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中西建筑設計的融合
時間:2022-10-26 09:29:32
導語:民國中西建筑設計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南京中山陵是在南京國民政府大力倡導“吾國固有之建筑形式”的背景下建造起來的官方建筑,此類民族形式的建筑同樣受到西方建筑的影響。主持設計的呂彥直曾在清華大學攻讀建筑,后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師從墨菲,呂彥直繪制的中山陵墓的手稿,融匯了中國古典建筑風格,同時吸取西方建筑元素。同樣,后來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的主體建筑都依傳統建筑形制,但建筑形式構思借鑒西方集中制建筑的設計手法、結合建筑的功能要求來設計的。中西方建筑交融的前提是存在不同之處,在談中西方建筑的融合之前,先比較不同之處,中西方建筑風格的不同,從本質上來講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二、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是尊崇自然,主張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中國崇尚意境,對形式有一定認知和把握。如中國的山水畫,以自然山水景色為母題,又如中國古代園林設計,將繪畫中描繪的意境融匯到園林設計中,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環境,組織造景,布置建筑、花、木,“借景”之法無固定程式,追求詩情畫意境界的創造。而西方則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西方有極強的數理觀念,人體比例關系、構圖上的黃金分割比例關系等模數化的理論,都是在數學邏輯的引領下完成。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就基本性質而言,一切事物都是以數字為模型的,數字是整個大自然的源泉,它們意味著,數的原理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數字,可以用音樂的音列或音階來表示。”“沒有比例就沒有藝術,而比例又只存在數字之中。”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維斯指出,一個好的建筑師,“應該是一個學者、一個記憶熟練的工匠、一個數學家,博古通今,鉆研哲學,懂得音樂,略通醫術,通曉法律,熟悉天文”。公元4世紀美學家奧古斯丁指出建筑是“數字的產物”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數理關系,特別是比例關系上的。
三、中國古代建筑設計受制于“禮”之規則,建筑是“器”,并且在古代中國,沒有建筑師之稱,人們將從事手工藝生產的稱為匠人,技藝的傳授方式是師徒相授或家族相傳。而在西方,建筑與雕塑、繪畫被歸為藝術的三大門類。中國建筑體系以木結構為主,突出皇權至上原則,有極強的等級觀念,建筑是為政治服務的,是中國倫理觀、自然觀、審美觀的深刻體現。古代中國宮殿、都城的規劃,注重群體組合、中軸對稱布局、尊重自然。如:北京故宮,布局嚴整、主次分明,體現著王權至上的設計思想。中國建筑設計是中國人的倫理觀、價值觀、審美觀的深刻體現。西方建筑以磚石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以開放性、單體建筑為主。中西方建筑形成截然不同的設計風格,但是雙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歷史的發展中,中西方建筑設計曾有過多次交融,互相影響,對設計的多元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中西方建筑的交融經歷了從被動、被迫接受到自主學習、“洋為中用”、發展創新的過程。
四、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歐洲人開始進入中國沿海,由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中西設計實踐和思想的相互影響和融合。17世紀,耶穌教會傳教士進入中國,中國的設計及其理論與西方的設計理論融匯在一起。這種融匯在18世紀的西方設計實踐中可以看到:18世紀出現了“洛可可”藝術和自由布局的“自然風景園”、“英中式”園林。同時,中國也接納了西式建筑,圓明園西洋樓創作時達到頂峰。鴉片戰爭后出現了新一輪的影響,各地通商口岸被迫開通,各國列強紛紛在通商口岸開辟租界,殖民建筑、教堂建筑成為通商口岸城市的獨特風景線。商埠城市以及租界區的建立,對中國近代建筑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影響了中國城市和建筑近代化的發展進程。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清政府宣布變法,舉國掀起學習西方熱潮,北京建造了新式官署建筑,如陸軍部、大清銀行、大理院等。同時期,上海城市與建筑發展進入興盛期,聯排式住宅石庫門里農民居、獨院式花園洋房、辦公樓、銀行、飯店等大量建造,此時的上海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
五、20世紀20年代從西方留學歸來的建筑師,成立建筑事務所,形成中國第一代建筑師,他們運用在西方學到的理論知識,自主地進行西方建筑形式的探索,并與中國傳統建筑相結合,建造了一批非常有特色的建筑,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楊延寶、梁思成、范文照、陳植、王華彬、吳靜安等人都畢業于國外建筑系,他們將創作思想傳授給在中國建筑院系畢業的第二代建筑師,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后的60年代,直到20世紀80年代。他們中許多人成為中國近代建筑設計及建筑設計教育事業的先驅。民國時期中西方建筑設計的交融是歷史條件的產物,但是對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探索,對西方建筑形式的借鑒,同樣是中國當代建筑師吸取營養的來源之一,對于當代中國建筑的發展出路的探索,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易》曰“變則通,通則久”;“事貴善因,亦貴善變。”中國畫家黃賓虹曾如是說。中國的建筑設計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正是因為吸收、融合與變通,才發展到現在的局面。今天國內的建筑設計良莠不齊,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設計應立足本民族文化、吸收中國傳統建筑的精華,并借鑒西方的藝術特色,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風格流派,這或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任重道遠
作者:劉海飛單位:東北大學
- 上一篇:節制采購成本的戰略與方案
- 下一篇:高層空調安裝技術提升的探究