育存在很多差別。

二、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的難點

(一)教學目標的差異

心理健康教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健康與潛能發揮,德育教育則是通過實施規范化的教育與影響,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與道德取向,強調培養學生社會角色意識與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例如,在《狼來了》這則寓言故事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不要采用低級方式派遣無聊,德育教育則強調學生要誠信。從這里可以看出,兩者教學目標存在較大差別。

(二)教學理念的差異

心理健康教育通常評價學生心理狀態、未來發展等,堅守“價值中立”的基本立場,不判斷學生品行,通過教育讓學生合理判斷價值;德育教育則有鮮明的價值導向,依據核心價值觀評價與引導學生行為與品德,批評與否定錯誤品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體系。心理健康課程發揮德育功能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價值導向。

(三)教學方法的差異

心理健康教育側重傾聽、理解,促使學生主動接受,德育也是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動與行為,遵循人的心理行為發展規律,兩者存在相似點。但德育強調給學生傳遞社會價值觀,存在一定的強制性,通過考試、練習等方式鞏固學習內容,方法簡單粗暴,容易產生反效果,不能解決學生品德問題。

三、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課程中的德育功能實現途徑

(一)使教材設計生活化

義務教育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其形成是非觀、道德觀及善惡觀的重要期。現代社會誘惑眾多,青少年的道德滲透主要依賴于心理健康課與生活實踐的結合。心理教材編寫中結合實際生活,表現出更多的生活氣息與場景,可以著眼于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選取定性實例作為教學內容,比如青春期煩惱、如何排解學習壓力等。這些有著代表性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廣泛關注,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會自我思考,從而強化德育效果。

(二)布置適合實踐的作業

心理健康課程很多時候不能實現德育目標,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布置合適的作業。與語文、數學等課程作業不同,教師應該關注行動力作業。學生承受著巨大壓力,心情煩躁、倦怠,缺少體驗生活的美感,可以以此為出發點構建作業。比如,“抓住身邊的美”,鼓勵學生拍攝一些反應生活美的照片,通過這些培養學生的美感,啟發學生積極生活的態度,使其體會到人性的真善美,從而強化德育教學效果。

(三)優化教學組織的形式

憑借單一課堂模式是不可能實現德育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目標是讓學生主動接納與吸收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外開展多種心理健康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實現德育功能。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有主題班會、電影賞析、心理話劇等。可以通過心理電影展播的方式傳遞正能量,使中小學生通過影片情節感受健康心態的重要性,激發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總之,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課程發揮其德育功能,可以幫助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還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與人生觀,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新時代人才。本文中筆者以義務教育階段心理健康課程現狀為切入點,探討如何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為高校輸送全方位、高素質的新時代人才奠定了基礎。

作者:王建斌 單位:平川區樂雅學校

參考文獻:

[1]魏廣東.沙盤游戲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4):11.

[2]李燕燕,李奕華.積極心理學理論在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3):123.

[3]黃俊霞,姚本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的困境與策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